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华带领着侦察班的将士们,像幽灵一般穿梭在壶关县的大街小巷、乡村田野。他们时而隐藏在茂密的树林中,观察着鬼子的巡逻队;时而悄悄潜入百姓家中,从乡亲们那里获取珍贵的情报。
在行动中,每一位战士都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有的战士凭借着出色的伪装技巧,化身成普通的农民,混入集市,从鬼子和伪军不经意间的交谈中捕捉关键信息;有的战士则利用黑夜的掩护,爬上屋顶,观察小鬼子军营的布局和哨兵的换岗规律。
陈振华自己更是身先士卒,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接近鬼子的据点。有一次,他差点被鬼子的巡逻队发现,但凭借着敏捷的身手和对地形的熟悉,成功躲进了一处隐蔽的地窖,化险为夷。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陈振华和侦察班的同志们终于将整个壶关县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这里的小鬼子驻军人数不到 150 人,不过却有 200 名的伪军存在。
那些小鬼子在壶关县的据点里,过着看似规律实则混乱无序的生活。每天清晨,天还未亮,他们就被刺耳的哨声唤醒,睡眼惺忪地开始进行所谓的操练。
步伐凌乱,口号声也有气无力,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操练结束后,小鬼子们便如饿狼般冲向食堂,争抢着食物,就餐时毫无纪律可言,大声喧哗,相互推搡。
酒足饭饱后,他们就聚在一起,肆意挥霍着从百姓那里搜刮来的物资。有的躺在椅子上,悠然地抽着烟,吞云吐雾;有的则摆弄着从百姓家里抢来的古玩,却丝毫不懂其价值。
晚上,他们躺在硬板床上,听着外面的风声,常常被噩梦惊醒。思乡的情绪在心头萦绕,让他们的脾气愈发暴躁。有时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甚至相互谩骂。
而伪军们的日子同样不好过,他们在小鬼子面前,总是卑躬屈膝,点头哈腰,一副奴颜婢膝的模样,每天小心翼翼地跟在小鬼子身后,执行着那些欺压百姓的任务。
在小鬼子的指挥所里,伪军们站在一旁,不敢出声,稍有不慎就会招来小鬼子的打骂。
回到自己的住处,他们则唉声叹气,抱怨自己的处境。私下里,他们也会悄悄地议论小鬼子的蛮横与残暴,对小鬼子的命令敢怒不敢言。
伪军们吃的食物远远比不上小鬼子,经常是一些残羹剩饭。他们穿着破旧的军装,松松垮垮,毫无军人的风采。
晚上睡觉也只能挤在简陋的大通铺上,翻个身都困难。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为了那一点微薄的利益,依旧选择为虎作伥,出卖自己的灵魂和尊严。但每当夜深人静,他们内心的不安和愧疚也会悄然蔓延。
尽管陈振华相信,凭借自己和侦察班同志的出色身手,悄无声息地暗杀,完全有能力将这些小鬼子全部消灭。
然而,他并没有选择这样做。因为这是交给丁伟所带领的独立二团的战斗目标。陈振华深知,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的战役,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英勇。
他之所以这一次将整个晋东南的每个县城进攻任务交给不同的团队来执行,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各团攻取县城的经验。
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将士们在实战中积累经验,提高作战能力,以便在未来能够更加独立自主地应对各种战斗局面,夺取全国每一个县城的胜利。
在这场侦察行动中,陈振华并非一无所获。他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包括粮食、金银细软。
这些原本都是小鬼子从地主老财和汉奸们那里搜刮来的,如今又回到了正义的一方。这些物资,无疑为抗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后续的战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完成壶关县的侦察任务后,陈振华没有丝毫停歇,带领着侦察班的官兵马不停蹄地前往附近的长治县,壶关县只是一座规模较小的县城,而长治县则截然不同。
