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敷衍完许若谷后,他就跑回去继续写东西了。
这当个抄袭狗敷衍人,都得耗费几斤脑细胞。
要是真搞原创,这么大的世界观,他觉得自己能被许若谷问到死。
片刻后,许若谷衣服也洗完了,过来画稿子。
夜深,屋内灯光静,落笔声唰唰,风扇呼呼吹。
繁花牌的风扇,很爽,很给力,很舒服。
外面月光也很静,银泼似的野外,到处萤火虫弥漫。
只是近些天,月光似乎浑浊起来。
时间差不多了,许灼收拾一下,便去洗漱。
许若谷也紧跟着。
熄灯,许灼赶紧入睡。
但很快就响起了悉悉索索的声音。
“兄弟,你做什么,我要睡觉。”许灼道。
许若谷唏嘘声音传出:“兄弟,你不是挺能耐么,嗯?”
“诶诶诶……”
“给我躺着,别扯着伤口,我自己会动,不劳你费心。”
还好,这次不是世界大战,而是英桑战争。
“谢甜心老婆陛下体恤民情……”
是的,许灼还得感谢许若谷不杀之恩。
结束后,他搂着许若谷沉沉睡去。
睡得迷迷糊糊时,忽然一巴掌拍在他胸膛,把他疼醒。
“你干啥呀……”
“许灼桃,你是不是忘记事了。”
“什么事?”
“小三百斤野葡萄,你告诉我怎么弄。”
“这个不急,明早再说。”
这一觉醒来后,感觉身体终于是彻底恢复了。
洗漱后一同做早饭,吃早饭。
吃好了分头行动。
许若谷去街上买红糖和葡萄。
街上卖水果的,这时节橘子还没到,葡萄反正是不缺的。
这年头也不讲什么品种,反正不酸就是好葡萄。
红糖买了百斤,葡萄也买了三百多斤,让许相帮忙送趟。
顺便再去供销社买一口白酒大缸。
这大缸都不用洗。
放白酒散酒的,自带杀菌功效。
买好回来时,许灼这里该处理的也都处理好了。
许灼抓着一把野葡萄,一把葡萄混合咀嚼吞咽,看看最佳比例。
主要不是吃它的甜,而是吃它的酸涩占比。
这个东西没有仪器,只能口尝。
也没法很精准地把配比记录下来。
因为野葡萄和种植葡萄的品质都不可控。
只能根据目前实际情况来调配。
在得到他觉得差不多的比例后,便把这些葡萄都捣烂,加入缸中。
当然,所谓的最佳比例,还得加入糖来调和。
许灼让买的酒缸,不是水缸那样口子开得很大的。
也不是一个窄口的。
而是口子不算太窄,周围带一圈领子的,像是咸菜缸这种。
在弄好葡萄,调和白糖后,最后就是将他留存的老面酵头扯出一点,用蜂蜜温水化开,放一会儿,等起泡了再倒入缸中。
最后,拿个酒精消过毒的大碗扣上。
并在边缘用倒酒精来进行密封。
这却差点吓到了许若谷。
大概在几个小时后,不断有气泡冒出,顶起扣着的碗,发出声音。
许若谷被这没来由的声音给吓得不轻,还以为闹鬼了。
这也是她在大粪发酵,面粉发酵后,头次经历酒水发酵。
没过几天,缸子冒出来的气里便弥散着浓郁的葡萄味,果香和些许酒味。
许灼闻着这香味,也不禁感叹,还是这年头的水果有水果味。
再往后几十年,基本所有水果的培养,都在追求甜这一条路上,一泻千里,刹都刹不住,吃到最后和活糖水没啥区别了。
没错,反过来说,吃这年头的糖水罐头,颇有点后世水果的感觉。
谁能想到,区区几十年,差别竟如此之大。
比如门前这条河,清河之前,几乎一眼看得到水底。
刷马桶洗菜挑水,用的都是这条河里的……
对,基本是下游滩头刷马桶,上游滩头洗菜挑水。
几十年后还敢这么搞么?
晌午时候,先是魏工郎的师叔翟立森来了。
他是和押着两根大木头的水泥船一起来的。
许灼让船从白银灞河渡口下,这样离村子近,可最后还是从柘泾巷河下了,因为白银灞河的木头渡口,根本吃不消两根木头任何一根的份量,也不够人站着去扛,只有柘泾巷河的水泥石头码头稳当不说,还有方便搬运的坡口。
买的黑胡桃木直径一点二米,长二十二米。
这个村里人还能轻松抬动。
问题就是柚木了,买的柚木全长四十五米,直径二点三米。
这东西哪怕送来时锯成两段了,一段也有二十多米。
“你为什么不让处理成板材再送过来。”
许若谷看着一群人束手无策,有些问白痴一般问许灼。
许灼道:“那我问你、那我问你,我要的这根柚木是粤省那里运来的,这木料是百年老木材,木性异常稳定,处理完了,你怎么知道这是不是我那根?同样规格不同年份,价格完全不一样。你怎么觉得他们一定不会偷梁换柱?”
许若谷沉默了下:“就不能派个人盯着吗?”
“派谁?派你行不行?”
“好了,小许同志,我看这样弄,你看行不行。直接让人把切割机拿过来,派两个人给我,把你的门窗设计图给我,我直接在这里加工。加工好了,送到十七号那边去安装。要不然,这里离双桥巷一百五十来米……这么长的一段路,这些木头得花多少人力才能抬过去,不划算。”
柚木的密度是每立方零点六四到零点六九吨。
这二十几米一段的柚木,大概在八十几个立方。
一根至少至少五十吨。
五十吨的木料,叫一百个人来扛,那都够呛。
光是百人协调就是个大问题。
不过,有这里码头便利进行拉拽,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翟立森还能帮助造吊臂支架,生产队仓库也有滑轮组。
弄到岸上完全不是什么问题。
目前在岸边直接搭建木材处理的地方,这是最好的法子了。
只不过这里是柘泾巷,得和这里的生产队商量一下。
许灼想了想,和这里生产队商量,还不如直接去找张启民公公。
也就一句话的事。
于是他让许若谷去河里找来正在糊水泥砌石头的村支书张启民,说明情况后,两人便一同来到柘泾巷这里,找到了这里的生产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