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劭弑父,在历史上都是头一回,不但没经验,也没前车之鉴能参考,事干了,后事不会料理。
由于动作太猛,遮都遮不住,没多久,天下人都知道了。这种事,也没人支持,刘劭只能强行登基,想拿圣旨压制天下。可没压住,当时就反弹了,反弹最凶的是自己的三弟刘骏。
刘骏常年跑外勤,既会用兵,手里又有兵,关键是刘骏人品好,有资格顶班。更关键的是身边有个沈庆之,正跟着刘骏打蛮族呢。这人要是不策反,想保住皇位基本上没戏。
于是,刘劭写个密信给沈庆之,内容就两个:一、加官晋爵;二、除掉刘骏。
刘骏刚知道刘劭杀父这事,正哭的稀里哗啦,沈庆之就来了,把密信给刘骏。看完信,刘骏当时魂就丢了,赶紧哀求:“能不能让我跟老娘告个别?” 沈庆之:“误会了,刘劭篡位,我咋能听他的。现在,我对天发誓,就听你的。” 刘骏这眼泪瞬间换成了热泪,于是收回魂魄,弓首就拜:“社稷安危,全靠将军了。”
沈庆之建议:趁其不备,赶紧杀回京城。主簿反对:应该先发檄文,等周边响应了再出兵,这样稳妥。
沈庆之最讨厌跟文人辩论,瞪他一眼。刘骏看着沈庆之脸色不对,赶紧把主簿轰出去,这会还敢抢风头,纯属不识趣。于是刘骏发兵,同时檄文声讨。
荆州的刘义宣,会州的刘诞都起兵响应,柳元景打前锋。大军直逼建康,刘劭急忙派鲁秀去阻击。
鲁秀是鲁爽的弟弟,鲁爽跟刘义宣一个锅里搅勺。兄弟俩投靠刘宋没多久,就战场上见,这仗咋打?
幸好鲁秀撞上的是柳元景的队伍,鲁爽不在里边。所以,鲁秀敢放开手脚,直接打冲锋。眼看柳元景被揍的没力气还手,只能招架,鲁秀更来了精神,要亲自擂鼓助威。
到底是力气人,鼓声敲得震天响,可正卖力拼杀的兵全都懵了,攻势正盛,咋打起了退堂鼓。不对,是退兵鼓。鲁秀一激动,音乐放错了。
趁对方愣神,柳元景赶紧反攻,战局彻底扭转。鲁秀有放水嫌疑,没敢回去,扔下鼓槌,跑去找鲁爽了。
刘劭不得人心,用人又不靠谱,只能认栽。于是,再派檀和之去阻击。檀和之跟林邑国的大象兵打过架,是个帅才。出发前还专门宣誓,要效忠刘劭,可出了城,一枪没放,直接投靠沈庆之。
宣誓都靠不住,刘劭还敢相信谁?没办法,只能御驾亲征,怕刘义恭在后院点火,还专门带上他。可带也白带,天刚黑刘义恭就溜了,跑去找刘骏。这招不错,好多兵都跟着学,溜了不少,都不爱打仗。
刘劭彻底傻眼了,军心不稳,仗也没法打,赶紧又撤回城里。几轮折腾,守城兵都不够了,赶紧召集全城妇女,全力退守皇城。等安排妥当,自己找了口深井,躲在里边。等刘骏进了皇城,都争着告密,这就是命。
刘劭原本是名正言顺的接班人,可惜心太急,一口热豆腐就给噎死了,就当了三个月皇帝,还背个千古骂名,看来这心还真不能乱急!
