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这世上,但凡能赚钱的买卖和生计,哪一家不是像护着宝贝一样捂得严严实实的呀!
谁又愿意将这样的好事儿拿出来与他人分享呢?所以当苏里听到苏玲珑说出那样一番话时,心中着实充满了难以置信和疑惑不解。
面对苏里如此强烈的反应,苏玲珑却显得十分镇定自若。
她轻轻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回答道:“没错,里正爷爷,我所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千真万确的。”
“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哇!果真是我苏家的后辈儿孙呐!如此心怀大义、善良纯厚之人,实在是难能可贵呀!这等优良品质,真乃我苏家之幸事!”
苏里正捋着胡须,心中倍感欣慰与自豪。这般仁善之举,实令众人称赞不已啊!
苏里正立马找来了村里的一些村民来让苏玲珑挑选。
苏玲珑站在村头那间作坊前,目光扫过聚集在此处的众多村民们。
她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后,从中精心挑选出了几个看起来心灵手巧的人,并将他们带入到作坊里开始工作。
被选中的那十几个人欣喜不已。纷纷表示一定好好做工。
进入作坊后的第一天,苏玲珑便把条件讲了出来,众人一听能比平日里得到多两成的工钱都兴奋不已。
“玲珑丫头啊,你放心好了,咱们可不是那忘恩负义之人,这方子必不会外传的。”
“是啊,是啊,咱们一定守口如瓶,你放心好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忠心。
苏玲珑满意的看着众人,“既然如此,咱们还是签个协议吧,毕竟亲兄弟还明算账,以免以后出现纠纷,咱们还是拟个协议为好。”
众人听闻,虽觉有些意外但也并无异议。
只有村里的周翠花有些不情愿,她之前还想着帮衬一下隔壁娘家人。
娘家兄弟们多,侄子也不少,所以家里很是贫穷,本想着以后学会了也帮下家里的,可碍于大家都积极响应,她也只好作罢,跟着签字画押了。
苏玲珑很快拟好协议,众人一一签字画押。
苏玲珑收好协议,便亲自示范如何制作红薯土豆粉条。
先将新鲜的土豆和红薯洗净,表皮的泥土被水流一一冲去,露出它们质朴的模样。
土豆泛着微微的土黄色,红薯则散发着温暖的红色光泽。接着,把它们用特制的工具磨成细腻的糊浆,那糊浆缓缓流出,带着淡淡的清甜气息。
随后,将糊浆装入细密的布袋,用力挤压,清澈的淀粉水便从布袋缝隙中渗出,滴落在大盆里。
这淀粉水沉淀的过程,就像是时间在静静流淌,让杂质慢慢沉降。待淀粉完全沉淀,倒掉上面的清水,盆里便留下洁白如雪的淀粉。
把沉淀好的淀粉取出,适量加入清水,调成浓稠适中的面糊。
烧开一锅水,将面糊倒入漏勺,均匀抖动,面糊便从漏勺小孔中滑落,坠入滚烫的水里,瞬间变成细长透明的粉条。
在热水中翻滚片刻后,粉条被迅速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让它们更加劲道爽滑。
最终,一条条晶莹剔透的土豆红薯粉整齐地挂在架子上晾晒。阳光洒在粉条上,折射出迷人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这场传统美食制作的独特魅力。
大家表示都学会了,苏玲珑便又待了一天,看着她们示范了一遍,果然有人一学就会。
而像周大嫂子这种,就属于那种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的人,她做了好几遍,那粉条不是粗细不均匀,就是中间老是断掉。
苏玲珑无奈,但鉴于周翠花态度良好,苏玲珑便把她安排到清洗那组里去了。
周翠花听到自己被安排到清洗组,起初还有些不情愿,但自己确实也没学会,想想那高两成的工钱,不得已只得同意了。
不久之后,第一批土豆粉和红薯粉制作完成。
苏玲珑第一批先拿去福来酒楼和自己的火锅店,产品一经推出就备受欢迎。
村民们拿到工钱时,个个笑得合不拢嘴。
随着土豆粉和红薯粉的成功,福来酒楼与火锅店供不应求。
苏玲珑加大了生产量,她打算在县城开设一家干货铺子,专门卖山货和粉条。
周边村子的人也听说了桃花村的致富之路,而今年大家伙儿多多少少都栽种了土豆和红薯,他想着是不是可以去桃花村学习一下,也能让村民富起来。
邻村的王里正亲自来到桃花村,找到苏里正和苏玲珑,表示希望能学习这门手艺。
苏玲珑思考片刻后说:“王叔,这手艺不能教,不过可以让村民们把土豆和红薯卖给我们作坊,我们作坊可以高价收购。”
王村长连忙点头称是,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人家赚钱的方子怎么能轻易示人呢,是自己想当然了。
“那苏姑娘,不知村民们卖给你们作坊可以给什么样的价格呢?”
苏玲珑略一思考,“王叔,这土豆价格可以按市场价高两成购买,红薯价格按市场价高一成购买如何?”
那王里正一听,高出一两成也不错了,还是先答应下来,回去还是看村民们的意见在决定吧。
“好,那便多谢苏姑娘了,我还需回去告之村民一声。”
苏玲珑微微一笑,“没问题,王叔。”
邻村村民得知此事后大多表示赞同,毕竟自己制作也不一定能成功,不如直接卖给桃花村作坊省心省力。
于是附近几个村子大量的土豆和红薯被运到桃花村,作坊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苏玲珑看准时机,不仅增加了干货铺子的数量,还雇佣更多人手负责运输和销售。
随着业务拓展,她开始考虑打造自己的品牌。
苏大河看到女儿的事业越做越大,既骄傲又担忧。
“闺女啊,咱这发展太快会不会有啥风险啊?”
苏玲珑笑道:“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咱秉持诚信做事,乡亲们团结一心,定能应对。”
苏玲珑设计了精美的包装,上面印着桃花村的山水图,还写上“桃花村出品,天然美味”字样。
新产品推向市场后,深受消费者喜爱,甚至远销到附近的州县。
桃花村的名声也随之远扬,许多外地商人慕名而来寻求合作。
周翠花自从看到土豆粉和红薯粉受到众人热烈欢迎之后,心中便暗自思忖着如何能从中获取一些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