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官员听罢,皆是义愤填膺。
“这陈宁,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他以为他是谁?竟然敢动摇我等根基!”
“苏大人,咱们绝不能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阻止他!”
苏元武嘴角露出一丝阴险的笑容:“诸位稍安勿躁,咱们要做的,是让圣上相信,这改革之法,弊大于利!”
接下来的几天,苏元武四处活动,散播谣言,将陈宁的考核细则说成是祸国殃民的毒药,煽动官员们反对改革。
朝堂之上,关于绩效考核的流言蜚语更甚嚣尘上。
“听说了吗?吏部好像是要搞什么绩效考核,以后咱们的日子可不好过了!”
“可不是嘛,听说末位淘汰,谁干活不好可是要被革职查办的!”
一时间,官员们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苏元武见时机成熟,站出来煽风点火。
“诸位大人,这绩效考核,分明就是针对我等啊!”
“陈宁这小子,年纪轻轻,就如此狂妄,竟然还想把我们这些老臣都赶下台!”
众官员的情绪被他点燃,纷纷附和。
“苏大人说得对!这陈宁分明就是个奸佞小人!”
“不能坐以待毙!”
“我们要联名上书,弹劾陈宁!”
“对!弹劾陈宁!”
…….
赵玉快步走到陈宁的府邸,眉头紧蹙,显得异常急切。
他在陈宁门前来回踱步,时不时看向大厅的方向,直到一名仆人将陈宁引了出来。
陈宁一见赵玉那张愁云密布的脸,就意识到事情可能不大妙。
“赵大人,怎么了?你如此急切,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赵玉也不等他请进屋,直接快步走到陈宁面前,一把抓住他的手臂,把压抑多日的疑问倾泻而出。
“陈宁,有人传出了关于你改革吏部考核细则的事情!”
“你知道这是多么严重的问题吗?这消息怎么会走漏出去?”
陈宁眉头一皱,在片刻的沉默中开始快速思索。
他扫了一眼周围,用平静的声音问:“赵大人是从何得知这消息外泄的?”
赵玉放开了手,叹了口气:“朝中已经有不少官员开始议论纷纷,甚至有人动了上书弹劾的心思。”
陈宁点点头:“改革触动太多人的利益,他们岂会善罢甘休?”
“这消息走漏,也在我的预料之中。”
他走到桌边,拿起茶壶,慢条斯理地给自己倒了杯茶,“只不过,我没想到他们会如此沉不住气,这么快就动手了。”
“陈主事,现在可不是喝茶的时候!当务之急是想办法应对啊!”
“若是圣上听信了谗言,你这改革之法可就泡汤了!”
陈宁轻抿一口茶:“赵大人,敢问如今朝中都有哪些人在反对我们?”
赵玉叹了口气,搓了搓手,来回踱了几步,才说道。
“除了苏元武那个老匹夫,还有户部侍郎王侍郎,吏部考功司郎中刘大人,都跳得挺欢。”
“这几个老油条,平日里最是滑头,惯会见风使舵,这回怕是闻着味儿就来了。”
“苏元武……”陈宁放下茶杯,“果然是他。”
他早料到苏元武会跳出来反对,毕竟这新考核制度第一个要革的就是他这种靠着资历混吃等死的官员。
“赵大人,你且安心,我们各司其职,先不必理会这些流言蜚语。”
赵玉虽然心中还是有些不安,但见陈宁如此镇定,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得告辞。
接下来的几天,陈宁像往常一样若无其事,依旧按部就班地推进改革。
而苏元武等人见陈宁似乎并没有受到流言的影响,心中也有些疑惑。
他们以为,陈宁会因此而方寸大乱,甚至会主动放弃改革,没想到他竟然如此沉得住气。
难道陈宁真的不怕弹劾?
还是说,他胸有成竹,另有对策?
几日后,苏元武等人联名上书,弹劾陈宁扰乱吏治,结党营私,意图架空皇帝。
早朝上,议论纷纷的声音几乎盖过了一切,仿佛宣泄私怨的集市。
“各位,这陈宁分明是狼子野心!若是不阻止,迟早要大权在握,朝纲不稳!”
“臣附议!陈宁此举,动摇国本!”
