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殿中,夜色更深,灯火跳动在一片狼藉中。刚才的火攻虽被遏制,大殿外仍充满焦糊味与残留的烟雾,提醒着国公府兵变的凶险。
皇帝半卧在龙榻上,脸色微微恢复些许血色,却气息孱弱。皇妃与太医轮番服侍熬药,努力维系他那宝贵的意识——一旦再度毒发沉睡,形势又回到最危险的局面。
沈易、柳如絮、柴将军则驻足床边,低声交流着战况:
国公府大队兵马仍在外宫把守,一副严阵以待模样;
暗勋头领铁狼不见踪影,但据探子所报,宫内仍有潜伏死士;
宫内各部侍卫有人心动摇,张公公已死,却仍可能余党作祟。
皇帝虚弱却强撑神智,一字一顿地对柴将军下令:“朕……将你任命为……首席统领宫禁军。先召集……仍忠心之兵……驱逐……国公府乱军……”
柴将军顿时抱拳:“微臣遵旨!必誓死守护宫廷。”他立刻要去布署兵力调动,同时看向沈易:“你是沈将军之子,兵册揭露逆谋,随时可能被暗勋狙杀,须跟皇妃留在殿内,护驾、守陛下。”
皇妃也点头认可:“好,让沈易与柳如絮一起镇守内殿,有兵册为凭。这是对抗国公府的关键证据,万不可离身。”
沈易抱拳应诺,心中略安:皇帝正式授柴将军宫中指挥权,就有望整顿内廷。只是国公府敢明火执仗逼宫,显然还有更多后手……
时间逼近凌晨,宫外却仍能听到断断续续的喊杀声。沈易守在殿门廊下,凉风刺骨,肩上的伤令他疲惫不堪;柳如絮扶住他,好言劝:“你先歇一下,我替你警戒?”
沈易摇头:“无妨……随时可能再来一拨刺客。国公府若在外碰壁,就会转而来抢皇帝。兵册一旦落入他们手中,前功尽弃。”
柳如絮叹气:“好。可你别再逞强,能撑到天亮就好。”
正说着,忽有一小太监匆匆过来,禀报皇妃:“娘娘,宫内几位重臣已闻讯赶至宫门,恳求面见陛下,说要劝阻国公府兵变。但他们被外头国公府武装堵在午门,进不来。”
皇妃微微一凛:朝中大臣开始介入,若能让其中忠良之臣进来共商国事,也许可在皇帝面前佐证兵册内容,一举把国公府扣个“逼宫谋逆”大罪。但问题是——
“国公府既已逼宫,自不会让这几位忠臣轻易入内。”皇妃低声对沈易等说,“若真要接他们入殿,需要遣兵冲破对方封锁。”
柳如絮望向沈易:“要不要请柴将军兵分两路,一路救那些大臣?”
沈易思忖:若再分兵,内殿防御削弱,暗勋或铁狼却可能趁虚。但若忠臣无法入内,皇帝所颁任何旨意也难传到朝堂,国公府或许赖着不走。
思虑再三,沈易抱拳朝皇妃道:“娘娘,不如让我与柳如絮带少数精锐,去接那几位大臣进宫。柴将军可在殿内、外宫继续整顿大势。”
皇妃略加思索,也觉得可行:“好。请多加小心。我们需更多朝臣证言,才可对外颁布国公府叛逆之令。若能趁天亮前把他们带进殿中,局面可彻底扭转。”
沈易立刻准备。柳如絮神色坚决:“带我一起,咱们速去速回!”
黎明前,他们再度踏上危机之路。
沈易与柳如絮迅速聚了十来名柴将军麾下禁军精锐,借着皇妃亲授的令牌,从侧门快步往午门方向赶去。夜风凛冽,火光映照空荡的宫道,宛若战场。
远远看见午门广场上驻满国公府兵马,刀枪林立,一小撮朝臣被堵在外侧,焦急不已。沈易心头凛然:要先打穿他们防线,才能接朝臣入宫。
领头的国公府副都统冷笑:“又来送死?把刀架在脖子上,说什么接大臣……陛下都快‘仙逝’,此宫还是谁的天下?”
柳如絮怒喝:“放那些朝臣入内,不然就是逼宫大罪,诛九族!”对方嗤笑:“少吓唬我。国公大人已下令,任何人不得擅入宫中,包括你们。”
沈易与柳如絮无心多言,示意禁军亮出皇妃(亦称“贵人”)亲授令牌,却被对方嗤之以鼻:“老子只认国公府的令,这玩意儿哪来的?”
话音未落,副都统手一挥,数十名士兵排成刀盾阵,向沈易等逼近。又要开战!
