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那锦衣官把假唐僧扯出馆驿,和羽林军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一直到朝门外,对黄门官说:
“我们已经把唐僧请到这里,麻烦为我转奏。”
黄门官急忙进朝,依照所说奏给昏君,昏君于是请进去。
众官员都在台阶下跪拜,只有假唐僧挺立在台阶中心,口中高声叫道:
“比丘王,请我贫僧有什么话说?”
君王笑道:
“朕得了一种病,长久缠绵不能痊愈。”
“幸亏国丈赐了一个药方,药和饵料都已经准备齐全,只是缺少一味药引,特地请长老求些药引。”
“如果病能好,给长老修建祠堂,四季供奉祭祀,永远作为传国的香火。”
假唐僧说道:
“我是出家人,独自来到这里,不知道陛下问国丈要什么东西作药引。”
昏君说道:
“特地求长老的心肝。”
假唐僧说道:
“不瞒陛下说,心倒是有几个,不知道要的是什么样子的。”
那国丈在旁边指定说道:
“那个和尚,要你的黑心。”
假唐僧说道:
“既然这样,快拿刀来。”
“剖开胸腹,如果有黑心,一定遵命。”
那昏君高兴地相谢,立即让当驾官拿一把牛耳短刀,递给假僧。
假僧接过刀在手中,解开衣服,挺起胸膛,用左手抹着肚子,右手拿刀,呼啦一声响,把肚子皮剖开,那里头就骨碌碌地滚出一堆心来。
吓得文官脸色大变,武将浑身发麻。
国丈在殿上看到说道:
“这是个多心的和尚!”
假僧将那些心,血淋淋的,一个个捡起来给众人观看,却都是些红心、白心、黄心、悭贪心、利名心、嫉妒心、计较心、好胜心、望高心、侮慢心、杀害心、狠毒心、恐怖心、谨慎心、邪妄心、无名隐暗之心、种种不善之心,却没有一个黑心。
那昏君吓得呆呆愣愣,嘴里说不出话,战战兢兢地叫道:
“收了去!收了去!”
那假唐僧忍耐不住,收了法术,现出本相,对昏君说道:
“陛下完全没有眼力!”
“和尚我都是一片好心,只有你这国丈是个黑心,正好做药引。”
“你不信,等我替你把他的取出来看看。”
那国丈听见,急忙睁开眼睛仔细观看,见那和尚变了面容,不是刚才的模样。
哎呀!认出是当年的孙大圣,五百年前就有名。
于是抽身,腾云就起,被行者翻个筋斗,跳到空中喝道:
“哪里走!吃我一棒!”
那国丈立即用蟠龙拐杖来迎。
他们两个在半空中这场好斗:
如意棒,蟠龙拐,虚空一片云叆叆。
原来国丈是妖精,故将怪女称娇色。
国主贪欢病染身,妖邪要把儿童宰。
相逢大圣显神通,捉怪救人将难解。
铁棒当头着实凶,拐棍迎来堪喝采。
杀得那满天雾气暗城池,城里人家都失色。
文武多官魂魄飞,嫔妃绣女容颜改。
唬得那比丘昏主乱身藏,战战兢兢没摆布。
棒起犹如虎出山,拐抡却似龙离海。
今番大闹比丘城,致令邪正分明白。
~~~~
如意棒,蟠龙拐,虚空一片云雾弥漫。
原来国丈是妖精,所以将怪女称作娇美的颜色。
国主贪图欢娱病染上身,妖邪要把儿童宰杀。
相逢大圣显神通,捉怪救人难以解开。
铁棒当头极其凶狠,拐棍迎来值得喝彩。
杀得那满天雾气遮蔽城池,城里人家都变了脸色。
文武官员魂魄飞散,嫔妃绣女容颜改变。
吓得那比丘国昏主乱了身形躲藏,战战兢兢没有办法。
棒起犹如老虎出山,拐轮却像龙离大海。
这次大闹比丘城,致使邪正分明清楚。
那妖精与行者苦战二十多个回合。
蟠龙拐抵挡不住金箍棒,虚晃了一拐,将身体化作一道寒光,落入皇宫内院。
把进贡的妖后带出宫门,并化作寒光,不知去向。
大圣按落云头,到了宫殿下,对众多官员说道:
“你们的好国丈啊!”