“臣也附议!陈宁年纪轻轻,如此激进,恐难当大任!”
然而,坐在高台上的皇帝陈敬,心头烦躁,眉头深锁着。
“够了!”陈敬忽然一声低喝,立刻压下众臣的声音。
底下的官员立刻止住,齐齐看向他,期待着皇帝接下来的表态。
“陈宁倒是好本事,让你们如此惴惴不安。”
苏元武连忙拱手道:“陛下,陈宁这小辈实在是目无纲常,其行为令人发指。”
“我等联名上书,也不过是为了社稷安宁,绝无私心。”
陈敬没有理会他,而是凝视着赵玉,探究与审视交织:“关于此事,你可有何见解?”
赵玉向前一步,抿了抿已有些干裂的嘴唇。
他望向四周那些对陈宁满是敌意的面孔,沉着地回应道。
“臣以为,各位官员们知晓自身职责皆有明确考核指标,便不敢再敷衍塞责、拖沓行事。”
“考核之下,优劣立现。那些德才兼备、政绩斐然者得以脱颖而出,成为朝堂栋梁!”
这个回应没有迎来广泛的附和,相反,许多官员愤怒地瞪着他。
“赵大人,你此言差矣!”苏元武立即跳出来,面露峥嵘。
“陈宁何尝不是为了一己私欲,扰乱朝政!他那套改革,并非为国,却是为己!”
大殿深处,面对无数怀疑的声音,赵玉轻轻一笑,而后言道。
“苏大人此言欠妥。陈主事事必躬亲,兢兢业业,何来私欲一说?”
陈敬在龙椅上沉默着,无动于衷,细细品味着赵玉与苏元武的争执。
“朕听够了。”最终,皇帝微微挥袖,打破了这片压力。
“此事不论真假,先放下。赵玉,你可还有什么得以证明陈宁无罪的论据?”
赵玉抬眸,“陛下事至如今,陈主事已几次提出国家有益的政策,正是这些彰显他考虑国之未来的心。”
皇帝陈敬微微点头,目光在朝堂众人身上缓缓扫过,最后落定在赵玉身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赵玉,陈宁不在,你身为他的支持者,便替他说说这考核改革究竟所为何来?”陈敬的声音低沉却透着威严,在大殿中回响。
赵玉上前一步,恭敬地拱手行礼,朗声道:“陛下,陈主事所定考核,不过是依据官员们日常政务处理等多方面综合评定。”
“只为筛选出真正能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的贤才啊。”
他言辞恳切,朝堂上有几位原本中立的官员不禁微微点头。
苏元武见状,心急如焚,再次出声驳斥:“陛下,莫听他巧言令色!”
陈敬抬手制止了苏元武的聒噪,目光依旧落在赵玉身上,片刻后,他缓缓开口。
“赵玉,朕知道改革不易,可你需向朕保证,这一切确如你所言,只为朝廷,不为私权。”
“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陈主事一心为公,若有半分私心,臣与陈主事甘愿受罚!”
皇帝陈敬微微闭目,沉思良久,而后睁眼,眼中已有了决断:“既如此,朕便信你们一回。”
“赵玉,传朕旨意,这考核改革之事,准陈宁继续推行,但朕会命专人暗中监察,若有不妥,唯他是问。”
赵玉心中一喜,连忙叩首谢恩:“多谢陛下信任,臣定不负所望,即刻转告陈主事。”
众官员齐声应和,苏元武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咽下这口气。
退朝后,赵玉匆忙赶往陈宁府邸,将朝堂上的情况一一告知。
陈宁听闻,眼中满是感激:“赵大人,今日多亏了你仗义执言,这改革之路愈发艰难,往后还需你我携手共进。”
赵玉拍了拍陈宁的肩膀:“陈主事放心,你我志同道合,定要将这改革彻底落实,还朝堂一片清明。”
说罢,两人相视而笑,眼中满是憧憬。
自此,在陈宁与赵玉的共同努力下,吏部考核改革逐步推行,朝堂风气为之一新,诸多贤能之士得以施展才华。
而苏元武等人,在见识到陈宁的决心与能力后,也渐渐收起了往日的嚣张,或真心或被迫地顺应起改革潮流,为这一段波澜壮阔的朝堂变革画上了一个阶段性的圆满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