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且不说唐长老处于困境,只说那三个魔头齐心协力,和大圣兄弟三人在城东的半山内竭力争斗。
这一场战斗,就像是铁刷帚刷铜锅,双方都很强硬。
激烈啊!
六般体相六般兵,六样形骸六样情。
六恶六根缘六欲,六门六道赌输赢。
三十六宫春自在,六六形伤恨有名。
这一个金箍棒,千般解数;
那一个方天戟,百样峥嵘。
八戒钉钯凶更猛,二怪长枪俊又能。
小沙僧宝杖非凡,有心打死;
老魔头钢刀快利,举手无情。
这三个是护卫真僧无敌将,那三个是乱法欺君泼野精。
起初犹可,向后弥凶。
六枚都使升空法,云端里面各翻腾。
一时间吐雾喷云天地暗,哮哮吼吼只闻声。
~~~~
六种体态六种兵器,六种身形六种性情。
六种恶六种根源于六种欲望,六门六道来赌输赢。
三十六宫春光自在,六六形色恨意有名。
这一个手持金箍棒,招数千般;
那一个拿着方天戟,气势百样雄伟。
八戒的钉钯更加凶狠威猛,二怪的长枪英俊又有能耐。
沙僧的宝杖不同凡响,一心想要打死对方;
老魔头的钢刀快速锋利,举手间毫不留情。
这三个是护卫真僧的无敌将领,那三个是乱法欺君的蛮横妖精。
刚开始还能应付,往后越发凶狠。
六个人都施展升空法术,在云端各自翻腾。
一时间吐雾喷云使得天地昏暗,只听到阵阵咆哮怒吼声。
他们六个争斗了许久,渐渐天色已晚。
接着又是风雾漫漫,一瞬间,就变得一片黑暗。
原来八戒耳朵大,盖住了眼皮,愈发视线不清,手脚迟缓,又招架不住,拖着钉钯,败下阵来逃走,被老魔举刀砍去,几乎丢了性命,幸好躲过了脑袋,被刀口削断了几根鬃毛,老魔赶上张开嘴咬住他的领头,带入城中,丢给小妖怪,把他捆在金銮殿。
老妖又驾云,飞到半空助力。
沙和尚见情况不妙,虚晃着宝杖,顾着自身回头就跑,被二怪揪开鼻子,发出一声响,连同手一起卷住,抓到城里,也让小妖怪把他捆在殿下,然后又腾空去捉拿行者。
行者见两个兄弟被擒,自己独自难以支撑,正所谓好手敌不过双拳,双拳难敌四手。
他大喊一声,用棍子隔开三个妖魔的兵器,纵身驾云逃走了。
三怪见行者驾筋斗云,就抖抖身子,现出本相,扇开两只翅膀,追上了大圣。
你说他怎么能追上?
当年像行者大闹天宫,十万天兵都拿他不住,是因为他会驾筋斗云,一去就是十万八千里,所以诸神都追不上。
这妖精扇一下翅膀就有九万里,扇两下就追了上去,所以一把抓住行者,拿在手中,行者左右挣扎不得。
想要逃走,却无法逃脱,即使变化法术和遁法,也难以行动:
变大一些,他就放松了抓住;
变小一些,他又抓紧了抓住。
再次把行者带回城内,放开手,扔到地上,吩咐群妖,也按照八戒、沙僧的样子把行者捆在一处。
那老魔、二魔都下来迎接。
三个魔头,一同上了宝殿。
哎!这一次倒不像是捆住了行者,分明是为他送行。
这时已是二更时分,众妖怪都聚在一起见过礼后,把唐僧推下殿来。
那长老在灯光前,忽然看见三个徒弟都被捆在地上,老和尚伏在行者身边,哭着说道:
“徒弟啊!平常遇到灾难,你都在外面施展神通,到别处去求救降魔,如今你也被擒住,贫僧怎么能活命!”
八戒、沙僧听到师父如此一说,便也一起放声大哭。
行者微微地笑着说道:
“师父放心,兄弟们别哭!”
“任凭他们怎么样,咱们绝对不会有伤害。”
“等那老魔安静了,我们再走。”
八戒说道:
“哥啊,你又来诓骗了!”
“被麻绳捆着,松一点还能用水喷,想想你这瘦人没感觉,我这胖的可要倒霉了!”
