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花园,
秋风拂过,落叶纷飞。即使宫人每天打扫十多次,仍然免不了在各处散落。
染心跪在冰冷的石板上,额头触地。
落叶在周遭越积越多,但并无宫人上前打扫。
来往的宫人路过时,不敢明目张胆的停留,只能低头快速离开。
鱼竿受力后发出轻微的响动,随着破水声,一条大鱼被拽出水面。伴随着内侍的恭贺声,皇帝高兴的哈哈大笑。
太监首领立刻上前恭维:“陛下这钓鱼技术当真是出神入化,不若将这鱼料理一番,作为晚膳的一道菜?”
皇帝兴致正高,随意的点点头。
太监首领弯着腰,小心翼翼的开口:“要说这鱼做的好,那得还得是咱们敬元公主。不若让公主殿下料理一番,以表孝心?”
皇帝冷哼一声:“她哪里是朕的女儿,是他舅舅的女儿才对。敢为罪臣求情,眼里丝毫没有朕这个父王。”
染心慢慢起身跪直,对着皇帝的方向口称不敢。
膝盖的疼痛让她脸色有些发白。
皇后当年死前牵连,国舅一家全都被贬了官,甚至连染心的外公也被赐死。原本还有两个舅舅闲赋在家,三天前却突然以谋反的罪名被下了大狱。
两个被罢官的读书人拿什么造反?
摆明了就是发现染心和唐周私下有联系,想借此打压。
染心知道这次是冲着信王府去的,皇帝根本就不在乎染心的两个舅舅死活。
只是哪怕染心现在和唐周断绝联系,众人也绝对不会有好下场。
这些年染心虽表现的有些聪慧,但皇帝重男轻女的思想深入骨髓,根本就不会担心染心这个公主能有什么威胁到皇帝的情况。
这次也只是看不惯染心给唐周便利罢了。
染心舅舅的罪名是私通异族谋反,但身在南方几乎不出门的读书人如何与北疆异族勾结?
皇帝咬死了证据确凿,尽管罪名和当年的皇后获罪一样,根本无法深究。
染心在御花园跪的这几个时辰也不算白来。
皇帝一顿讥讽,往唐周处派了几个监军。染心的舅舅得以免死,却要被发配去南疆。
皇帝这一局布的并不算高明,无非就是仗着权势。
等皇帝转身离开后,两名女官快速上前将染心架起,搀扶着她慢慢回到自己的寝宫。
膝盖处钻心的疼痛并未让染心多加关注,她的眼神逐渐深邃。
坐在床上沉默良久,直到屋内逐渐昏暗下来,染心才缓缓回过神。
染心发觉她和唐周选择的路一开始就走不通。
这个世界上的规则制定者是皇帝,只要无法在权势上击败对方,她和唐周无论如何都赢不了。
被人拿捏着弱点威胁十分痛苦,即使机关算尽也抵不过对方随意破坏规则,轻松将自己的所有谋划击碎。
染心坐在昏暗的殿内,双眼在暗处逐渐开始明亮。
她不想在这些困境中寻找出路了,想做一个规则的制定者。
染心踉跄起身,摸索着烛台点燃后,借着微弱的烛光给唐周传信。
信件几经周转传到唐周手中。
打开后上面一个字都没有,只是歪歪扭扭的画了一个凤冠的样式。
唐周还以为染心是想成婚时戴这种样式的凤冠。等数完凤凰上的尾羽时,神色严肃了许多。
再数一遍,还是9羽。
做皇后是不可能,所以是想做女帝?
二人传信泄露风声的可能性很大,所以交流的次数不多。
大多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平安信,有时为了隐秘性还特意会选定一本书作为密码破解方式。看来这次事关重大,连文字都没敢落。
幸亏唐周比较了解染心左手画画的特征,要不然给谁看都认不出来这是顶凤冠。
唐周派人打听都城的消息。
消息还没传来,就已经见到了皇帝派到大营中的三个监军。唐周不动声色,上书皇帝准备回京都参加宫中的年宴。
深冬,
夜晚的寒风刺骨,唐周站宫门外望着高耸的城墙。
这几年在北疆征战,他已经逐渐在军中站稳脚跟。皇帝从加派监军开始,就在逐步蚕食他在军中的力量。
唐周低头脸去眸中的深色,可能是皇帝看不上他吧,居然没像对待当年的老信王一样直接把人杀了。
副将上前一步低声道:“王爷,都准备好了。”
唐周点点头,握紧腰间的佩剑。他这次来可不是参加年宴和皇帝表功。
宫门缓缓打开,
唐周将手中的剑交给身旁的副将,大摇大摆的进入宫门,还问门口的侍卫要不要解甲搜身。
侍卫被唐周的话惊的怔在原地,立刻陪笑着说信王殿下不要同他开玩笑,热情的招呼唐周进入宫门。
原本按照唐周的级别可以将剑带进去,但还是不要在这种小事上刺激皇帝了。反正刚刚拿在手里的也不过是样子货,真正的武器早就在这宫墙之内了。
染心一席简单的衣裳,面色苍白丝毫没有新年的喜气。
她刚刚提前和皇帝打过招呼,不会参加这次的宫宴。
皇帝毫不在乎,同意染心提前回宫。
离开时恰好撞上刚刚前来的唐周,二人目光对上的一瞬间,看到彼此眼中燃烧的熊熊战意。
成与不成在此一击,他们也算是忍到头了。
小时候是他们太天真,以为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命运。殊不知只有站在最顶点的人才能够将命运握在手心里。
二人擦肩而过,唐周将握在手心中的兵符塞到染心手中,大步向殿内走去。
染心紧握兵符,悄悄将拳头拢于袖中,朝着原定的方向而去。看上去闲庭信步,和平日里没什么区别,但染心每一步都走的很坚定。
大殿内,
百官齐聚,灯火通明。
唐周回忆起父亲去世那年,他第一次参加元宵宫宴。眼前的场景和年幼时逐渐重合,只是他现在早已不是无力反抗的孩童。
完成敬酒过程,众人其乐融融。
喊杀声很快从殿外传来。由刚开始尚在远方逐渐靠近,直到透过大殿的门窗便能看到外面的影影绰绰。
皇帝坐在龙椅上,脊背挺的笔直。目光怀疑的看向唐州,但却并未慌乱。
异姓王谋反,名不正言不顺。皇帝认为信王不敢当庭杀了他这个皇帝,不然唐周坐不稳这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