皇宫,琉璃瓦在阳光下光华流转。
皇后带着福馨公主,亲自去见皇帝,行礼问安之后,说明来意,希望皇帝给女儿增派一些暗卫,一路随行,保护女儿的平安。
皇帝听说之后,开怀大笑,双目炯炯有神,流露欣慰,掷地有声地道:“福馨,巾帼不让须眉,朕高兴。”
“不过,你这一路南下,不许贪玩。”
“你帮朕去看看,这大好河山,哪里有贪官污吏?哪里有造反的奸贼?”
“你充当朕的眼睛和耳朵,回来之后,详细告诉朕。”
福馨公主笑容灿烂,面临沉甸甸的责任,不仅没胆怯退缩,反而身姿挺拔,笑道:“父皇,儿臣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
皇帝想一想,又说:“你想与唐大人的家眷一路同行,对他们,你有十足的信任吗?”
福馨公主爽快地点头,胸有成竹地道:“父皇,唐清圆一家人肯定不会害我。”
“我与唐清圆相识、相知,是难得的知己。何况,我还有许多护卫一路保护。”
“请父皇和母后放心,女儿一定保护好自己,不让你们担心。”
皇帝点头赞许,道:“好,朕的女儿不输给男子。”
为了此事,皇帝特意派人把唐风年叫过来,耳提面命一番,让他好好调教家眷,让他的家眷一路上好好服侍福馨公主。
唐风年尚未与家人通气,第一次听说此事,大吃一惊,诚惶诚恐,暗忖:怎么突然搞出这事?本来只是简单而寻常地回老家探亲而已,突然捎上一个公主,无异于给自家添麻烦,还必须承担保护公主的责任。哎!
他料想,这事一定跟乖宝脱不开干系。大闺女虽然聪慧懂事,但毕竟才十三四岁,还有些孩子气,不够成熟稳重,考虑事情还不够周到。
不过,他作为臣子,哪有熊心豹子胆在此刻拒绝皇帝?
于是,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皇帝也没空跟他啰嗦,说完命令之后,就让他退下。
唐风年离开皇宫以后,火急火燎地骑马赶回家中。
赵宣宣惊喜,说:“风年,怎么回来得这么早?我正好有大事找你商量。”
唐风年苦笑,立马问:“是不是为了福馨公主要去岳县之事?”
赵宣宣的笑容顿时跑光光,惊呆了,说:“你怎么知道?”
这事发生不久,她还没来得及告诉唐风年,唐风年却自己知道了,堪称神通广大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啊。
唐风年拉她去内室说悄悄话,说明皇上的态度,又询问:“是不是乖宝邀请公主去老家玩?”
赵宣宣变得愁眉不展,轻轻叹气,说:
“冤枉乖宝了。”
“她只是写信向福馨公主辞行而已,本来并未邀请公主去岳县。”
“公主在回信里主动说想去,我和爹娘都觉得不妥,让乖宝婉拒公主。”
“乖宝这会子不在家,亲自去向福馨公主解释去了。”
唐风年仰头长叹,无可奈何,道:“木已成舟,皇上已经做出安排,咱们拒绝不了,只能带公主一起回老家去。”
赵宣宣啼笑皆非,跺一下脚,轻声说:“看来,不仅咱们宠闺女,就连皇上和皇后也是如此。”
“仅仅因为福馨公主想去,就这么安排上了?”
“去岳县之后,公主去哪里落脚?住咱们家的老宅子吗?会不会太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