“不信,你看我这两个胳膊上,陷进肉里已有二寸,怎么脱身?”
行者笑着说道:
“别说是麻绳捆的,就是碗口粗的棕缆,也只当是秋风过耳,有什么值得担心的!”
师徒们正在说话的时候,只听到那老魔说:
“三贤弟有力量,有智谋,果然成就了妙计,把唐僧拿来了!”
吩咐道:
“小的们,派五个打水,七个刷锅,十个烧火,二十个抬出铁笼来,把那四个和尚蒸熟,我们兄弟享用,各自分一块给小的们吃,也让他们个个长生不老。”
八戒听到,战战兢兢地说道:
“哥哥,你听,那妖精打算要蒸我们吃呢!”
行者说道:
“不要怕,等我看看他是雏儿妖精,还是把势妖精。”
沙和尚哭着说道:
“哥呀!暂且不要说宽心话,如今已经和阎王做邻居了,还说什么雏儿把势!”
话没说完,又听到二怪说:
“猪八戒不好蒸。”
八戒高兴地说道:
“阿弥陀佛,是哪个积阴德的,说我不好蒸?”
三怪说:
“不好蒸,剥了皮蒸。”
八戒慌了,大声喊道:
“不要剥皮!粗就粗点,开水一烫就烂了!”
老怪说:
“不好蒸的,放在底下一格。”
行者笑着说:
“八戒别怕,是雏儿,不是把势。”
沙僧说:
“怎么认得?”
行者说:
“但凡蒸东西,都是从上边开始。”
“不好蒸的,多加把火,蒸汽上来就好了。”
“要是放在最下层,蒸汽上不来,就算烧上半年也蒸不熟。”
“妖怪们觉得八戒不好蒸,把他放在蒸笼的最下层,这不是外行还能是什么?”
猪八戒听了,抱怨道:
“哥啊,照你这么说,这不是要活活把人弄死吗?”
“蒸汽上不来,他们要是发现蒸不熟,把我翻过来再烧,那我岂不是两边都熟了,中间还是夹生的?”
正说着,小妖来报告:
“水开了!”
老妖怪下令开始蒸。
妖怪们一齐动手,把猪八戒放在最下层,沙僧放在第二层。
孙悟空估计到妖怪们要来抬他,便趁机脱身,拔下一根毫毛,吹了口仙气,喊了声“变!”,变出一个假孙悟空,捆上绳子,自己则跳上半空,低头看着。
妖怪们不知真假,把假孙悟空抬到第三层,又把唐僧捆住,抬到第四层。
干柴架起,烈火熊熊燃烧。
孙悟空在云端叹息道:
“我那八戒和沙僧还能撑一会儿,但我师父一蒸就烂了。”
“要是不赶紧救他,他马上就完了!”
于是,孙悟空在空中念起咒语:
“唵蓝净法界,乾元亨利贞”,召唤北海龙王。
只见云端里一朵乌云飘来,北海龙王敖顺应声而来,说道:
“北海小龙敖顺叩见大圣。”
孙悟空说:
“请起!请起!今天麻烦你,我师父被妖怪抓住,正在蒸笼里蒸呢。”
“你去帮我护持一下,别让他们被蒸坏了。”
龙王随即化作一阵冷风,吹到锅底,盘旋保护,锅下的火气被冷风压制,唐僧三人这才没被蒸死。
到了三更天,老妖怪吩咐手下:
“你们辛苦了,抓了唐僧师徒,又忙了四天四夜没睡觉。”“现在他们已经捆在蒸笼里,肯定逃不掉。”
“你们用心看守,派十个小妖轮流烧火,我们先去休息一会儿。”
“等到五更天,天快亮时,他们肯定蒸烂了,准备好蒜泥盐醋,叫我们起来享用。”
妖怪们遵命,三个魔头各自回寝宫休息。
孙悟空在云端听到这些吩咐,便降下云头,却听不到蒸笼里的人说话。
他想:
“火气上腾,肯定很热,他们怎么不怕,也不说话?”
“难道蒸死了?我再靠近听听。”
于是,孙悟空变成一只黑苍蝇,飞到蒸笼外听动静。
只听见猪八戒在里面说:
“晦气,晦气!不知道是闷气蒸还是出气蒸。”
沙僧问道:
“二哥,什么是闷气蒸、什么出气蒸?”
