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乐瑶现在有十几个商队与北边做生意。
河北路从去年受灾之后还没有缓过来。河北路紧挨着燕州,背靠北境,征兵的力度要更大。
朝廷并没有很好的处理河北路的问题,河北路民怨沸腾,匪道横行。
即使她坐上皇帝的宝座也无法通过政令来很好的解决河北路的问题。
因为河北路已经面临着结构重建。
何况,以朝廷现在的财力,想要从中央拨付钱粮,彻底解决河北乐的问题也十分艰难。
不论谁坐在皇位上,总要派官员去做这些事情。可这些官员裴乐瑶根本不信任。他们的能力,忠诚度都令她质疑。
如果坐在皇帝的位置上,她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亲临现场去巡查。
说的更明白一些,就是整个大周已经处于结构重整的时期,想要出现辉煌,必须从底层进行结构推倒,重新开始构建。
想要在现有的框架上,坐在高位缝缝补补,只能苟延残喘的延续,想要达到严鹤林幻想中的太平盛世,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裴乐瑶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从底层进行社会构造,屯粮储兵,应付可能发生的推倒重建。
即使她坐上皇位,把宰相换成自己的人也无济于事。
这是一个慢慢构建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别说是普通人,就是神坐在皇位上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要有耐心,徐徐图之,老老实实的种田屯粮,收拢人心。
把底层的基础打好了,慢慢的扩大范围。
如果时间充足,她能将整个大周全部都重构,到时候再走严鹤林给她的指出的那条路,或许才有可能。
“何况我可是个孝顺的女儿,做不出逼父退位的事情。”裴乐瑶正气凛然的说道。
严鹤林自然知道这是裴乐瑶的托词,是糊弄他。
可他也认识到,裴乐瑶是个意志坚定的人,选好了自己的路,便要一直走下去。
可能是他想的太简单了,太急于求成。
严鹤林轻轻叹了一口气,有些颓唐。
“老夫已经六十多岁,身子骨一向不好,说不准就活不了几年了。”
裴乐瑶笑了笑,“先生哪里看得出是六旬人老人……”
“先生精神矍铄,神采奕奕,别说活到七十,定然会长命百岁。”
严鹤林哑然失笑,刚才的气馁减少几分,“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到七十已是万幸。”
不过裴乐瑶是小姑娘,小孩子说这样的吉利话,老年人是喜欢听的。
严鹤林也是因为昨天晚上没有睡踏实,辗转反侧,想了很多事情。
觉得自己曾经扶持皇帝上位,而现在皇帝却日渐昏聩,他觉得曾经的路非常失败。
所以他又选择了裴乐瑶。
一个人在忽然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会有三分钟的热血沸腾。
刚才严鹤林就处于那段不理性的热血时期。
此时情绪冷静下来,也就过了那股兴奋劲儿。
他终究已经是一位六旬老人,亢奋的情绪被沉稳所取代,开始思考目前最要紧的事。
严鹤林冷静下来之后,锐利的目光盯着裴乐瑶,问了一个十分核心的问题,“公主殿下对京城的局势掌握程度如何?”
老政客就是老政客,经验十足,眼力毒辣,老练,问的问题都是戳到筋骨的。
这是严鹤林今日见到她之后问的第二个问题。
这两个问题都让她十分不好回答。
第一个问题就是问她要不要造反,逼皇帝退位,给她出谋划策,如何逼宫,发动政变,把皇帝推上太上皇的位置,自己坐上皇位。
这第二个问题就是问裴乐瑶对于京城能掌握到什么程度?
第二个问题对于裴乐瑶来说其实更致命。
第一个问题她可以劝说,可第二个问题将会完全漏掉她的底牌。
裴乐瑶现在身边有很多人,但这些人远近亲疏还是不一样的。
像孟广元宋玉这样的人,他们有能力,但能力不高,所以裴乐瑶让他们做的事情就是发号施令,她想做什么便吩咐他们去做。
他们的能力就是把她吩咐的做事情做到最好,完成度能达到七八成,她已经很满足了。
所以她想要的远大目标,以及她的野心,这些人并不知晓。
但是他们对她有绝对的忠诚度,不会背叛,会紧跟着她的脚步向前走。
而有一部分人能力很出众,像裴清婉,洛北辰。
裴清婉和洛北辰都是机智聪明,有想法的人。
但是他们背后都靠着大的家族,牵扯到巨大的利益。
这是她培养的未来之秀,但是现在她还不能将她的底牌亮给他们,让他们知道她最终想要做什么?
因为他们对她还谈不上绝对的忠诚。
只能说是互相欣赏,在他们心中,她只是一个能力出众的公主殿下。
要说能力强,有自主思维,又与她绝对忠诚的,那就是张启年。
严鹤林问出第一个问题,其实他们两个人的利益已经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严鹤林对她的忠诚度直逼张启年,而他的能力又远超孟广元和宋玉。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如果她不揭开自己的底牌,严鹤林可能就不会全心全意为她做事。
与第一个问题不同,第一个问题目标是一致的,只是他们两人手段不同而已,殊途同归。
这是可以理解的,不同的人处理同样一件事情,会用不同的方式。
但是第二个问题,如果裴乐瑶不据实交代,严鹤林就觉得她不信任他。
对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自己又何必信任对方呢?
这是他们互相坦诚的机会,也是取得相互之间信任的机会。
裴乐瑶决定选择相信严鹤林,毕竟像老先生这样的人才她太需要了。
任何一个成就大事的人都有需要得力,忠诚,能干事的人才在身边辅佐。
裴乐瑶也需要这样的人,而且这样的人才越多越好。
“现在除了姚仁美身边我没有安插人手,其他的在关键部位的人,我或远或近都安插了人。”
严鹤林来到洛州,进入金水县,见裴乐瑶将金水县治理这般好,以为她所有的心思都在京城以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