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多练就多练,谁怕谁啊!正愁找不到对手了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心情逐渐平复,开始各自忙碌起来。但这场精彩的对决,如同激昂的旋律,长久地在每个人的心中奏响,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战斗中勇往直前。
接下来的日子里,所有的将士们投入到了紧张的训练之中。段鹏和魏和尚也把切磋中学到的技巧和经验分享给了其他战士,使得整个警卫班的战斗力有了显着的提升。
在一次巡逻任务中,段鹏和魏和尚所在的小队遭遇了一小股敌人的偷袭。敌人以为可以趁其不备,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然而,段鹏和魏和尚凭借着敏锐的直觉和出色的战斗素养,迅速做出反应。段鹏迅速判断出敌人的位置和数量,他低声对身边的将士们说道:“大家别慌,听我指挥。”
他的眼神坚定,充满了自信,手中紧握着枪,身体微微前倾,做好了随时战斗的准备。
魏和尚则如猛虎下山一般,冲向敌人,他大声吼道:“老子今天就让你们有来无回!” 他的眼神中燃烧着怒火,手中的大刀挥舞得呼呼作响。
将士们在他们的带领下,紧密配合,迅速展开反击。一时间,枪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段鹏灵活地穿梭在战场中,他手中的枪精准地射击着敌人,每一颗子弹都仿佛带着他的愤怒和决心。
他的表情严肃,目光敏锐,不断地寻找着敌人的破绽。魏和尚则展现出了超强的近战能力,他挥舞着手中的大刀,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杀气,让敌人胆寒。他的动作刚猛有力,每一次攻击都伴随着一声怒吼。
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伏击他们的敌人被全部消灭,将士们看着战场上的胜利成果,心中充满了自豪。
回到营地后,陈振华亲自为他们庆功,高兴地说道:“你们都是好样的!为咱们部队争了光!” 他满脸笑容,亲自为将士们颁发奖励,眼中满是欣慰和骄傲。
在之后的战斗中,这支队伍屡建奇功。段鹏和魏和尚的名字也成为了敌人心中的噩梦,成为了将士们心中的榜样和骄傲。
在全体人员从独立旅的旅部撤离之后,陈振华也毫不犹豫地直奔黄崖洞兵工厂的弹药储备处,准确来说,是直接前往独立旅旅部的弹药储存处。
毕竟他之前答应给众人的那些枪支、弹药可容不得半点疏忽。要知道,仅仅依靠黄崖洞兵工厂的产出,还是远远无法满足需求的。
然而,陈振华心里都清楚,空间里存有大量的武器,以及各类弹药,于是陈振华径直进入到独立旅的弹药储备库,将丰富的弹药整齐地投放其中。
这里面包括整整 50 万发的子弹,1 万枚的手榴弹,20 万发 92 式重机枪子弹,20万发歪把子机枪子弹。
不仅如此,还有掷弹筒炮弹 2000 枚,以及 81 毫米的迫击炮炮弹 2000 枚,为了能让这些弹药尽快且安全地到达各团手中,陈振华进行了妥善的安排。
他决定陆续安排独立旅的运输兵,将这些弹药逐步运输到指定地点,运输队出发的那天,清晨的阳光还带着一丝清冷,运输兵们早早地就集合在了弹药储备库前。他们个个精神饱满,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果敢。
不仅有卡车,还有大量运输队的马车和骡车整齐地排列着,每一辆车上都堆满了用木箱封存好的弹药。
而所有的运输兵们,有条不紊地将弹药固定在车辆上,用粗绳紧紧捆绑,确保在颠簸的路途上不会掉落。
不过,并不是直接由运输队运送到各团,而是由各团前来独立旅的旅部进行认领,然后由他们和独立旅的运输队一起负责运输,这样的方式更为妥当和安全。
考虑到一些特殊情况,陈振华也贴心地安排了运输部的人员,借助马车、骡车等工具为部分有困难的团进行运输。
毕竟有很多团的驻地与鬼子占领的县城犬牙交错,道路情况复杂多变,并且还有一部分残留的国军官兵在周边活动。
而各团对于自己的道路最为熟悉和清楚,让他们自己运输,不仅能保证弹药的安全送达,同时这也是对于他们一种行军和兵员的训练。
随着运输营营长牛振兴一声令下,各支运输队迅速出发了,走在最前面的是骑马的侦察兵和各个团前来领取弹药的人员,他们时刻警惕着四周的情况。
