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惜弱似乎察觉到了杨康的弦外之音,缓缓放下手中轻抚念珠的手,目光柔和却又带着几分坚决,说道。
“浩泽还小,母后想留他多住几年。母后就你们三个儿子,希望你们一直陪在母后身边。”
杨康微微一怔,随即脸上又堆满了笑容,说道:“母后对泽弟的疼爱,儿臣自是明白。
只是大金规矩摆在那儿,皇子到了年纪,便要出宫居住,接受更好的教导,为将来就藩做准备。
这也是为了泽弟的前程着想啊。”
包惜弱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舍:“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浩泽才八岁,许多事还不懂,这么早让他离开母后身边,母后实在放心不下。”
杨康上前一步,躬身说道:“母后,儿臣理解您的担忧。但泽弟将来肩负重任,若是一直留在后宫,难免会被人说娇惯。
如今让泽弟搬出去,单独请名师教导,学习、成长,对泽弟的历练也有好处。”
包惜弱轻轻叹了口气,神色有些黯然:“皇儿,你说的这些,母后也懂。只是这母子连心,母后实在舍不得他。”
杨康见状,赶忙安慰道:“母后,即便泽弟搬出去住,也不会离您太远。
他还是可以时常进宫来向您请安,陪伴您的。而且,儿臣也会时常去看望泽弟,确保他一切安好。”
包惜弱抬起头,看着杨康,目光中带着一丝审视:“皇儿,你当真只是为了浩泽的前程考虑?没有其他的想法?”
杨康心中一紧,但脸上依旧保持着恭敬的神情,说道:“母后,祖宗定的规矩,只能如此。”
包惜弱凝视杨康片刻,见他神色诚恳,微微点了点头:“罢了,既然你心意已决,母后也不好再阻拦。只是你一定要答应母后,好好照顾浩泽,莫要让他受了委屈。”
杨康赶忙应道:“母后放心,儿臣定当竭尽全力。皇弟的事,便是儿臣的事,儿臣定会让他在宫外生活得安稳顺遂。”
包惜弱轻轻挥了挥手,说道:“你去吧,安排好浩泽的事。有什么进展,记得来告知母后。”
杨康再次行礼,说道:“是,母后。儿臣告退。”
退出宫殿后,杨康长舒了一口气,心中暗自思忖着接下来如何安排弟弟出宫的事宜,既要安抚好太后,又要让弟弟顺利适应新环境。
当初完颜洪烈驾崩的时候自己答应会照顾三个弟弟。
杨康回到养心殿,杨康将自己办公地方改为养心殿,将大朝会宫殿改名泰和殿,取国泰民安,四方平和之意。
泰和殿后面是保和殿,取保泰和殿之意,是一个副殿,在泰和殿被毁时候备用宫殿。养心殿就在保和殿内一个角落内。
后面是交泰殿,算是杨康自己家,没有心情临幸妃子时候就住交泰殿,有时候也会传妃子前来交泰殿侍寝。
不过更多时候杨康还是住皇后的坤宁宫。一个月有十天住坤宁宫,几天住交泰殿,剩下十几天就是各宫乱住。
杨康立即差人召唤平日里与自己往来密切的礼部左侍郎赵文渊。
不多时,赵文渊匆匆赶到,见礼之后,杨康屏退左右侍从,压低声音说道。“赵大人,当年太祖诸子封何爵位?”
赵文渊心中一凛,略作思忖后,恭敬答道:“陛下,当年太祖诸子,多封亲王之爵。
以战功、才德等各有不同封地与封号。
其规制皆依亲王例,府邸建造、仪仗配备等,尽显尊贵威严,旨在拱卫皇室、稳固国基。”
杨康微微点头,目光闪动,缓缓说道:“去吧!礼部拿出一个规制出来?”
赵文渊领命后,不敢有丝毫耽搁,匆匆回到礼部衙门。
赵文渊立即召集礼部一众官员,将杨康的旨意传达下去。
礼部尚书乌林管赞谟也深以为然,分封先帝诸子本来就是礼部之事,只是礼部一直忙于科举,竟然把这件事忘了。
其实是后宫也没有消息,不知道陛下和太后的心意,不敢贸然开口,一直没有敢提,现在既然陛下松口了,当然是要封的。
众人皆深知此事重大,不敢懈怠,迅速投入到对亲王规制的梳理与拟定之中。
数日后,乌林管赞谟和赵文渊带着精心整理的规制方案再次来到养心殿。入殿行礼后,赵文渊小心翼翼地呈上文书,说道。
“陛下,礼部已按您的吩咐,就亲王规制整理完毕。
府邸方面,拟选址于皇城东郊,占地百亩,依皇家园林规制建造,亭台楼阁、山水景致一应俱全,彰显皇家威严。
府邸大门为朱红色,配以金色门钉,以显尊贵。”
杨康接过文书,一边翻阅一边微微点头。
赵文渊见状,继续说道:“仪仗配备上,出行时以金黄为底色,绣以瑞兽图案。
护卫人数定为一千,皆从皇家禁军精锐中挑选,身着精良铠甲,手持银枪,彰显气势。
日常所用器物,从桌椅到杯盏,皆以金银玉石打造,雕刻精细花纹。”
杨康抬起头,思索片刻后说道:“就依礼部奏疏,仪仗护卫人数增至一千五百,既能保证安全,又不过于张扬。”
赵文渊赶忙应道:“陛下圣明,下官这就按您的意思修改。只是这封号与封地,还需陛下定夺。”
杨康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封号:完颜浩泽为齐王,完颜浩宇为楚王,完颜浩然为济北王。
封地就不实封了,从内帑中划出,齐王,楚王,济北王各受一万亩田赋,再从官中划出各10万股份给齐王和楚王分红,济北王五万股份。”
赵文渊闻言,心中一震,连忙躬身应道:“陛下圣明,臣等即刻按照您的旨意,拟定详细的封王诏书,并安排相关事宜。”
杨康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封王之事,务必尽快落实。
完颜浩泽、完颜浩宇、完颜浩然三位弟弟,年纪尚小,封王后暂时宫内居住。
等府邸建成之后在出宫不迟,但是,朕希望礼部能安排妥当,确保他们的生活无忧。”
赵文渊恭敬地说道:“陛下放心,臣等定当竭尽全力,确保三位王爷的生活与教导无虞。
府邸的建造、仪仗的配备、田赋的划拨,臣等都会一一落实,绝不会让陛下失望。”
杨康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即挥了挥手:“去吧!务必将此事办妥。”
赵文渊和乌林管赞谟领命退下,匆匆回到礼部衙门,开始紧锣密鼓地安排封王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