众多官员一起礼拜,感谢神僧,行者说:
“暂且不要拜,先去看看你们那昏主在哪里。”
众多官员说:
“我主看到争斗时,惊恐地潜藏起来,不知道去了哪座宫中。”
行者立即命令:
“快去找!别被美后拐走!”
众多官员听了话,不分内外,同行的人先奔向美后宫,没有踪迹,连美后也都不见了。
正宫、东宫、西宫、六院,所有的后妃,都来拜谢大圣。
大圣说道:
“暂且请起,还不到感谢的时候呢,先去寻找你们主公。”
不一会儿,看到四五个太监,搀扶着那昏君从谨身殿后面而来。
众大臣趴在地上,齐声启奏道:
“主公!主公!感谢神僧到这里,分辨清楚真假。”
“那国丈原来是个妖邪,连美后也不见了。”
国王听了这话,立即传旨让阁下太宰快去驿站中请师众来朝。
那三藏听见行者现了本相,在空中降妖,吓得魂都飞了魄也散了。
幸亏有八戒沙僧护持着,他脸上还戴着一片有尿臊味的泥,正闷闷不乐,只听到有人叫道:
“法师,我们是比丘国王差来的阁下太宰,特地请您入朝谢恩。”
八戒笑道:
“师父。别怕别怕!”
“这不是又请您去取心,想必是师兄打胜了,请您去酬谢呢。”
三藏说道:
“虽然是打胜了来请,但我这张臊脸,怎么见人?”
八戒说道:
“没办法,咱们先去见了师兄,自然有解释。”
那真长老没办法,只得扶着八戒沙僧挑着担子,牵着马,一同去驿庭之上。
那太宰见了,害怕地说道:
“爷爷呀!这都像妖头怪脑的样子!”
沙僧说:
“朝士别嫌丑陋,我们这是天生的模样。”
“要是我师父见到了我师兄,他就好看了。”
他们三人与众官员来朝,不等宣召,直接到了殿下。
行者看见,立即转身下殿,迎上去把师父脸上的泥脸子抓下,吹口仙气,叫“正!”
那唐僧立刻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精神更加清爽利落。
国王下殿亲自迎接,口中称:
“法师老佛。”
师徒们把马拴住,都上殿来相见。
行者说道:
“陛下可知道那妖怪来自哪里?”
“等老孙去和您一起把他擒来,铲除后患。”
三宫六院,众多嫔妃,都在那翡翠屏后面,听见行者说铲除后患,也不顾忌内外男女的分别,一起出来拜求道:
“万望神僧老佛大力施展法力,斩草除根,把他全部铲除干净,实在是极大的恩德,自然应当重重报答!”
行者急忙忙还礼,只让国王说出妖怪的住处。
国王含羞说道:
“三年前他来的时候,朕曾问过他。”
“他说离城不远,就在向南七十里路,有一座柳林坡湾华庄上。”
“国丈年老没有儿子,只有后妻生了一个女儿,年纪十六,还没有嫁人,愿意进献给朕。”
“朕因为那女子容貌美丽,就接纳了,在宫中宠幸。”
“没想到得了病,太医多次用药都没有效果。”
“他说我有仙方,只用小儿心煎汤作药引。”
“是朕没才能,轻易相信了他的话,于是挑选民间小儿,选定今天午时开刀取心。”
“不料神僧降临,恰恰又遇到笼子都不见了。”
“他就说神僧十世修行,元阳未泄,得到您的心,比小儿心效果更好万倍。”
“一时犯错,不知道神僧识破了妖魔。”
“希望您广泛施展大法,铲除后患,朕用倾国的资产酬谢!”