猪八戒解释道:
“闷气蒸是盖着笼盖,出气蒸是不盖笼盖。”
唐僧在上一层应声道:
“徒弟,笼盖没盖。”
猪八戒说道:
“太好了!今晚还死不了,这是出气蒸!”
孙悟空听到他们三人都还活着,便飞过去,轻轻把笼盖盖上。
唐僧慌了,说道:
“徒弟!笼盖盖上了!”
猪八戒说道:
“完了!这是闷气蒸,今晚必死无疑了!”
沙僧和唐僧开始哭泣。
猪八戒说道:
“别哭,烧火的小妖换班了。”
沙僧问:
“你怎么知道?”
八戒说:
“早先被抬上来时,正合我心意:我有点寒湿气的病,要它腾腾。”
“这会儿反倒冷气上来了。”
“咦!烧火的长官,添上些柴能怎样?要你的命了吗!”
行者听见,忍不住暗自笑道:
“这个笨蛋!冷还能忍受,要是热就要伤人命了。”
“再说两次,肯定露馅了,赶紧救他。”
“先等等!”
“要救他必须现出本相。”
“假如现了,这十个烧火的看见,一起乱喊,惊动老怪,不是又麻烦了?”
“等我先给他个办法。”
忽然想起:
“我当初做大圣时,曾在北天门和护国天王猜枚玩耍,赢了他瞌睡虫儿,还有几个,送给他吧。”
随即往腰间顺带里摸摸,还有十二个。
“送他十个,还留两个做种。”
立即将虫儿抛了出去,散在十个小妖脸上,钻入鼻孔,渐渐打起盹来,都睡倒了。
只有一个拿火叉的,睡不安稳,揉头搓脸,把鼻子左捏右捏,不停地打喷嚏。
行者说道:
“这家伙知道情况了,我再给他个双掭灯。”
又将一个虫儿抛在他脸上。
“两个虫儿,左进右出,右出左进,想必有一个能稳住。”
那小妖打了两三个大呵欠,把腰伸一伸,丢了火叉,也扑地睡倒,不再翻身。
行者说道:
“这办法真是巧妙而且灵验!”
随即现出原身,走近前叫
“师父。”
唐僧听见说:
“悟空,救我啊!”
沙僧说道:
“哥哥,你在外面叫呢?”
行者说道:
“我不在外面,好和你们在里面受罪?”
八戒说:
“哥啊,你机灵地跑了,我们都是顶罪的,在这里受闷气呢!”
行者笑道:
“呆子别嚷,我来救你。”
八戒说道:
“哥啊,救就要彻底救,别又要放回蒸笼。”
行者却揭开笼头,解救了师父,将假变的毫毛,抖了一抖,收上身来,又一层一层放了沙僧,放了八戒。
那呆子刚被解开,巴不得就要跑。
行者说道:
“别急!别急!”
却又念了声咒语,放走了龙神,才对八戒说:
“我们这去到西天,还有高山峻岭,师父没有脚力难以行走,等我再去把马牵来!”
你看他轻手轻脚,走到金銮殿下,见那些大小群妖都睡熟了,就解了缰绳,也不惊动他们。
那马原本是龙马,如果是陌生人会飞踢两脚,还会嘶叫几声,行者曾经养过马,担任过弼马温的官职,又是自己一伙的,所以不跳也不叫。
悄悄地牵过来,束紧了肚带,准备妥当,请师父上马。
长老战战兢兢地骑上去,也准备要走,行者说:
“先别着急,我们往西去还有国王,需要通关文牒,才能走得,不然,拿什么当凭证?”
“等我再去找行李来。”
唐僧说道:
“我记得进门时,众妖怪把行李放在金殿左手边,担子也在那一边。”
行者说:
“我知道了。”
随即抽身跳到宝殿寻找,忽然看到有光彩飘拂。
行者知道是行李,怎么知道的?
因为唐僧的锦襕袈裟上有夜明珠,所以会放光。
急忙上前,看到担子原封未动,连忙拿下来,交给沙僧挑着。
八戒牵着马,他带路,径直奔向正阳门。
只听到梆铃乱响,门上有锁,锁上还贴了封皮。
行者说:
“这样防守,怎么过得去?”