公元453年,刘骏登基称帝,是为宋孝武帝。刘骏跟老爸刘义隆刚好相反,刘义隆从小没上过战场,只会文治,刘骏从小就泡在战场,所以文治能力不行。可武治能力也不咋地,都是靠沈庆之撑场子。所以,治理方面,还按刘义隆那一套,没敢耍花样。就玩过一次花样,还差点把皇位给弄丢了。
这个小花样就是削藩,也没像汉景帝那样大动干戈,就想削掉刘义宣。刘义宣在荆州干了十年,兵强马壮,对朝廷威胁挺大,前车之鉴就是刘骏自己,所以得给刘义宣换个岗位。
接到圣旨,刘义宣直接拒绝了,不接受诏命。虽说抗了命,但刘义宣心里明白,这事不表个态也躲不过去。加上江州刺史臧质一个劲的怂恿,据说几个闺女也被刘骏给霸占了,简直是赤裸裸的羞辱。当然,这事属于宫廷秘史,有点说不清楚,反正刘义宣表态了,紧急联络豫州刺史鲁爽,起兵造反。
刘骏捅了马蜂窝,赶紧招沈庆之来善后。沈庆之先分析形势:叛军实力最强的是荆州兵,最能打的是鲁爽,但鲁爽在淮南,兵力不足。于是,让柳元景抵住荆州叛军,自己偷偷去淮南偷桃。鲁爽有勇无谋,根本玩不过沈庆之,转眼脑袋就被摘去了。
沈庆之回到正面战场,脑袋扔给刘义宣。看到鲁爽的脑袋,还睁着眼,刘义宣魂都吓飞了,扭头就逃回了荆州。
收拾完刘义宣,沈庆之也累了,70岁的人了,就想安享个晚年。于是,沈庆之上了奏折,请求退休。
辞职信递了十几次,刘骏死活不签字。沈庆之声泪俱下,道理讲了一堆,把张良都搬出来了。刘骏才松了口,找了个折中的办法,辞掉所有职位,当个挂名顾问,遇事不能推脱。
沈庆之退休后,刘骏也不打仗了,开始搞内政。内政基本上就是“萧规曹随”,跟刘义隆的模式出不多,但多了个新花样,跟北魏通商。为了防走私,还专门在边界建了两座城池。由于离北魏的滑台太近,北魏不乐意了,觉得有威胁,就找刘骏交涉,谈不拢,就出兵。就这样,新花样又惹出了一场战争。
只不过这时的北魏是个文皇帝,刘宋是个武皇帝,不怕他。上一辈刘义隆是个文皇帝,拓跋焘是个武皇帝,这时候两边易位了。但有一样没变,还是文皇帝先动手。
北魏的文皇帝叫拓跋濬,是拓跋焘的孙子,太子拓跋晃的儿子。
拓跋濬从小就聪明睿智,很招拓跋焘喜欢。5岁的时候,跟拓跋焘外出巡游,碰上酋帅押解一名奴隶经过。拓跋濬把人家拦住:“这奴隶碰见我,是一件幸事,你应该放了他。”
别看年纪小,酋帅却惹不起,赶紧放了奴隶,再去找拓跋焘汇报。拓跋焘很惊奇,觉得小家伙是个好苗子,得好好培养。此后,重大会议都会带上他。
培养到13岁,就停学了,因为,拓跋焘突然没了。说来也怨拓跋焘,遇上个爱玩阴招的宗爱,先吓死了拓跋晃,又干掉了拓跋焘。
原本几个大臣封锁消息,想先扶拓跋翰上台,再处理这事。可几个人意见不统一,瞎耽误功夫。被宗爱知道了,先干掉拓跋翰,再砍了几个大臣,然后火速扶持拓跋余接班。
拓跋余干了几个月,感觉傀儡皇帝没意思,就打算夺权。可拓跋余是个废材,除了享受不会别的,耍心眼,根本不是宗爱的对手。稍有举动,就被宗爱看穿了。于是,拓跋余也成了宗爱的刀下鬼,皇位又空缺了。
这回,换了一波大臣,动作比宗爱快,火速把拓跋濬扶上皇位。宗爱慢了半拍,成了案板上的肉,连同几个马仔太监,都给了个车裂的待遇。
公元452年,拓跋濬继位,年纪不大,但干的事都不小。恢复了佛教的发展,推行休养生息策略,支持商业发展。还特意请求刘骏开放口岸,搞国际贸易。这是互利的事,刘骏当然同意。
通商之后,刘骏突然发现,安全隐患挺大,边防也没个检查站,要搞非法走私怎么办。于是,决定在边界修个检查站。可拓跋濬不答应,得偷着干。
公元458年,趁拓跋濬远征柔然,刘骏火速开工,几个月就造出了两座城池。拓跋濬回来以后,看到木已成舟,气得直接出兵去拆“舟”。
面对比自己小一轮的晚辈,刘骏没好意思惊动沈庆之,亲自指挥了这场战斗。拓跋濬采用两路合围,一路渡过黄河直取青州。另一路先攻取兖州,再从侧翼攻打青州。
布局挺好,可兖州这边进展太慢,还没比出高下,青州那边就把魏军赶回了黄河北岸。兖州的魏军也泄了气,只好撤兵,宋军跟在后边一阵猛轰,竟然占了不少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