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裙子
裙子在当下司空见惯,没有丝毫的新奇感。然而,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很多地区却是一个西洋景,特别是在我们朝阳地区,没看到过有人穿裙子,当然,裙子是女人的专利。
1963年,我到旅大市卫生学校念书,在大连火车站接我们新生的上届女学生中就有好几个穿裙子的。之前,虽然在朝阳没看到过穿裙子的,但我知道那是裙子。后来发现,在大连穿裙子的女同志是司空见惯的事。而且在大连的外国女人冬季也穿裙子。
但是,1967年我被分配到朝阳县木头城子医院上班时,医院就有一名护士穿裙子,也是整个木头城子公社唯一一个穿裙子的人。当然,我是不以为奇,但木头城子公社的社员却大为奇观,不知道这个裙子为何物,不知是个什么结构,为什么没有两条裤腿?而是裸露着两条雪白的大腿而非常不雅观?甚至于很多妇女说三道四,并为之感到害臊。
这个护士是从南方调到木头城子医院的,估计在南方穿裙子是习以为常的了,她丝毫没感到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是,在我看来她是忽略了当地的风俗习惯,穿戴太超前了,被当地群众视为另类,所谓“入乡随俗”她没理解好、掌握好,而是我行我素。看来,朝阳地区至少比大连落后了四年,这还得说大连人从1963年才开始穿裙子。比南方落后多少年就不得而知了。
有人偷偷的问我:“你看到过女人有这种打扮的吗?不伦不类,也好意思?”我想,这都是些没见过世面的土老冒,少见多怪。
还有人疑问:这穿裙子,里面穿裤衩子没?言外之意是如果不穿裤衩,不是容易露出屁股吗?
亲爱的读者们,您认为提出这种问题幼稚可笑吗?可能绝大多数朋友一定认为非常幼稚可笑,且外加无知!
但在我看来,您确实是多有怪罪他(她)们了,或者是误会他们了,他们并不是在无理取闹。我为什么要这样袒护他们?看官可能有所不知,因为在那个年代有相当一部分男女只穿裤子,不穿裤衩子的。所以,他们提出来这样的问题不足为怪。
这一点我本人是深有体会的,也是我的亲身经历。只是我到大连读了四念书才变“洋气”了,才知道夏天穿长裤子还要穿裤衩(裤头),冬天穿棉裤时,里面还要穿衬裤和裤衩。这对于当时的农民老百姓来讲,大部分人是办不到的。特别是当时的农民大多数人没穿制服裤子(即现在的前开口裤子),都是勉裆裤子,不穿裤衩子,男人的裤子没有前开口,也露不出”二当家”的,丢不了人。
当年,能穿上前开口制服裤子的一般都是职工干部,也有少数大队书记为了赶时髦穿制服裤子的,但是,他们常常忘记穿裤衩子,不配套,好像还没养成习惯。而且,对前开口的扣子常常忘记系扣,经常造成“敞怀儿”现象。
这里我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当时,不应该算故事,应该算”事故”,现在就可以当故事讲了:
在一个夏天的中午饭后,某生产大队的书记到某生产小队开全体社员大会,男女社员都在树荫凉底下坐好,大队书记站在社员对面开始讲话,讲了一会,还真讲出点激情,打着手势,叉着腿,非常卖力气,主要内容是批判这个生产队的少数社员干活有毛病,随意旷工等问题。
但妇女们逐渐都低下了头,好像都要睡着了。男社员有的在喜笑,很不严肃,书记很生气,我讲的这么卖力气,苦口婆心,你们却低头耷拉脑的不好好听,还嬉皮笑脸,便大声吓道:“都抬起头来,严肃点,好好给我听着!”
坐在前面的生产队长小声却又很用力的说:“王书记!你下边!你下边!”
王书记生气的说:“别以为大队没人,我下边还有大队主任,治保主任!都能管你们!”
队长紧忙又说:“王书记!看你裤子下边!裤子下边!”
书记低头一看,二当家的从裤子前开口钻出来了,前开口的扣没系上,裤钩也没挂好,还没穿裤衩子,结果当众出大丑了。怨不得妇女们都不敢抬头。书记自知丢人了,立马宣布:”散会!散会!”这个会议就这么草草结束了。
当时,我是包队干部,虽然也在场,但我是在面对社员的一边站着的,没看到具体情况。准备书记讲完后,我还得再强调几句,结果我这几句也没强调成。
俗话说:“好事传不远,坏事传千里。”这个笑话很快就在社直单位传为“佳话”,一时也成为茶余饭后的笑料。有人跟王书记开玩笑:“全木头城子公社就王书记没人敢惹!人家不但上头有人,下头还有人啊!”
更有人跟主任、治保开玩笑:“你们俩是王书记下面的哼哈二将,上边有人,后台挺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