八戒说:
“从后门走。”
行者带路奔向后门:
“后宰门外,也有梆铃的声音,门上也有封锁,这可怎么办好?”
“我这一回,如果不是因为唐僧是凡人之体,我们三人不管怎样,也驾云弄风走了。”
“只因为唐僧还没有超脱三界之外,还在五行之中,一身都是父母的浊骨,所以不能驾云逃走。”
八戒说:
“哥哥,不用商量了,我们到那没有梆铃不防卫的地方,带着师父爬墙过去吧。”
行者笑道:
“这个不好。”
“现在没办法,带着他爬过去;等到取经回来,你这呆子嘴松,到处就对人说,我们是爬墙头的和尚了。”
八戒说道:
“现在也顾不上行为检点,先逃命去吧。”
行者也没有办法,只能依他,走到那干净的墙边,打算爬出去。
哎!有这样的事!
也是三藏灾星未脱。
那三个魔头,在宫中正在睡觉,忽然惊醒。
说唐僧跑了,一个个披上衣服急忙起来,赶紧登上宝殿,问道:
“唐僧蒸了几滚了?”
那些烧火的小妖已经中了睡魔虫,都睡着了,就算打也休想打得一个醒来。
其余没有执事的,惊醒了几个,冒冒失失的回答道:
“七……七……七……七滚了!”
急忙跑到锅边,只见笼格子乱丢在地上,烧火的还都睡着,慌张得又来报告:
“大王,跑……跑……跑……跑了!”
三个魔头都下殿,靠近锅前仔细查看,果然看到笼格子乱丢在地上,汤锅全冷了,火脚都没了,那烧火的都呼呼鼾睡像泥一样。
慌得众妖一起呐喊,都叫:
“快拿唐僧!快拿唐僧!”
这一片喊声响起,把那些前前后后、大大小小的妖精,都惊醒了。
拿着刀枪簇拥着,到正阳门下,看到封锁没动,梆铃不断,问外面巡夜的:“
唐僧从哪里跑了?”
都回答:
“不曾有人跑出去。”
急忙赶到后宰门,封锁和梆铃,和前门一样。
又乱哄哄的,灯笼火把,照亮天空通红,就像白天,却明明地照见他们四人在爬墙呢!
老魔赶过去,喝道:
“往哪里走!”
那长老吓得脚软筋麻,跌下墙来,被老魔抓住。
二魔捉住了沙僧,三魔擒住了八戒,众妖抢了行李白马,只是跑了行者。
那八戒嘴里嘟嘟囔囔地抱怨行者道:
“该死的!我说要救就彻底救,如今却又要被放回蒸笼蒸了!”
众妖把唐僧擒到殿上,却不蒸了。
二怪吩咐把八戒绑在殿前的檐柱上,三怪吩咐把沙僧绑在殿后的檐柱上,只有老魔把唐僧抱住不放。
三怪说:
“大哥,你抱住他干什么?”
“难道就这么活吃?也没什么趣味。”
“这东西比不上那些愚夫俗子,拿来可以当饭。”
“这是上邦的稀奇之物,必须等阴天闲暇的时候,把他拿出来,整治干净,猜枚行令,细吹细打地吃才行。”
老魔笑道:
“贤弟的话虽然恰当,但孙行者又要来偷呢。”
妖怪们商量道:
“我这皇宫里有一座锦香亭,亭子里有一个铁柜。”
“不如我们把唐僧藏在柜子里,关上亭子,然后放出谣言,说唐僧已经被我们夹生吃了。”
“让手下的小妖满城传播这个消息,那孙悟空必然来打探消息。”
“如果他听到唐僧被吃了,肯定会心灰意冷地离开。”
“等过个三五天,他不来搅扰了,我们再慢慢享用唐僧,怎么样?”
老妖怪和二妖怪听了,都非常高兴,说道:
“好,好,好!兄弟说得有理!”