沈易拔刀在手,伤未痊愈却依旧眼含杀气。柳如絮当先冲入敌阵,刀光腾起,配合禁军形成楔形突破口。
国公府兵虽多,但主角一方皆是宫廷精锐、且抱定必死之志,一时竟冲得对方阵形零散不稳。沈易强忍肩痛,斩杀一名敌兵后险被刀砍脸,还好柳如絮及时回身一刀挡住。
短短十数息,双方刀光交织无数回合,血染地面。终于,沈易等人拉开一条狭窄通道,到达那几位朝臣跟前。那几名忠臣见沈易(沈将军之子)到来,欣喜若狂:“你们可来了!陛下当真病危,国公府竟要趁机逼宫?”
沈易咬牙道:“正是如此。请随我入宫面见陛下,证实兵册之事,砸破逆谋!”那几位朝臣郑重表态:“我等誓死相随。”
副都统见主角接走朝臣,气得大喊:“给我堵住,别让他们进去!”队伍再度围拢,刀枪如林。
危急之下,柳如絮与禁军奋力格挡,沈易带着那几位大臣快速冲出封锁口,一路向宫门小径狂奔。侧翼却又见十余名国公府兵赶来包抄,形势危矣!
就在此时,一道粗壮人影突然从阴影里杀出,正是猎户壮汉!他并未留守内殿,而是提前来此相助?原来接到柴将军暗信,估计沈易可能遇阻,他特地赶来支援。
猎户刀势凶猛,冲破侧翼之敌。沈易等趁机带朝臣冲进内宫门洞,成功进入皇妃与柴将军掌控的范围!
返回内殿区时,天色已朦胧泛白。那几位朝臣终于得以面见皇妃,也见到半昏的皇帝。沈易向他们简述兵册内容:国公府+暗勋私运兵械、害沈父、逼宫谋逆。那几位朝臣听罢震惊痛恨,当场誓言站在皇妃与皇帝这边,共同制止国公府之乱。
皇妃命宫侍布置紧急议事,把能联络到的尚书、侍郎、御史等忠于皇帝的大臣一并召至内殿外围,让柴将军和禁军护卫维持秩序。这相当于临时朝堂在内殿开,小范围商议对策。
沈易看着越来越多朝堂要员赶来,心中略感安心:**只要皇帝能稍微颁下口谕,便可形成上命,国公府再难当众顽抗。**可担忧的是:时间紧迫,国公府或铁狼只要再做激进之举,仍可引发血流成河。
熬过连番冲突,天边已泛鱼肚白,第二天清晨的曙光透过窗棂洒入殿内。太医一次次为皇帝续针,终于见他气息稍定、眼睛再度睁开。
殿内众人屏息,皇妃轻声:“陛下……”
皇帝缓缓转头,看见几名忠臣与沈易跪伏一排,心中似乎明白许多。声音依旧沙哑,却显沉稳:“朕……虽身体羸弱,朝堂要不能乱……那些逼宫之徒……立刻诏停……臣工辅佐,可否?”
几位朝臣连呼:“陛下英明,臣等愿领旨!”
皇妃附和:“陛下,国公府尚带兵堵在外宫。得有正式旨意责令其退兵,否则就以逆谋论处。请陛下早下决断!”
沈易见皇帝此番虽仍孱弱,却恢复了理智,下令召取御笔、通传诏令。被搀扶坐起后,皇帝手握御笔,颤巍巍在圣旨上写下数行字:
宣布国公府私带兵入宫,属谋反重罪,命柴将军整顿宫内外禁军全权剿灭;
下旨紧急捕捉铁狼、暗勋头领,并勒令相关藩王府、宦官集团停止活动;
准许沈易呈兵册为证,督促刑部、都察院迅速查抄国公府,为沈父之冤案重新开审。
写毕,皇帝口中虚弱道:“立刻颁布……不得耽误……朕要……朕要看看谁还敢乱来……”
在场忠臣、皇妃皆激动跪拜:“陛下圣明!”沈易热泪盈眶:父亲的含冤之案总算迎来翻盘曙光。只要这圣旨能传至朝堂,国公府便成朝廷公敌,暗勋势力再难嚣张。
恰在此激动时刻,一名宫侍忽从后门闪进,急喘道:“报告!有‘东厂钦使’领一队番子,自称奉皇命,欲进殿见证此事。”
柳如絮和沈易对视:东厂?此机构一直与锦衣卫、皇妃系关系纠葛不浅,且东厂中也可能有暗勋内线。皇妃略皱眉:“陛下刚下旨要剿奸逆,为何东厂现在才现身?若真奉旨,可让其进,但不可太过放纵。”
很快,一小队身穿厂服的番子进入殿门,为首太监尖声道:“陛下,老奴特来护驾,陛下可无碍?”