历史上1938 年 2 月 19 日,阴霾笼罩着壶关县的天空,这一天成为了壶关县人民永生难忘的噩梦开端。穷凶极恶的日军如汹涌的潮水般涌入,首次残暴地占领了这座宁静的小城。
当日军的铁蹄踏入壶关县城,国军抵抗不到半天,就匆匆茫茫撤离而去,区小队和县大队虽奋起抵抗,但在敌人强大的火力和兵力压制下,无奈只能暂避锋芒,转入东南部山区,以游击战的方式继续坚守着抗日的决心。
小鬼子在霸占壶关县城后,即刻露出了其狰狞的獠牙,开始了一系列令人发指的恶行。他们如同疯狂的恶魔,肆无忌惮地在城中烧杀抢掠。
街头巷尾,小鬼子三五成群,挨家挨户地踹门而入。大量老百姓们惊恐的眼神和哀求的哭声,丝毫不能触动这些侵略者的冷酷心肠。
他们冲进每一个老百姓的家中,将粮食搜刮一空。那些辛勤劳作一年积攒下来的粮食,被日军粗暴地装进麻袋,运往他们的军营。
若是有人胆敢稍加阻拦,迎接他们的便是日军无情的刺刀和枪托。不仅如此,日军对钱财的贪婪更是令人瞠目结舌。
他们翻箱倒柜,寻找着任何可能藏匿财物的角落。金银首饰、古董字画,但凡稍有价值的物品,都被他们蛮横地掠夺。
一位老商户,积攒了一辈子的家业,被日军洗劫一空。他试图护住自己的财产,却被日军一脚踹倒在地,打得遍体鳞伤。
而在这众多恶行之中,最为令人痛心疾首的,当属日军对无辜民众的残杀和对妇女的凌辱。
在一个宁静的午后,一群日军冲进了一条小巷。他们看到一位年轻的女子,便兽性大发,将其拖进屋内。
女子凄惨的哭喊声传遍了整个巷子,但周围的百姓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地流泪。最终,这位女子不堪受辱,含恨自尽。
在城郊外的村庄,日军同样恶行累累。他们将村民们集中赶到一片空地,要求交出粮食和财物。
一位年迈的老人,因行动迟缓,被日军士兵当场击,还有一群孩子,他们本应在阳光下嬉笑玩耍,却在日军的恐吓下瑟瑟发抖。
更有甚者,日军以莫须有的罪名,随意抓捕百姓,进行残忍的屠杀。在城门口,一排无辜的民众被日军绑在木桩上,然后日军士兵逐一开枪射击,鲜血染红了大地,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和恐惧的气息。
除了日军的残暴,那些伪军们也是为虎作伥。他们仗着日军的势力,狐假虎威,欺压自己的同胞。
在日军抢掠时,伪军们积极充当帮凶,为日军带路,指认那些稍有反抗之意的百姓。有的伪军甚至比日军更加凶残,对百姓拳打脚踢,抢夺财物时比日军更加贪婪。
壶关县的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日都面临着生死的威胁,恐惧和绝望笼罩着每一个人。然而,尽管身处黑暗的深渊,他们心中反抗的火焰从未熄灭。
而陈振华目睹了这一切,他的心中燃烧着无尽的怒火。他亲眼看到日军的暴行,看到百姓的苦难,这一切都让他坚定了在壶关县将小鬼子这个小队彻底歼灭的决心。
他要将这群恶魔从壶关县的土地上彻底清除,为死去的同胞报仇,为受苦受难的百姓讨回公道。
此时的壶关县已然完全落入了日军的魔掌,国军的官兵在 2 月底的战斗中,面对日军的强大压力,选择了全部撤离壶关县以及晋东南,转移到晋西南的山区,准备进行正面抵抗日军的进攻。
在此艰难形势下,陈振华与陈大旅长以及战神副师长经过深思熟虑和共同商议,决定将晋东南那些,被日军占领,此时完全没有国军管辖、守护的县城全部收复,使之成为八路军的抗战根据地。
他们深知,这不仅是战略上的重要决策,更是为了拯救更多的百姓于水火之中,为抗日斗争开辟新的希望。
这个决定无疑是勇敢而坚定的,他们明白前方的道路充满了艰险与挑战,但为了民族的尊严,为了百姓的安宁,他们义无反顾。
每一位战士都深知,他们肩负着沉重的使命,他们的行动将决定着无数人的命运。
在这场艰苦的抗争中,壶关县的人民虽然遭受了巨大的苦难,但他们的意志从未被摧毁。
在一个阴霾密布的日子里,陈振华带领着侦察班的同志们踏上了前往长治县城的艰难路途。当他们终于抵达长治县城时,那高耸而雄伟的城墙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这座城墙由黄土夯筑而成,外层包裹着青砖,周长约 12 公里,高达 10 米,宽度将近 7 米。曾经,它或许是这座县城坚固的守护屏障,但如今,在日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它已然伤痕累累。
回溯到 2 月底,日军为了攻占长治县城,动用了 6门92 式步兵炮乃至 41 式山炮,对城墙发起了疯狂的攻击。
一枚枚炮弹无情地砸向城墙,震天动地的爆炸声响彻云霄,浓烟滚滚,遮天蔽日。每一次炮轰,都在城墙上留下深深的痕迹,砖石崩塌,墙体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