随着马车和骡车缓缓前行,车轮在崎岖的山路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运输队伍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道路两旁是茂密的树林。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运输兵们神情严肃,时刻保持着警惕。
每过一段时间,运输队员就会在带领的指挥员示意下停下,检查弹药的固定情况。有时,遇到陡峭的山坡,运输兵们就会齐心协力,一起推拉车辆,喊着整齐的号子:
“一、二、三,加油!”汗水从他们的额头滑落,湿透了后背,但他们的脚步从未停歇。
途中,突然遭遇了一阵疾风骤雨。雨滴猛烈地砸在地面上,让原本就泥泞的道路变得更加湿滑。
运输兵们迅速用防雨布遮盖好弹药,自己则冒雨前行。雨水模糊了他们的视线,但他们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对任务的执着,稳步向前。
经过连续5天的艰难跋涉,所有运输队,都终于抵达了指定地点,当各团的将士们看到运输队的身影时,激动的欢呼声在队伍中回荡。
就这样,将这些事都安排妥当之后,陈振华这才匆匆地前往独立旅的炮团,想要查看李有才以及赵长城等人的炮兵训练情况。远远的陈振华就看到炮兵们正在紧张有序地训练着。
陈振华来到了隔壁的小王庄,此时的独立旅的炮营已然发展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团级火炮力量。
现在的炮团设置三个营,分别是远程火炮营和近程火炮营,而且其中的近程火炮营规模更加庞大,人员众多。
近程火炮营还进一步细分为两个营,一营是九二式步兵炮营,二营是迫击炮营。而远程火炮营则只有一个营,也就是所谓的四一式山炮营。
陈振华站在不远处,静静地观察着训练场上的情况,广大炮兵将士们个个精神抖擞,全神贯注地投入到训练中。
九二式步兵炮营的将士们熟练地操作着炮身,调整着射击角度,每一个动作都显得精准而有力。迫击炮营的将士们则迅速而有序地装填炮弹,准备着下一轮的发射。
陈振华看到这样的场景,心中涌起一股欣慰之情。他深知,在如今这战火纷飞的年代,只有拥有强大的火炮力量,才能有效保卫祖国的领土,守护人民的安宁。
而炮兵,作为战场上的重要火力支援力量,他们的训练水平直接关系到战斗的胜负。
他走上前去,仔细地查看将士们的操作,时不时地给予指导和纠正。
“注意炮身的平衡,调整角度的时候要迅速而准确!”
“炮弹装填要紧凑,不要有丝毫的拖延!”
陈振华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将士们听在耳中,牢记在心间。
李有才和赵长城看到陈振华到来,连忙跑过来敬礼,陈振华回礼后,询问起训练的进展的情况和遇到的难题。
李有才面色凝重地说道:“报告旅长,虽然大家训练都很刻苦,但是新装备的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磨合。”
赵长城接着说:“而且在协同作战方面,还存在一些配合不够默契的地方。”
陈振华点了点头,说道:“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是正常的,只要大家坚持不懈,多加练习,一定能够克服。我们一定要让我们的炮兵成为战场上的一把利剑,让敌人闻风丧胆!”
李有才和赵长城齐声应道:“是!旅长!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陈振华拍了拍他们的肩膀,鼓励道:“继续训练吧,我期待着你们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说完,他又站到一旁,继续关注着将士们的训练。
在这硝烟弥漫的时代,每一次的训练都是为了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准备。陈振华深知,只有不断提升部队的战斗力,才能在残酷的战争中赢得胜利,守护住这片深爱着的土地和人民。
而此刻,炮团的训练还在继续,那一声声操作号令,仿佛是在向敌人宣告:我们时刻准备着战斗,为了正义,为了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