行者笑道:
“实不相瞒,笼子里的小儿,是我师父慈悲,让我藏起来了。”
“您暂且别提什么资产酬谢,等我捉了妖怪,是我的功德。”
叫道:
“八戒,跟我走。”
八戒说:
“谨遵兄命。只是肚子里空空的,没力气。”
国王立即传旨让光禄寺赶快准备斋饭。
不一会儿斋饭送到。
八戒饱吃一顿,抖擞精神,跟着行者驾云而起。
吓得那国王、妃后,以及文武众多官员,一个个朝着天空礼拜,都说道:
“是真仙真佛降临凡间了!”
那大圣带着八戒,径直来到南方七十里的地方,停下风云,寻找妖怪的住处。
只看见一股清澈的溪流,两边夹着河岸,岸上有千千万万的杨柳,更不知道清华庄在什么地方。
正是那:
万顷野田看不完,千堤烟柳隐没无踪。
孙大圣寻找不到,就捻诀,念了一声“唵”字真言,拘出一个当地的土地,战战兢兢地走近跪下叫道:
“大圣,柳林坡土地叩头。”
行者说:
“你别怕,我不打你。”
“我问你:柳林坡有个清华庄,在什么方向?”
土地说:
“这里有个清华洞,没有清华庄。”
“小神知道了,大圣想必是从比丘国来的?”
行者说:
“正是正是。比丘国王被一个妖精哄骗了,是老孙到那地方,认出是妖怪,当时打退那怪,化作一道寒光,不知去向。”
“问到比丘王,他说三年前进献美女时,曾问其来历,妖怪说居住在城南七十里柳林坡清华庄。”
“刚寻到这里,只看到柳林坡,不见清华庄,所以问你。”
土地叩头道:
“望大圣恕罪。”
“比丘王也是我这地方的主人,小神理应察看,无奈妖精神通广大法术厉害,如果我泄露他的事,就会来欺负我,所以没有查得。”
“大圣如今来,只要去那南岸九叉头一棵杨树根下,向左转三圈,向右转三圈,用两只手一起扑在树上,连叫三声开门,就会出现清华洞府。”
大圣听了这话,就让土地回去,和八戒跳过溪流,寻找那棵杨树。
果然有九条叉枝,都在一个根上。
行者吩咐八戒:
“你暂且远远地站定,等我叫开门,寻着那怪,赶将出来,你就接应。”
八戒听令,立即离树有半里远的地方站好。
这大圣依照土地所说,绕着树根,向左转三圈,向右转三圈,双手一起扑向那树,叫道:
“开门!开门!”
刹那间,一声响亮,呼啦喇的门开了两扇,更不见树的踪迹。
那里边光明闪耀,也没有人烟。
行者趁着神威,撞了进去,只见那里是个好地方:
烟霞幌亮,日月偷明。
白云常出洞,翠藓乱漫庭。
一径奇花争艳丽,遍阶瑶草斗芳荣。
温暖气,景常春,浑如阆苑,不亚蓬瀛。
滑凳攀长蔓,平桥挂乱藤。
蜂衔红蕊来岩窟,蝶戏幽兰过石屏。
~~~~
烟霞明亮,日月偷着放光。
白云常常从洞中出来,翠绿的苔藓胡乱铺满庭院。
一条小径上奇异的花争奇斗艳,满台阶的瑶草争着芳香茂盛。
温暖的气息,景色常春,简直如同阆苑,不输给蓬瀛。
光滑的凳子攀着长长的蔓藤,平坦的桥挂着乱藤。
蜜蜂衔着红蕊来到岩窟,蝴蝶在幽兰旁嬉戏飞过石屏。
行者急忙加快脚步,走近前面仔细看,见石屏上有四个大字:
“清华仙府”。
他忍不住,跳过石屏看去,只见那老怪怀中搂着个美女,气喘吁吁的,正在讲比丘国的事,齐声叫道:
“好机会来了!三年的事,今天能完成,却被那猴头破坏了!”
行者跑近身前,举棒高叫道:
“我把你们这伙毛团,什么好机会!吃我一棒!”
那老怪放开美人,抡起蟠龙拐,急忙招架相迎。
他们两个在洞前,这场好斗,比之前又很不同:
棒举起来迸出金光,拐轮起来散发凶气。
那怪说道:
“你无知竟敢进我门来!”
行者说道:
“我有意来降伏邪怪!”
