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刘汉民率领匈奴人和汉家将士共同组成的西域军区部队,发起了对儿单于的如潮攻势。
儿单于心惊胆战的看着城下的汉军,满是惶惶不安。
想不到这些原本只会奔跑骑行,迂回突袭的匈奴勇士,竟然在汉军的教导下,学会了攻城战,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不到一个时辰,大月氏王城便已濒临攻陷。
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整个王城上空。
城墙之上,大月氏和匈奴的联军虽仍在负隅顽抗,但眼神中已尽是绝望。
汉军的攻势如狂风暴雨般猛烈,一波接着一波,根本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刘汉民一马当先,手中长枪舞得虎虎生风,所到之处,敌人纷纷倒下。
他的身旁,那些曾经的匈奴勇士如今都奋勇作战,眼中满是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对儿单于的愤恨。
在汉军的强大攻势下,城门终于被攻破,汉军如潮水般涌入城内。
儿单于见大势已去,心中惊恐万分,哪还有半分往日的威风。
他顾不上身边的残兵败将,带着几个亲信,偷偷从王宫的密道逃出,妄图趁乱逃走。
然而,刘汉民早已料到他会有这一招,早已安排了精锐士兵在密道出口埋伏。
儿单于刚一出密道,就被刘汉民率领的士兵团团围住。
儿单于看着眼前寒光闪闪的兵器,吓得脸色惨白,双腿发软。
“刘汉民,你……你敢杀我?”
他声音颤抖,强装镇定地吼道。
刘汉民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不屑道:“儿单于,你的死期到了!今日,我便要为那些被你杀害的无辜百姓报仇!”
说罢,他手中长枪猛地刺出,如同一道闪电般直逼儿单于咽喉。
儿单于想要躲避,却为时已晚,长枪精准地刺穿了他的喉咙。
儿单于瞪大了双眼,似乎还不敢相信自己就这样命丧于此,随后缓缓倒在了地上,结束了他可悲罪恶的一生。
就在这时,汉武帝、李广和霍去病等人率领大军赶到。
此时的王城,到处都是断壁残垣,硝烟弥漫,战争已接近尾声。
看到刘汉民成功斩杀儿单于,汉武帝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道:“刘汉民,你做得好!”
刘汉民单膝跪地,恭敬地说道:“陛下,这都是陛下的英明领导,将士们奋勇杀敌的结果。”
汉武帝微微点头,随后带着众人走进了大月氏王宫。
大月氏王早已被汉军控制,此时正瘫倒在地,瑟瑟发抖。
汉武帝看着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国王,眼中满是厌恶道:“你身为一国之主,却不能守护好自己的国家和百姓,还与儿单于勾结,妄图与我大汉为敌。今日,朕便要让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说罢,汉武帝下令将大月氏王贬为奴隶,所有大月氏人也都贬为奴隶。
他冷冷地宣布:“三年之内,若你们没有犯错,便可恢复平民身份。若再有二心,休怪朕不客气!”
处理好大月氏的事情后,汉武帝站在王宫的城楼上,目光望向远方。
此时,他的心中又有了新的目标——摩揭陀国。
“摩揭陀国,听闻其国土地富饶,文化繁荣。朕要让大汉的威名传到那里,让他们知道,我大汉的疆土,没有尽头!”
汉武帝的眼神中闪烁着野心和壮志。
李广和霍去病对视一眼,他们又将引领大汉开启新的征程。
宣室殿内,檀香缭绕,气氛却出奇的严肃。
殿内群臣们的目光都集中在案几上那份奏折上——黄河上游治理不力、人口激增、资源匮乏,这一切问题像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大汉和他们的咽喉。
田千秋站在殿阶之下,低头俯身道:“陛下,臣等以为,此乃当务之急。”
刘据站在御案一侧,目光落在奏折上的数据:长安城近年人口激增三成,每日消耗的粮食物资已超过往年的两倍,各行各业竞争激烈;
黄河上游水患不断,下游水利失修,若再不采取措施……他不由得握紧了手中的笔。
黄河水患倒是早就摆在了案上,也已经在持续推进治理。
但长安城人口激增是他没有想到了,奏报说饶是连咸阳都人满为患了。
这都卷到大汉来了啊?
都卷出经济危机了!
真有你们的!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在于控制人口。”
户部尚书苏武站起身来,声音洪亮,道:“长安城已近饱和,若再不加限制,恐将引发更大的灾难。”
殿内一片寂静,所有人都看着苏武。
这个建议在朝堂上早已被提及多次,却始终难以达成共识。
“苏大人所言有理。”
田千秋朗声道:“但长安城乃我大汉都城,人口聚集自是繁荣之象,断不可轻易限制。“
“陛下,臣以为眼下最重要的是治理黄河。”
司马迁向前一步,神色凝重,道:“自古以来,黄河流域就是我大汉的命脉,若不能根治水患,再繁华的都城也终将倾覆。”
殿内一片哗然,这番话不胫而走,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
“司马大人所言极是!”
金日磾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在于加强黄河水利建设,广开渠道,引流疏浚,并在沿岸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但如此庞大的工程,所需资财几何?”卫青也皱眉。
张汤沉吟道:“陛下,臣以为可以多征召民夫,广开粮饷,同时推行新的赋税政策,鼓励沿河流域发展农业。”
“张大人之言有理。
卫青微微点头,又道:“但当务之急还是要解决长安城的人口问题。”
“陛下。”
张骞站起身来,带着几分忧虑道:“臣以为,应当鼓励民众迁往塞北、西域等地。匈奴和乌孙刚刚被平定,正是我们开拓的好机会。”
田千秋低着头,慢条斯理地说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在于开源与节流并重。开源方面,除却移民塞北之外,还可以在关中大规模开垦荒地,推广新的农业技术;节流方面,则应当缩减宫廷开支,倡导全民节约。”
司马迁在一旁微微摇头,低声道:“这些办法……治标不治本啊。”
“哦,子长有何高见?”刘据目光一亮。
司马迁沉默片刻,缓缓说道:“陛下,臣以为最根本的问题还是黄河。若能彻底治理黄河水患,则上游资源丰富,下游也可借此机会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带动整个黄河流域的发展……”
苏武叹道:“陛下,科举开新科在即,同时大量人口涌入长安,现在他们的就业也成问题。”
殿内议论声不断,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
刘据蹙眉坐在宝座上,目光不断在大臣中扫过,沉吟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