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的喧嚣逐渐褪去,日子回归到往日的平静中。
夏天,由于粮食供应紧张,政府都开始推广粮食增量法了,比如苞米,先蒸半熟,然后再磨成粉,再加水做成食物,一斤苞米面按照这样的做法,能做出二斤半的食物出来。
缺点就是饿的快,本来就是,粮食没有增加,无非就是增加了水含量,而且更好消化。长时间这样吃就会引起营养不良,味道寡淡。
有的地方甚至玉米芯都磨成了粉掺到粮食里。山上的野菜,榆树皮都让人采光了。
造纸厂靠着长海冬天弄来的粮食物资也就坚持到了初夏就消耗光了,现在厂里不光是粮食,其他生产资料也都紧缺,就拿他们厂发电用的煤来说,现在的供应量也就是以前的一半。
有的车间经常的因为停电而放假,没办法,这都是计划内的给划拨的量。
工人职工仅凭着一股子热情坚持在岗位上,饿的受不了就灌一缸子水,糊弄糊弄肚子。
陈厂长找王尚友商量,看能不能跟牙林林业局联系一下,看他们需要什么,厂里找关系去车皮换上一趟。
王尚友给杨书记挂电话,得到的消息也不乐观,今年黑省持续干旱,乃至影响到他们那里,政府对粮食管控也变得严格起来。
别说支援他们了,就是他们林业局的粮食供应比他们厂都好不到哪里去。
两个小崽子上了几个月的育红班,也提前放假了。
老师都饿的头昏眼花,还得带着一群小崽子们上课,做活动,哪有那么多激情。
这天厂里通知因停电原因放假,保卫处安排人值班。
职工们都很沮丧,放假意味着奖金就少了,甚至没有,这对于花钱买粮吃的职工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很多人疑惑,你们这个城市,有江还有海,为啥不去打鱼补充食物!
你去到那个时代看看,谁敢明目张胆的去打鱼?
水里的鱼是集体的,是国家的,即使在水里也不允许私人捕捞。抓到以后不光收获没收,还会给你扣上各种罪名。
晚上一家人吃完了饭,王尚友和长海陪着老爷子聊天,无非就是讲讲当下局势,但是还是离不开如何吃饱肚子的问题。
长海突然想到,自己为啥不去联系一下姜喜军或者是孙叔呢。
姜喜军媳妇儿董亚菲他爹,凭着一张外国人的脸,不闲着跟老毛子交换物资,自己何不问问他们。
他把想法跟王尚友和老爷子讲了一下,王尚友有点犹豫,老爷子反倒是很感兴趣。
王尚友的犹豫是有道理的,今年初两国关系就很微妙,不似以往那样不分你我。
李老爷子也不管,他支持长海的想法,行不行的咱先问问呗!又没啥损失。
王尚友也被说服了,他决定明天去厂里跟厂领导汇报一下,行不行还两说呢!
第二天王尚友跟陈厂长一说,陈厂长也拿不定主意,找了几个可靠的班子成员一起讨论一下,最后决定三个长海试试。
长海没记住姜喜军家的地址,于是给杨书记挂了电话,要了姜喜军家的地址,给姜喜军写了封信。
为啥不能在电话里说,因为这个时期长途电话都是被监听的,这个事儿在电话里说,那不是自投罗网吗。
信里就两个问题,一是能不能办,二是拿什么东西办就是说老毛子那边需要啥?
等信的日子是漫长的,因为姜喜军家跟他老丈人家距离也不近,将近两千里地,姜喜军也得写信联系。
放假在家的长海没事儿就去防空洞逛逛,遇到些后世值钱的物件他就收,空间里已经有不少金银首饰,古董字画了。
周秃子安排人在防空洞找了几次茬,以这个为借口跟李老四约了几次,最后的结果就是周秃子的地下生意这块彻底倒下啦。
至于他弟弟还有那两个手下,他又没有证据,至少尸首你得看见在哪吧!他爹他妈又找人,又报警的找了一大通也没结果。
李老四的名声又上了一个台阶,他的办公室就跟朝拜的圣地一样,社会上谁要是说跟“四哥”吃了顿饭,哪怕是“四哥”给了他一根烟,那都能吹相当一阵子!
长海平时去防空洞不愿意去办公室,里面乌烟瘴气的,李老四也没办法,竟是些社会边角料,还不太好得罪,人家是仰慕你来的,跟你套近乎,你总不能给人家骂走吧。
长海空间里的蔬菜水果每个月都送给李老四处理,这成了他俩很重要的利润来源。
由于空间的变化,长海种上了水稻,已经收获了两次,品质还不错,他种了半亩地,每次能收四百斤左右,这些水稻他用意念脱壳弄成大米,全部存放在空间里。
由于物资的紧俏,黑市生意就变得繁荣起来,相应的政府打击力度也就加强了。
李老四是有关系,而且还很硬,李老四也不亏人家,每个月都会给关系们一些好处,但是架不住树大招风,同行看的眼气就举报你。
长海发展的蒋小勇这一帮子半大小子就起到了作用,好几次都是他们提前得到消息,通知的李老四。
李老四也不亏待他们,平时吃用他都管,而且吃的用的都还不错。
蒋小勇一伙半大小子干的也挺有劲儿。现在不光能给家里减轻负担,还能帮着家里度过难关。
又过了一个月,厂里食堂都开始吃替代粮了,就是土豆地瓜之类的东西。
长海期盼的姜喜军回信终于到了,长海打开信一看,喜忧参半。
按照姜喜军老丈人的说法倒是能办这件事儿,可是面对一个大型厂矿需要的量,这就很难办了,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办的。
并且还需要两方面关系相当可靠,董亚菲他爹在老毛子那面倒是有关系,可是办这么大的事儿,信里表示有难度,还需要贿赂更高一级的人。
而我们这面就没法说了,货运过来全凭老天爷睁不睁眼了。
一旦抓住,就等着吃“花生米”去吧。所以说很为难。
对于需要什么东西跟那面交换,长海早就想到了,他们这得特产丝绸在老毛子眼里就是很好的东西。
晚上长海和王尚友跟李老爷子商量着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