于是,妖怪们连夜把唐僧抓进皇宫,藏在铁柜里,关上亭子,然后放出谣言,满城的小妖都在传唐僧被夹生吃了。
孙悟空在半夜里顾不上唐僧,驾云逃脱,径直来到狮驼洞,一路挥舞金箍棒,把那上万个小妖全部剿灭。
他急忙赶回来,东方已经日出,到了城边,却不敢直接叫战,毕竟单丝不成线,孤掌难鸣。
他落下云头,摇身一变,变成一个小妖的模样,混进城里,在大街小巷里打探消息。
满城的人都在说:
“唐僧被大王连夜夹生吃了。”
前前后后,都是这样的说法。
孙悟空听了,心里非常焦急。
他走到金銮殿前,看到里面有许多妖怪,都戴着皮金帽子,穿着黄布衣服,手里拿着红漆棍,腰上挂着象牙牌,来来往往,不停地走动。
孙悟空暗想:
“这些肯定是宫里的妖怪。我就变成他们的模样,进去打听打听。”
于是,孙悟空变得和那些妖怪一模一样,混进了金銮殿。
正走着,孙悟空看到猪八戒被绑在殿前的柱子上,哼哼唧唧的。
孙悟空走近前,叫了一声:
“悟能!”
猪八戒听出是孙悟空的声音,连忙说:
“师兄,你来了?快救救我!”
孙悟空说道:
“我救你,你可知道师父在哪里?”
八戒说:
“师父没了,昨夜被妖精夹生儿吃了。”
行者听了这话,忽然忍不住失声痛哭,眼泪像泉水一样涌出来。
八戒说:
“哥哥别哭,我也是听小妖怪乱讲的,没有亲眼看见。”
“你别弄错了,再去打听打听。”
行者这才止住眼泪,又往里面寻找。
忽然看见沙僧被绑在后檐柱上,就走近摸着他胸脯叫道:
“悟净。”
沙僧也认出了声音,说:
“师兄,你变化着进来了?救我!救我!”
行者说:
“救你容易,你可知道师父在哪里?”
沙僧流着泪说道:
“哥啊!师父被妖精等不及蒸,就夹生儿吃了!”
大圣听到两人说的话相同,心如刀绞,泪如水流,急忙纵身向空中跳起,而且不救八戒沙僧,回到城东山上,按下云头,放声大哭,叫道:
“师父啊!”
恨我欺天困网罗,师来救我脱沉疴。
潜心笃志同参佛,努力修身共炼魔。
岂料今朝遭蜇害,不能保你上婆娑。
西方胜境无缘到,气散魂消怎奈何!”
~~~~
悔恨我欺瞒上天被困在这罗网之中,师父前来救我脱离沉疴。
专心致志一同参佛,努力修身共同降魔。
哪料到今天遭受毒害,不能保护您登上西天极乐世界。
西方的胜境无缘到达,生命消散灵魂消逝又能怎么办!
行者凄凄惨惨,自己思考自己琢磨,自言自语道:
“这都是我佛如来坐在那极乐之境,没事干,弄出那三藏之经!”
“如果真有心劝善,理应送到东土,岂不是能万古流传?”
“只是舍不得送去,却叫我们来取。”
“哪知道辛苦历经千山,如今反倒丢了性命!”
“罢了!罢了!罢了!”
“老孙暂且驾个筋斗云,去见如来,详细说前面的事。”
“如果肯把经给我送到东土,一方面传扬善果,另一方面了却我们的心愿;如果不肯给我,让他把松箍儿咒念念,褪下这个箍子,交还给他,老孙回到本洞,称王称霸,玩耍去罢。”
好厉害的大圣,急忙翻身驾起筋斗云,直奔天竺。
哪里用了一个时辰,早就望见灵山不远。
一会儿,按下云头,直到鹫峰之下,忽然抬头,看见四大金刚挡住说:
“往哪里走?”
行者行礼说:
“有事要见如来。”
当头又有昆仑山金霞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喝道:
“这泼猴太粗野狂放!”
“之前大困牛魔王,我们为你出力,今日见面,全不讲礼!”
“有事暂且等先奏报,奉召才行。”
“这里和南天门不同,让你进去出来,两边乱走!咄!还不闪开!”
那大圣正是烦恼的时候,又遭遇这番斥责,气得咆哮怒吼如雷,忍不住大呼小叫,早就惊动了如来。
如来佛祖正端坐在九品宝莲台上,和十八尊轮世的阿罗汉讲经,立即开口说道:
“孙悟空来了,你们出去接待接待。”
大众阿罗汉,遵佛旨,两路举着幢幡宝盖,就出山门回应道:
“孙大圣,如来有旨传唤呢。”
那山门口四大金刚这才闪开道路,让行者前进。
众阿罗汉引到宝莲台下,见如来倒身下拜,两眼流泪,放声大哭。
如来说道:
“悟空,有什么事这样悲伤?”
