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匆匆而过,一转眼,就到了八一年了,许笛马上要毕业了。
这几年,张朝阳晋升了,工作依然很忙。
好在,他多数时间在京市,一个月,能回来一次两次的。
钱奶奶身体还不错,孩子也大了,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看顾。
吴姨一直在,工资待遇有所提高,她自己还在京市买了两间房子,准备以后养老用。
许家爷爷奶奶也挺好的,许强在队上给他们开了一家小卖部。
许爷爷许奶奶和许二婶有了要忙的事情,精神头也足。
许强不忙的时候,自己进货送回去,忙的时候,许二叔自己进城上货,用小客车带回去。
七八十年代,小客车上面,可以装不少货。
许强带着许二叔把进货的渠道跑明白了,其他的就容易多了。
许父和许母呢,没什么变化。
许母已经退休了,在家照顾许梅的两个孩子,许大哥家的三个孩子,多数也是在爷爷奶奶家吃喝。
尤其平安,他住在奶奶家,因为家里妹妹们长大了,不能和爸爸妈妈一起住了。
就这样,许大嫂还不是很满意,就觉得,许梅一个外嫁的女儿,占了娘家太多的便宜。
其他人过的都算顺利,倒是冯丽萍,张母退休了,她往小儿子跑的更勤了,婆媳间的矛盾也增多了。
细数下来,这两年,大事没有多少,都是一些家长里短,过日子,避免不了的。
六月初的京城,天气还不算太热,还不像几十年以后,因为温室效应,温度那么高。
早上吃完饭,许笛急着去学校。
暖暖她们三个在一个学校上学,加上隔壁何家的孩子,五六个孩子,一起上下学,大人不用担心。
到了班级,刘云已经在了。
“许笛,你申请留校了,怎么样,有希望吗?”
“还不知道,要是看成绩和综合评分,应该希望。”
许笛这几年,真的是努力学习了,综合成绩排名靠前,还自学了英语,拿到了相关的证书。
“也是,你成绩一直不错,还自学了外语。最重要的,你是京市户口。”
刘云想去报社,已经有眉目了。
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毕业生,去处都不会太差。
但是,这时候是包分配的,而且秉着从哪来回到哪里去的原则,没有出现人才大多数集中大城市的现象。
“微微呢,你想去哪,也留校吗?”
“我没申请留校,我的性格,不适合当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对我来说,有点负担。
我想去出版社,那里不用说太多话。”
这么多年了,微微的性子还是那样,不爱吱声,不喜欢出头。
只有和圆圆她们几个在一起的时候,她才能完全放下防备,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就因为这样,这几年,张家姑姑一家和许笛她们走的很近。
马上毕业了,想要留下来的人不少,毕竟,京市,是国家的政治中心,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城市。
尤其那些偏远地区考过来的同学,她们大多数都有留下的心思。
所以,这时候,大伙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女同学,想通过结婚,留下来。男同学,也把目光扫向家里条件好的女同学。
这段时间,每个学院都有这样那样的故事发生。真真假假,谁也说不清。
许笛和班里同学关系还不错,这几年,大家相互了解了。
毕业以后,就要各奔东西了,再见面,就不容易了。
班长用班费买了几十个笔记本,每人一个,让大伙把自己自己的通信地址写上。
许笛觉得,这有点像后来的同学录,只是过于简陋了。
现在虽说还没分配,不知道自己即将去往哪里。
但是,家里的地址都有,写下来,以后可以通过家里,续上联系。
都是学中文的,比较感性,有的同学,不仅留下了通信地址,还有临别赠言。最后,她们不少人都哭了。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就到了七月了。
班里同学的分配都下来了,许笛,如愿的留校了。
拿着毕业分配凭证,许笛松了一口气。她打算先工作几年,以后考个在职研究生。
在大学当老师,本科学历是不够的。这才八十年代初,等到了九十年代,学历,会越来越重要。
刘云如愿分到了报社,做了一名编辑。白微微也去了报社,成了儿童版块的编辑。
当然了,她和刘云不是在同一个单位。
其他的同学,大多也都分回自己户籍所在地的单位。
最后,照了集体照,班长又组织了聚餐。
“同学们,咱们明天就要各奔东西了,再见面,就不容易了。
我提议,等咱们去单位报到以后,把自己的具体地址,写信告诉许笛。她留校了,算是咱们在京市的联络员了。
以后,有机会回母校,咱们都来见见许笛同学。
有缘坐在一个教室学习这么多年,咱们不要断了联系。
俗话说得好,多个朋友多条路。咱们不仅是朋友,还是关系亲厚的同学,以后保持联系。”
“班长说的好,我们不要断了联系。以后,你们来云省,来找我,我会尽地主之谊,让你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对,我也是。”
“我也是。”
……
整个聚会,大伙都泪眼汪汪的,有太多的话想说。
许笛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同学情,离别意。
聚会很晚才散,许笛被几个同学送回了家。
其他的同学还住在宿舍,一起结伴回去了。
七月以后,同学们陆续的离开了,许笛也完成了报到,成了京大的正式老师。
没想到,上辈子没考上大学,没有机会在体会大学的生活,这辈子,她即将站在大学的讲台上,给大学生讲课了。
有时候想想,自己的这段奇遇,真的是赚到了。
大学还没有完全放假,许笛报到以后,也开始上班了。
京大文学院,也有了她的一席之地。
还好,自己是京大毕业的,文学院也是自己熟悉的地方,一切都不陌生。
现在,临近放暑假,许笛其实也没什么事,多数时间,是帮着教授们打下手。
还有就是,借阅有经验教授的教案,为下学期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