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氏和太平郡王居住在福馨公主府的隔壁府邸。
太平郡王还没断奶,正在学走路,小手扶着红木椅,憨态可掬。
然而,他的太监石伴伴是个不安分的人。
石伴伴就是石子固。
石子固的爱好就是四处打探消息,简直比寻找臭鸡蛋的苍蝇更忙碌。
得知福馨公主要出远门,他连忙一路小跑,去向伊氏禀报。
伊氏吃惊,立马吩咐乳娘把太平郡王抱起来,一起去公主府做客。
— —
福馨公主比较重亲情,伊氏是她的亲嫂子,太平郡王是她的亲侄儿,何况皇兄去世,留下孤儿寡母,显得可怜,所以她每次都热情地对待他们。
伊氏优雅地坐着,端着茶盏,微笑道:“福馨妹妹,听说你要出远门?是去哪处行宫小住吗?”
如果路程不远,她打算带小郡王一起去散散心。她相信福馨公主会给这个面子,不会拒绝。
福馨公主心情好,有点俏皮地回答:“非也。”
“我要去一个秘密的地方,大概要出门两三个月,等回来之后,再告诉皇嫂所见所闻,好不好?”
她把太平郡王抱在腿上,十分亲昵,任由他的小手玩她手腕上的镯子。
伊氏说话做事比较有分寸,听她这样说,便没再追问秘密的地方是哪里。而且,路途太远,她和太平郡王不方便跟着去,便打消一些念头。
她转而表达关心,说:“妹妹,我和霆儿都舍不得你出远门。”
“你多带些仆人,好好照顾自己,早日回来。”
反而是旁边的石子固眉眼一动,暗忖:一去一回,两三个月?难道去的地方真是我老家岳县?
他之前打探消息时,只听见“岳县”二字,还以为是一个与老家重名的地方。
现在,他猜出更多眉目,接着琢磨:福馨公主与唐家乖宝来往颇多,听说唐风年的岳父岳母每年都要回一趟老家。这次,福馨公主居然和他们一起去岳县游玩……岳县就是个又穷又破又小的旮旯地方,有啥好玩的?
他丝毫不想念老家,反而保持几分嫌弃,又暗忖:唐风年安排闺女与福馨公主来往密切,是不是为了讨好福馨公主背后的皇后?他是不是支持皇后嫡出的十四皇子做新太子?哼!
如此一想,在他眼里,唐风年变成一条对皇后和十四皇子摇尾巴的哈巴狗,嘴脸谄媚。
他忽然觉得,自己与唐风年又能平起平坐了。因为,同样是谄媚的嘴脸,凭什么唐风年高人一等?
他甚至心想:唐风年就是个伪君子,假装清高罢了。就算当上正三品的大理寺卿,又怎样?还不是和老子一样,在储君的人选上押宝?哼,等将来,如果我押宝对了,你押宝押错,风水轮流转,就轮不到你趾高气扬。
做太监之前,石子固看了太多史书,对很多历史名人的故事耳熟能详。
历朝历代,朝廷官员都热衷于站队,明里暗里支持谁做下一任皇帝,这种事屡见不鲜。
选对了,就是从龙之功,高官厚禄。
选错了,就惨了,甚至可能掉脑袋,血流成河,甚至还有人被扣上谋反的罪名,被诛九族。
石子固白日做梦,幻想太平郡王继承皇位那一天,自己该如何风风光光,唐风年会如何倒霉……越想越扬眉吐气。
太平郡王忽然动来动去,有些闹腾,还用小手揉肚子,小眉头皱皱的,似乎肚子痛。
伊氏了解儿子的小习惯,一看就明白。
“石伴伴,带霆儿去出恭。”
伊氏吩咐石子固做事,然而石子固正在发呆,耳朵没听见。
伊氏皱眉,有些不悦。
另一个小太监轻轻推一下石子固的胳膊,提醒他。
这么一推,间接把他的白日梦也推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