行者说道:
“弟子屡次蒙受教诲之恩,托庇在佛爷爷门下,自从修成正果,保护唐僧,拜为师父,一路上苦不堪言!”
“如今到了狮驼山狮驼洞狮驼城,有三个毒魔,是狮王、象王、大鹏,把我师父捉去,连弟子一起遭殃,都捆在蒸笼里,遭受汤火之灾。”
“幸亏弟子逃脱,呼唤龙王救免。”
“当夜偷出师父等人,没想到灾星再次降临,又被擒拿回去。”
“等到天亮,进城打听,无奈那妖魔十分狠毒,把师父连夜夹生吃掉,如今尸骨无存。”
“况且师弟悟能悟净被绑在那边,不久,性命也都难保了。”
“弟子实在没有办法,特地到这里参拜如来。”
“希望大慈大悲,将松箍咒念念,褪下我这头上的箍儿,交还给如来,放弟子我回花果山悠闲玩耍去吧!”
话没说完,泪如泉涌,悲声不断。
如来笑道:
“悟空少些烦恼。”
“那妖精神通广大,你胜不了他,所以如此心痛。”
行者跪在下面,捶着胸膛说道:
“不瞒如来您说,弟子当年大闹天宫,称大圣,自从为人以来,不曾吃过亏,如今却遭这毒魔的毒手!”
如来听了说道:
“你暂且别恨,那妖精我认得他。”
行者猛然失声道:
“如来!我听人讲,那妖精与您是亲戚呢。”
如来道:
“这个刁钻的猴子!怎么个妖精与我有亲?”
行者笑道:
“不与您有亲,怎么认得?”
如来道:
“我用慧眼观察,所以认得。”
“那老怪和二怪是有主人的。”
叫阿傩迦叶来:
“你们两个分别驾云,去五台山、峨眉山宣文殊、普贤来见。”
二尊者随即奉旨而去。
如来道:
“这是老魔、二怪的主人。
“但那三怪,说起来,也和我有些亲缘关系。”
行者说道:
“亲是父系一方还是母系一方?”
如来道:
“自从那混沌分开时,天在子时开启,地在丑时开辟,人在寅时产生,天地再次交合,万物都生成了。”
“万物中有走兽飞禽,走兽以麒麟为首,飞禽以凤凰为首。那凤凰又得到交合之气,生育了孔雀、大鹏。”
“孔雀出生的时候最为凶恶,能吃人,四十五里的路能把人一口吸进去。”
“我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金身,早就被他把我吸进肚子里。”
“我想从他便门出来,担心玷污了真身,于是我剖开他的脊背,跨上灵山。”
“想要伤他性命,当时被诸位佛劝解,伤孔雀如同伤我的母亲,所以把他留在灵山会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
“大鹏和他是一母所生,所以有些亲缘关系。”
行者听了笑道:
“如来,如果这样的话,您还是妖精的外甥呢。”
如来道:
“那妖怪必须我去,才能收服。”
行者叩头,向如来启奏:
“希望您移步前往!”
如来随即下了莲台,和诸位佛一起,径直走出山门,又看见阿傩、迦叶引着文殊、普贤来见。
两位菩萨向佛礼拜,如来道:
“菩萨的坐骑,下山多久了?”
文殊说道:
“七天了。”
如来道:
“山中七天,世上几千年。
满天缥缈瑞云分,我佛慈悲降法门。
明示开天生物理,细言辟地化身文。
面前五百阿罗汉,脑后三千揭谛神。
迦叶阿傩随左右,普文菩萨殄妖氛。
~~~~
满天缥缈的祥瑞云彩分开,我佛慈悲降临法门。
明确展示开天辟地产生生灵的道理。
详细讲述开辟大地化身万物的文章。
面前有五百阿罗汉,脑后有三千揭谛神。
迦叶阿傩跟随在左右,普贤文殊菩萨剿灭妖氛。
大圣有这样的人情,请得佛祖和众人前来,不多时,早早望见城池。
行者报告:
“如来,那放出黑气的就是狮驼国。”
如来道:
“你先下去,到那城中与妖精交战,只许失败不许胜利。”
“失败之后,我自然会收服他。”
大圣随即按下云头,直接到城上,脚踩着城垛骂道:
“泼孽畜!快出来和老孙交战!”
