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每天下午,叶盼汣都会拿着书和纸笔,骑马去白鹿书院陪关木宁。
夫子已经给她停了课,叶盼汣就和她念书,讲讲故事,闲聊些。
关木宁情绪明显高涨了许多。
正月二十八的夜里子正。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前来开门的是衡桐。
“谁?”
“谷郎中让我来的,请叶小娘子快上书院!”来人正是谷郎中身边的小药童,骑在马背上,气喘吁吁地说道。
“好,你先走。”
说完,衡桐转身就去叫叶盼汣了。
叶盼汣被推醒,急促地穿好衣裳。
两人伴着夜色,箭一般朝白鹿书院骑去。
关木宁的屋子灯火通明,外间坐着谷郎中。
“啊啊啊——”
里间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尖叫声。
叶盼汣听着心里担心,紧张地问道,“谷郎中,关妹妹是几时开始的?”
谷郎中坐得稳重,妇人生产,他在宫里时经历得太多了,并不怎么紧张。
“叶小娘子莫急,这才开始不到半个时辰,慢慢等吧。”
叶盼汣坐不住,不停地走着,古代的接生技术,她可真怕去母留子一类的。
衡桐在屋子门边静静站着。
屋里的叫声歇一阵响一阵。
叶盼汣听不下去,实在心焦,抬脚往里间走去。
原主生过孩子,她没生过,她很害怕,但这时候想陪着关木宁。
谷郎中看到了,没说什么。
里间一片血腥味扑面而来,屋内四角都点着蜡烛,照得明亮。
屋内有一个头发苍白的老婆婆,旁边还跟了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
关木宁看到她,一只手冲她抬起,但应力竭,又砸了下去。
叶盼汣急忙上前握住她的手,“别怕,我在。”
关木宁动动嘴唇,想说话,但没发出声音。
“不说了,节省力气,我不走,我在这陪着你。”
焦灼的时间一分一秒都变得放慢了数倍一样。
直到天色微亮,过了大半夜,总算是听到了孩子的一声啼哭。
孩子很轻,只有五斤三两,老婆婆将这孩子擦洗干净,用提前准备好的布包着,喜气洋洋地说道,“是个小子呢,姑娘看看?”
关木宁很累,却还是咬牙说了个字,“不。”
说完便侧过头,闭上了眼,眼尾落下了泪,浸湿了头枕。
她和解不了,她放不下仇恨。
老婆婆脸上有些尴尬,她还没碰到过这种情况。
叶盼汣怜爱地摸摸她的脸,“睡吧。”
说着便起身接过了孩子,她不大会抱,孩子哇哇地哭着。
这孩子的眼睛还没睁开,鼻子和嘴巴倒是都像关木宁。
一双耳朵倒是不像关木宁。
她见周信然不多,早忘了他长得什么样了。
老婆婆给她调整着姿势,说着怎么抱孩子更舒服。
叶盼汣听得仔细,将孩子抱得不哭后,朝外间走去。
小姑娘已经将里间收拾妥当,跟着老婆子一起出来了。
“若是给他不喂奶,喂什么好?”叶盼汣问道。
老婆子愣住了,有些不高兴,“肯定是喂奶好,娘要是不乐意,找个奶娘来奶也行!”
叶盼汣点点头,“好。”
老婆子带着小姑娘走了,嘴里低声还在念着,她就没见过这样的娘。
生下来的亲儿子,连见都不愿意见一面,奶都不愿意奶!
早这样干嘛要怀呢!
叶盼汣叹口气。
谷郎中也站起身,“放心,等关姑娘醒了,我再给她弄些温养的药吃吃。”
“辛苦谷郎中了,守了一夜,你也快去休息吧。”
谷郎中也走了。
外间只剩下了她和衡桐。
她提前从家里拿了块厚重的布来,将小孩子包好,不让他冷着,转身出了屋子。
此时天边一轮红日正升起,她心里难受得想落泪。
叶盼汣回头又看了眼屋子,安安静静的,一点声响也无。
她转过头去,往山下走。
这次回来后,她便多次前去清水寺,捐了数比钱,奶娘也提前找好了。
愿这孩子在寺庙中长大,平安度过一生。
里屋,关木宁睁着眼睛,一双眼盯着房梁。
四周静得可怕。
将孩子交给寺内住持后,叶盼汣看着孩子被奶娘抱在怀里吃奶,一双小手激动地晃着。
她伸出手指,任这小手握住。
吃完奶后,叶盼汣又抱住他,俯身在他额上亲了一口。
最后不舍地交给奶娘后,转身下了山。
从今往后,她每次回清水县,便往此处送上一笔钱。
累了一夜又半天,叶盼汣回到家,倒头就睡。
一觉睡醒,天边又黑了。
她匆匆吃了个晚饭,给家里人说了说,收拾了自己的铺盖,便又往白鹿书院骑去。
关木宁心情本就不好,她怕她产后抑郁。
才十六岁,都只能被称为女孩,人生才开始多久。
关木宁正在床上,床边放了张条案,她很慢地吃着饭。
面无表情,苍白无比的一张脸,在看到叶盼汣后,微微笑了笑,“盼汣姐,你来了。”
叶盼汣将铺盖放下,“我这几天睡在你这外间吧,陪陪你坐月。”
关木宁握住她的手,“要是没有盼汣姐,我真不知道自己现在还能不能活着。”
叶盼汣轻轻打了她一下,“都想什么呢,说这些,多吃些,我看这肉甚是好吃,跟你一起吃不介意吧?”
关木宁赶紧拿过一双筷子递给她,“才不介意,跟盼汣姐一起吃才香!”
因着叶盼汣陪她,同吃同睡,还整日努力给她逗乐,关木宁恢复得挺快。
脸上气色好看了许多。
叶玲儿三个孩子在书院,回家看不到她,想她,每日回家前也用到关木宁这闹腾一会。
人就是这样,痛苦的时候一个人呆着,会被痛苦逼疯。
但有人陪着,日子就好过许多,状态大不一样。
转眼就到了初三。
叶盼汣提前和关木宁说好了,一大早爬起来便去找叶明。
她提前列了个单子,替叶明一一检查一番,确定没有什么忘带的。
叶明身上穿得是孙氏亲手做的衣裳,甚是暖和。
两人刚走到下山的楼梯前,就碰到了已经快爬上来的孙氏和叶二牛。
叶家其他人也都来了,在山脚下等着。
这可是叶家第一个要去考科举的人,重视得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