那怪说道:
“我恋着国主与你无关,怎么能欺心来捣乱?”
行者说道:
“僧人修行政教本就慈悲,不忍心儿童被活活杀害。”
你来我往言语之间各自结仇,棒迎拐架正对着心窝猛打。
为了保护奇花急忙出手,踢破翠苔是因为脚下打滑。
只杀得那洞中霞光缺少光明,岩上芳菲都被压坏。
乒乓声惊得鸟难以飞起,吆喝声吓得美人四散。
只剩下老怪和猴王,呼呼卷地狂风刮起。
看看杀出洞门来,又撞上悟能性子发作。
原来八戒在外面,听见他们里面吵闹,激得他心里痒痒难以忍受,掣出钉钯,把一棵九叉杨树刨倒,用钯筑了几下,筑得那鲜血直冒,嘤嘤的似乎有声。
他说道:
“这棵树成精了!这棵树成精了!”
按在地下,又正在筑的时候,只见行者引着妖怪出来。
那呆子不说话,赶上前,举钯就打。
那老怪与行者战斗已经难以抵挡,见八戒的钯打来,更加心慌,败了阵,将身一晃,化作一道寒光,径直往东逃走。
他们两个决不放松,向东追来。
正在喊杀的时候,又听到鸾鹤声鸣叫,祥光缥缈,抬头看去,是南极老人星,那老人把寒光罩住,叫道:
“大圣慢来,天蓬休赶,老道在这里施礼了。”
行者立即还礼道:
“寿星兄弟,从哪里来?”
八戒笑道:
“肉头老儿,罩住寒光,必定捉住妖怪了。”
寿星陪笑道:
“在这里,在这里,希望二位饶他性命。”
行者说道:
“老怪与老弟不相干,为什么来说人情?”
寿星笑道:
“他是我的一副脚力,没想到跑过来,成了这个妖怪。”
行者说道:
“既然是老弟的东西,只叫他现出本相来看看。”
寿星听了,就把寒光放出,喝道:
“孽畜!快现出本相,饶你死罪!”
那怪打个转身,原来是只白鹿,寿星拿起拐杖说道:
“这孽畜!连我的拐棒也偷来了!”
那只鹿俯伏在地,口不能言,只管叩头流泪。
只见他:
一身如玉简斑斑,两角参差七叉湾。
几度饥时寻药圃,有朝渴处饮云潺。
年深学得飞腾法,日久修成变化颜。
今见主人呼唤处,现身珉耳伏尘寰。
~~~~
一身像玉简般有斑点,两角参差不齐有七个岔湾。
几次饥饿时寻找药圃,有时口渴了就去饮云溪的水。
年深日久学会了飞腾之法,时间长了修成了变化的容颜。
现在听到主人呼唤的地方,现身垂耳伏在尘世。
寿星谢了行者,就跨上鹿走,被行者一把扯住说:
“老弟,且慢走,还有两件事没完成呢。”
寿星说:
“还有什么没完成的事?”
行者说:
“还有美人没有抓获,不知道是什么怪物;还要一起到比丘城见那昏君,现出真相回旨。”
寿星说:
“既然这样说,我暂且忍耐。”
“你与天蓬下洞捉拿那美人来,一同去现出真相就行。”
行者说道:
“老弟稍微等会儿,我们去了就来。”
那八戒抖擞精神,跟着行者径直进入清华仙府,大声喊叫:
“拿妖精!拿妖精!”
那美人战战兢兢,正难以逃脱,又听到喊声大振,就转到石屏之内,又没有后门可以出去,被八戒喝道:
“往哪里走!我把你这个哄汉子的臊精!看钯!”
那美人手中又没有兵器,不能迎敌,将身一闪,化作一道寒光,往外就走,被大圣抵住寒光,乒乓一棒,那怪站不住脚,倒在尘埃,现出本相,原来是一个白面狐狸。
呆子忍不住手,举钯照头一筑,可怜那倾城倾国的千般笑貌,化作毛团狐狸的形状!
