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暑假之前,许笛接到了小军的电话,他开完会了,还有一天的假期,想一家人在一起吃顿饭。
许笛说她会带着孩子准时到的,让他放心。
这几年,许笛也不怎么回娘家了,除了逢年过节,不得不回去看看,其他时候,真的不想回去。
自从许梅毕业回来以后,许家就没有消停过。
许父那时候说,等许梅回来工作以后,让她自己带孩子,出去单住。
没想到,许梅直接被分到了红星机械厂,进了设计部。
红星机械厂是京市数一数二的大厂了,有职工一万来人。
许梅大学追着李更生,去了沪市一所知名的大学,专业就是机械设计。
所以,回到京市的许梅,去单位报到以后,直接搬进了许家。
她在单位没有分房资格,只能住集体宿舍。那种公共厕所,好几人住一屋的集体宿舍,怎么有许家带着卫生间的三室一厅住着舒服。
许父不同意,许梅和许母哭诉,她在云省的那些年,过的多么不容易。
她们二十几人住在一个低矮的宿舍,潮湿,闷热,蚊虫叮咬,她都落下病根了。
住的环境不好,身上就会起疙瘩,痒的厉害。
最后,许梅成功的留在了许家。
许大哥和许大嫂很生气,他们觉得许梅一个出嫁又离婚的女儿,赖在娘家,害的他们被指指点点。
许平安是许家的长子长孙,居然没有地方,这事说什么也不行。
最后,许梅和她女儿住进了许笛她们之前的房间,许梅的儿子住在了许军之前的房间。
许父和许母搬回主卧,他们之前的房间,留给许平安放假住或者许军一家四口回来住。
前年,许梅结婚了,嫁给机械厂一个丧偶带着孩子的副厂长王建业。
王建业比许梅大七岁,转业军人,能力不错。
他妻子病逝,有两个儿子,大的年龄比许梅的儿子大三岁,小的比许梅的儿子小一岁。
许梅经过一次失败的婚姻之后,已经不再追求什么阳春白雪了,彻底下凡了,认识到物质的重要性。
当年,她和王建业结婚的时候,只带了儿子,没带女儿,说是家里男孩子多,不方便。
这事当时也是闹得不可开交,许大嫂都恨死许梅了。
她们当年分的房子只有四十多平,两小室的格局。
孩子小的时候,住着还算宽敞。
那时候,许大嫂一心想有自己的小家,兴高采烈的搬了进去。
后来,安欣出生,孩子越来越大,实在住的拥挤,又让平安住回爷爷奶奶家。
现在,她家的两个女儿挤在一个小房间里,许梅家的女儿却独自拥有一间房间。她一个外孙女,居然比许家的亲孙女还要吃香。
事情吵闹了一阵,最后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最后消停了。
许笛现在一想到回娘家,头皮发麻。不过,小军难得回来一次,她怎么也不能错过。
时间正好是周末,许笛带着三个孩子,坐着公交车,到了机械厂的家属院。
天气好,家属院里人不少,晒被子的,聊天的,人来人往,烟火气十足。
“许笛,你家三个闺女都这么大了,长得真好!”
“是啊,时间过得快,一晃孩子就大了。”
许笛一路和熟悉的人打着招呼,没一会就到了。
以前,她每次带孩子回来,总有一些人,明里暗里嘲笑她只生了三个闺女,没有儿子。
许笛和她们吵了几次,她们明面不说了,背地里,没少蛐蛐。
许笛不在乎,只要不在孩子面前说些有的没的,她懒得搭理她们。
因为家里她和朝阳还有奶奶对孩子很爱护,暖暖她们从来没觉得自己是女孩有什么不好。
唉,不想了,许笛伸手敲门。
“二姐,好久不见。暖暖,团团,圆圆,想没想小舅舅?”
“小舅舅,我们想你了,也想小舅妈和表弟表妹。”
圆圆代表姐姐妹妹回话,暖暖和团团负责点头。
“走,进屋。”
许笛看见客厅里坐着的许大哥夫妻和许梅夫妻,来的还挺全。
“许笛,张朝阳没回来?”
“没有,他工作忙,什么时候回来,他自己都不确定。”
许梅结婚以后,很赶时髦,烫了头发,还化了妆。
“部队就这样,没有真正的假期。朝阳位置好,事情很多。”
王建业自己也在部队待过十年,了解的多一些。
许大哥和许大嫂没怎么说话,他们现在话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怕得罪王副厂长。
毕竟,王建业这个副厂长可是有实权的。
许笛回来,主要是见小军的,不想掺和他们之间的官司。
“小军,你什么时候回去?”
“明天早上的火车。”
“那你一会吃完饭,和我出去一趟,我给两个孩子定了两辆推车,你带回去。
孩子还不满周岁,一时半会也回不来,这是我这个当二姑的,送他们的周岁礼物。”
许笛之前去友谊商店,看到的婴儿推车,觉得适合小军家,推车很宽敞,能用到两三岁。
“谢谢二姐。”
“小舅舅,推车还能折叠,你拎着上车就行。
这是我们给表弟表妹准备的礼物,你帮着带回去。”
暖暖递过来一个袋子,里面是她们给表弟表妹准备的小玩具。
从小到大,小舅舅送给她们很多礼物,现在房间里还有不少呢。
“行,小舅舅带她们谢谢三个表姐。”
许军和他姐从来不客气,和三个外甥女也亲近。
许笛送礼就送得大大方方,至于其他人怎么想,她管不着。
这么远,办托运,她害怕磕坏了,正好,小军过来了。
许大哥家的两个女儿和许梅的女儿看了看暖暖她们,脸色不太好。
孩子还小,不太会控制表情。
平安无所谓,他的礼物,之前已经寄过去了。
至于许梅的儿子,他和小舅舅不熟。
许父许母看着壁垒分明的几个孩子,心里的苦闷无处诉说。
许父想起自己老父亲说的话,现在后悔不已。
许笛结婚的时候,他爹就说过,对待几个孩子,要一碗水端平。
他们觉得许梅离得远,在外受苦,不自觉的就想补贴她。
一家人,各有各的心思。
因为许军回来了,聚在一起,吃了一顿没滋没味的饭,又各自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