皇妃沉吟:“护驾?晚了不知多少时辰。”心中存疑,却也不立刻翻脸。
沈易更是疑心重重:暗勋、东厂、国公府三方势力交叉复杂,不敢掉以轻心。
皇帝见其来意,疲惫点头:“既来护驾,就速布防宫门……”他话未说完,却见那领头太监眼中闪过一抹寒光,突然抽出短刀,照着皇帝就刺:“逆贼国公看你还有命?!”
殿内众人大骇:东厂番子也是暗勋走狗?!他们施展突然袭击,与前刺客类似,打算在这关键一刻彻底扼杀皇帝!
柳如絮疾呼“保护陛下”,沈易也挺身冲上挡刀,但两人身上伤势累累,此番能否及时拦截?
眼看那太监匕首闪烁寒芒,瞬息间逼到皇帝咽喉。柳如絮虽极力扑救,但脚下伤势拖累速度;沈易更是双肩皆伤,却还是拼力挥刀格挡,“锵”地一声火花迸溅,刀刃险被击落。
太监刺客内力惊人,沈易勉强挡住第一击,却被反震得虎口裂开,痛彻心扉。对方狞笑,匕首转向皇妃,再度挥出毒辣一招。
危急关头,猎户壮汉再次出现,一记肘击把太监刺客撞得翻滚;对方咬牙甩出一把淬毒暗器,沈易见皇妃就在后方,毫不犹豫再次挡在前,“噗”几声,几枚暗器同时钉进沈易胸膛与腹部,鲜血狂涌!
“沈易——!”柳如絮惊声大喊,眼见他重伤踉跄,却仍坚持不倒,手死死抓住那刺客衣襟不放,让猎户壮汉得以补刀,一刀斩下太监刺客的头颅。
刹那间,鲜血溅满一地,沈易伤重垂首,摇摇欲坠。
皇妃惊得赶忙上前扶:“你……你这样……”沈易喘着粗气,脸色苍白如纸,却仍勉强以刀支地:“若能保住陛下与兵册,赴死也值……”
这一场短暂却惨烈的刺杀收尾后,皇帝惊魂未定,脸色惨白,却再度挺住意识:“沈易……”他看见沈易身陷重伤,心中亦被其忠义所感动。
趁此时机,皇妃和几位忠臣齐声请皇帝立刻发御旨,彻底逮捕国公府兵马首领,并通令天下:沈自成冤案昭雪,兵册内容属实;所有牵扯的官员一并审查。
皇帝微闭双目,痛苦点头:“好……传旨,照做……柴将军……即刻带兵清剿……暗勋逆贼……朕……绝不宽恕……”
话语里虽断断续续,却足以让众朝臣听得真切。朝堂大局终于扭转:只要这一口谕传出内殿,宣示各司各衙,国公府的逼宫行动就算正式失败。
沈易躺在地上呼吸急促,心里总算放下一颗巨石:父亲的冤案终有平反之日,兵册真相也将公之于众,暗勋掩藏多年的阴谋将被揭开。
皇妃看太医替沈易止血疗伤,自己连忙吩咐宫侍们:“快去安抚各处,宣陛下旨意!柴将军领兵剿逆……”
外围传来喊杀声渐息,显然国公府得知皇帝已苏醒下旨,军心动摇。看似逼宫之举已走向失败。一场惊天夜战也将告一段落。
当所有人以为“大局已定”时,殿外忽然奔进一名柴将军亲兵,满面焦急:“报告娘娘、陛下!国公府首领亲自携铁狼现身,正于外宫金銮殿前,与宫中守卫死战。那铁狼武力惊人,一路杀到金銮殿台阶下了!”
众人又是一惊:铁狼居然杀到宫廷核心?若他再度潜入内殿,后果不堪设想!
皇妃也色变:“难道他要与国公府首领联手最后一搏?若让他们冲进来……即便陛下下了旨,也可能挟持皇上搞逆谋!”
柳如絮一把扶起疲软的沈易:“你伤重,不宜再战;我随柴将军过去一趟,挡住铁狼。”沈易却颤声道:“不……我父血仇尚未亲手了结……我要去……即使拼尽最后一口气,也要杀那铁狼!”
柴将军赶忙扶住他:“不可,你……好吧,我派些兵护你,但千万小心……”
于是,就在夜色将退、天边泛白的时辰,沈易、柳如絮、柴将军再度整备精锐,准备奔赴金銮殿——与铁狼、国公府首领做最后决战!
皇帝仍病体难动,皇妃留殿中守护龙榻,等待最后战果。沈易强忍疼痛,心中只一念:铁狼当年屠灭沈府,今日终要做个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