行者叫道:
“别打烂她,暂且留着她这身子去见昏君。”
那呆子不嫌弃污秽,一把揪住尾巴,拖拖拉拉,跟随行者出了门来。
只见那寿星老儿手摸着鹿头骂道:
“好孽畜啊!你怎么背叛主人逃走,在这里成精!”
“要不是我来,孙大圣肯定打死你了。”
行者跳出来说道:
“老弟说什么?”
寿星说道:
“我在教训鹿呢!我在教训鹿呢!”
八戒将那只死狐狸扔在鹿的面前说道:
“这可是你的女儿吗?”
那鹿点头晃脑,伸着嘴闻了他几下,呦呦地叫着,似乎有眷恋不舍的意思,被寿星劈头打了一掌说道:
“孽畜!你能活命就够了,还闻她干什么?”
随即解下勒袍的腰带,把鹿扣住颈项,牵了起来,说道:
“大圣,我和你去比丘国相见。”
行者说道:
“且慢!干脆把这边都清理干净,免得以后又生出妖孽。”
八戒听了,举钯将柳树乱筑。
行者又念了声“唵”字真言,依旧拘出当坊土地,叫道:
“寻些枯柴,点起烈火,给你这地方消除妖患,以免受其欺凌。”
那土地立即转身,阴风飒飒,率领阴兵,搬取了些迎霜草、秋青草、蓼节草、山蕊草、篓蒿柴、龙骨柴、芦荻柴,都是隔年干透的枯焦之物,见火就如同油腻一般。
行者叫道:
“八戒,不必筑树,只要用这些东西填塞洞里,放起火来,烧得干干净净。”
火一烧起来,果然把一座清华妖怪的住宅,烧成了火池坑。
这里才喝退土地,同寿星牵着鹿,拖着狐狸,一起回到殿前,对国王说道:
“这是你的美后,和她玩耍吗?”
那国王胆战心惊。
又只见孙大圣引着寿星,牵着白鹿,都到殿前,吓得那国里的君臣妃后,一起下拜。
行者走近前扶住国王笑道:
“暂且不要拜我,这鹿儿却是国丈,你只拜他就是。”
那国王羞愧得无地自容,只说道:
“感谢神僧救了我一国的小儿,真是天恩啊!”
立即传旨让光禄寺安排素宴,大开东阁,请南极老人与唐僧师徒四人,一起入座谢恩。
三藏拜见了寿星,沙僧也以礼相见,都问道:
“白鹿既然是老寿星的东西,怎么到这里为害?”
寿星笑道:
“之前,东华帝君路过我的荒山,我留他坐着下棋,一局还没下完,这孽畜跑了。”
“等客人走了我去找他不见,我因为屈指推算,知道他跑到这里,特地来寻他,正遇到孙大圣发威。”
“要是我来迟了,这畜生就完了。”
说不完,只听到有人禀报:
“宴席已经准备好。”
这是一场出色的素宴:
五彩盈门,异香满座。
桌挂绣纬生锦艳,地铺红毯幌霞光。
宝鸭内,沉檀香袅;
御筵前,蔬品香馨。
看盘高果砌楼台,龙缠斗糖摆走兽。
鸳鸯锭,狮仙糖,似模似样;
鹦鹉杯,鹭杓,如相如形。
席前果品般般盛,案上斋肴件件精。
魁圆茧栗,鲜荔桃子。
枣儿柿饼味甘甜,松子葡萄香腻酒。
几般蜜食,数品蒸酥。
油札糖浇,花团锦砌。
金盘高垒大馍馍,银碗满盛香稻饭。
辣煼煼汤水粉条长,香喷喷相连添换美。
说不尽蘑菇、木耳、嫩笋、黄精,十香素菜,百味珍馐。往来绰摸不曾停,进退诸般皆盛设。
~~~~
五彩光芒充满门户,奇异香气充满座位。
桌子上挂着的绣纬展现出绚丽色彩,地上铺着的红毯闪耀着霞光。
宝鸭里面,沉檀香袅袅升起;
御筵前面,蔬菜果品散发着香气。
看盘中高高的果子堆砌成楼台形状,龙缠斗糖摆成走兽模样。
鸳鸯锭,狮仙糖,有模有样;
鹦鹉杯,鹭鹚杓,栩栩如生。
席前的果品种类繁多,案上的斋菜每样都精致。
魁圆的茧栗,新鲜的荔枝桃子。