慌得那城楼上的小妖急忙跳下城中报告:
“大王,孙行者在城上叫战呢。”
老妖说:
“这猴子两三天不来,今天却又叫战,莫非是请了些救兵来?”
三怪说:
“怕他什么!我们都去看看。”
三个魔头各自拿着兵器赶上城来,见了行者更不说话,举起兵器一起乱刺,行者轮起铁棒抬手相迎。
斗了七八个回合,行者假装输了逃走。
那妖王喊声大振,叫道:
“往哪里走!”
大圣一个筋斗,跳上半空,三个妖精就驾云追赶。行者将身一闪,藏在佛爷爷的金光影子里,完全不见。
只见那过去、未来、现在的三尊佛像与五百阿罗汉、三千揭谛神,分布在左右,把那三个妖王围住,水泄不通。
老魔慌了手脚,叫道:
“兄弟,不好了!那猴子真是个机灵鬼!”
“哪里请来的主人公!”
三魔道:
“大哥不要害怕,我们一起上前,用枪刀刺倒如来,夺了他那雷音宝刹!”
这魔头不知好歹,真的举刀上前乱砍,却被文殊、普贤,念动真言喝道:
“这孽畜还不归顺,还要怎样!”
吓得老怪、二怪,不敢支撑,丢了兵器,打个滚,现出了本相。
二菩萨将莲花台抛在那怪的脊背上,飞身跨坐,二怪于是驯服归顺。
二菩萨收了青狮、白象,只有那第三个妖魔不服,展开翅膀,丢了方天戟,扶摇直上,轮动利爪要抓捉猴王。
原来大圣藏在光中,他怎敢靠近?
如来深知这意思,随即闪起金光,把那鹊巢贯顶的头,迎着风一晃,变成鲜红的一块血肉。
妖精轮动利爪抓他一下,被佛爷把手往上一指,那妖翅膀上伤了筋。
飞不走,只在佛顶上,不能远逃,现出了本相,乃是一个大鹏金翅雕,随即开口对佛应声叫道:
“如来,你怎么用大法力困住我?”
如来道:
“你在这里多造孽障,跟我去,有进步的功德。”
妖精说道:
“你那里持斋吃素,极其贫困艰苦;我这里吃人肉,享受无穷!”
“你若饿坏了我,将是你的罪过。”
如来说道:
“我管理四大部洲,无数众生敬仰,凡是做好事,我让他们先祭祀你的口。”
那大鹏想逃脱却逃脱不了,想走又怎么走?
因此没办法,只得归顺。
行者这才转出来,向如来叩头道:
“佛爷,你如今收了妖精,除去大害,只是没有了我师父。”
大鹏咬着牙恨道:
“泼猴头!找这样厉害的人困住我!”
“你那老和尚何曾被吃?”
“如今在那锦香亭的铁柜里不是?”
行者听了这话,急忙叩头谢了佛祖。
佛祖不敢放松大鹏,也只让他在光焰上做个护法,带领众人回云,直接回到宝刹。
行者却按下云头,直接进入城里。
那城里一个小妖都没有了,正是蛇没有头就无法前行,鸟没有翅膀就无法飞翔。
他见佛祖收服了妖王,各自逃命去了。
行者这才解救了八戒、沙僧,找到了行李马匹,对他们二人说:
“师父没有被吃,都跟我来。”
带着他们两个径直进入内院,找到锦香亭,打开门看,里面有一个铁柜,只听到三藏有啼哭的声音。
沙僧用降妖杖打开铁锁,揭开柜盖,叫道:
“师父!”
三藏见了,放声大哭道:
“徒弟啊!怎么降服的妖魔?”
“如何到这里找到我的?”
行者把上述的事情,从头到尾,详细陈述了一遍,三藏感激不尽。师徒们在那宫殿里找了些米粮,安排了些茶饭,饱饱地吃了一顿,收拾好出城,找大路向西而去。
正是:
真经必须由真人获取,心浮气躁、心力交瘁总是空。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