枣儿柿饼味道甘甜,松子葡萄散发着香腻的酒味。
几种蜜食,数种蒸酥。
油札糖浇的食物,如同花团锦簇。
金盘高高垒着大馍馍,银碗满满盛着香稻饭。
辣乎乎的汤水粉条很长,香喷喷的接连不断增添美味。
说不尽的蘑菇、木耳、嫩笋、黄精,十种香美的素菜,百种珍贵的佳肴。
来来往往取食不曾停歇,进退之间各种菜肴都丰盛设置。
当时安排好了座位,寿星坐在首席,长老坐在次席,国王坐在前席,行者、八戒、沙僧坐在侧席,旁边还有两三个太师相陪左右。
随即命令教坊司奏乐,国王拿着紫霞杯,依次敬酒,只有唐僧不喝。
八戒对行者说道:
“师兄,果子让给你,汤饭这些请让我享用。”
那呆子不分好坏,一起胡吃海塞,但凡是端上来的都被吃得精光。
一席筵宴结束,寿星告辞。
那国王又走近前向寿星跪拜,求祛病延年的方法,寿星笑着说道:
“我因为寻找鹿,没有带丹药。”
“想要传授给你修养的方法,你又精力衰竭神情衰败,不能修炼还丹。”
“我这衣袖中,只有三个枣儿,是准备给东华帝君献茶用的,我还没吃,现在送给你吧。”
国王吞下枣儿,渐渐觉得身体轻快病也消退了。
后来能够长生,都是源于此。
八戒看见就喊道:
“老寿星,有火枣,送我几个吃吃。”
寿星说道:
“没带在身上,等改日我送你几斤。”
于是出了东阁,道了谢意,将白鹿一声吆喝起来,飞跨到背上,踏云离去。
这朝中的君王妃后,城中的百姓居民,各自焚香礼拜,不再细说。
三藏说道:
“徒弟,收拾行李辞别国王。”
那国王又苦苦挽留请求指教,行者说:
“陛下,从此少贪恋色欲,多积累阴功。”
“凡事取长补短,自然足以祛病延年,这就是教导了。”
于是拿出两盘散金碎银,作为路费。
唐僧坚决推辞,一分一文都不接受。
国王没有办法,命令摆好銮驾,请唐僧端坐在凤辇龙车里,国王与嫔妃王后,都推动车轮,才送出朝堂。
六街三市,众多百姓,也都在盏中添加净水,炉中降下真香,又送出城。
忽然听到半空中一声风响,路两边落下一千一百一十一个鹅笼,里面有小儿啼哭,暗中原本守护的城隍、土地、社令、真官、五方揭谛、四值功曹、六丁六甲、护教伽蓝等众神,应声高声叫道:
“大圣,我们之前承蒙您的吩咐,摄走小儿鹅笼,如今知道大圣功成要走,一一送来了。”
那国王妃后与所有臣民,又都下拜。
行者望着空中说:
“有劳各位,请各自回到祠庙,我让民间祭祀感谢你们。”
呼呼淅淅,阴风又刮起而后退去。行者叫城里人家来认领小儿。
当时消息传开,大家都来各自认出笼中的孩子,欢欢喜喜,抱出来叫哥哥,叫肉儿,跳的跳,笑的笑,都喊:
“拉住唐朝爷爷,到我家感谢救儿之恩!”
不分大小,不论男女,都不害怕他们相貌丑陋,抬着猪八戒,扛着沙和尚,顶着孙大圣,簇拥着唐三藏,牵着马,挑着担,一拥回城,那国王也无法禁止。
这家也设宴,那家也设席。
请不到的,有的做僧帽、僧鞋、褊衫、布袜,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衣裳,都来相送。
如此逗留将近一个月,才得以离城。
又有人传下他们的影像,立起牌位,顶礼焚香供养。这正是:
阴功高垒恩山重,救活千千万万人。
阴功堆积如山恩情重,救活千千万万的人。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