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前38年,三头同盟得到恢复后,安东尼(Antony)与他的新妻子屋大维的妹妹奥克塔维亚(octavia)一起返回雅典过冬。
随着帕提亚国王戈塔泽斯二世(Gotarzes II)被其子弗拉特四世(phraates IV)刺杀,并且弗拉特四世随后夺取了帕提亚王位,安东尼准备亲自入侵帕提亚。
然而,安东尼意识到屋大维(Gaius octavius)并无意按《塔伦图条约》(treaty of tarentum)向他派遣额外的军团。
为了补充自己的军队,安东尼转而求助于罗马在东方的主要附庸——他的情妇克利奥帕特拉(cleopatra)。
除了提供大量的财政资源外,克利奥帕特拉对安东尼帕提亚战役的支持,使得安东尼能够集结起罗马历史上在东方征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支军队。
公元前37年冬季,安东尼在安条克(Antioch)过冬,他的罗马与埃及联军总数约为10万人,其中包括来自十六个军团的6万名士兵、来自西班牙和高卢的1万骑兵,以及额外的3万名辅助兵。
这支庞大的军队表明安东尼的目标是征服帕提亚,或者至少通过占领帕提亚的首都埃克巴塔纳(Ecbatana)来迫使帕提亚臣服。
安东尼的后方由罗马的附庸王国负责保护,分别是安纳托利亚(Anatolia)、叙利亚(Syria)和犹太(Judea),而卡帕多奇亚(cappadocia)、本都(pontus)和科马基尼(magene)的附庸王国将为他的军队提供物资。
安东尼入侵的首个目标是亚美尼亚王国。
亚美尼亚由亚美尼亚国王阿塔瓦斯德斯二世(Artavasdes II)统治,自从公元前66年庞培大帝(pompey the Great)在第三次米特里达梯战争(third mithridatic war)中击败提格兰大帝(tigranes the Great)以来,亚美尼亚就一直是罗马的盟友。
然而,在公元前53年马库斯·李必达(marcus Licinius crassus)在卡尔哈(carrhae)战役中惨败后,亚美尼亚由于罗马在东方的实力衰弱,被迫与帕提亚结盟。
安东尼派遣普布利乌斯·卡尼迪乌斯·克拉苏斯(publius canidius crassus)前往亚美尼亚,未经抵抗地接受了阿塔瓦斯德斯二世的投降。
卡尼迪乌斯随后带领军队入侵南高加索(South caucasus),征服了伊比利亚(Iberia)。
在那里,卡尼迪乌斯迫使伊比利亚国王法尔纳瓦兹二世(pharnavaz II)结盟,联合进攻邻国阿尔巴尼亚的国王佐伯尔(Zober),最终征服了阿尔巴尼亚并将其降格为罗马的保护国。
在确保亚美尼亚和高加索地区的安全后,安东尼向南进军,越过进入帕提亚的省份美底亚·阿特罗帕特尼(media Atropatene)。
尽管安东尼渴望与帕提亚军队进行一场决战,帕提亚人并未迎战,使得安东尼得以在公元前36年8月中旬深入帕提亚境内。
这迫使安东尼将后勤队交给两支军团(大约1万士兵)看管,但这些军团随后遭遇帕提亚军队袭击并被彻底摧毁,安东尼未能及时营救。
尽管阿塔瓦斯德斯二世及其骑兵参与了这场屠杀,但他们未曾采取行动干预。
尽管遭遇伏击,安东尼仍继续进行战役。
然而,在公元前36年10月中旬,由于对省会的围攻失败,安东尼被迫撤退。
撤退很快变成了灾难,安东尼的军队在冬季山区的艰难地形中面临日益严重的供给困难,并不断遭到帕提亚军队的骚扰。
据普鲁塔克(plutarch)记载,在这场持续一个月的撤退过程中,撤退的罗马军队与帕提亚军队之间进行了十八场战斗,仅在撤退过程中就有大约2万步兵和4千骑兵阵亡。
撤退后,安东尼迅速返回叙利亚以保护他的利益,并于公元前36年底抵达,途中又损失了8000名士兵。
总的来说,安东尼原本的军队中有五分之二(约8万人)在这次失败的战役中丧生。
斯特拉波(Strabo)和普鲁塔克(plutarch)的叙述将失败归咎于亚美尼亚国王,但现代史料指出是安东尼的管理不善导致了这次灾难。
---
与此同时,在罗马,三头同治的局面已不复存在。
屋大维(Gaius octavius)迫使李必达(marcus Lepidus)辞职,因为这位年长的三头同治成员在塞克斯图斯(Sextus)被击败后,试图控制西西里岛。
现在,屋大维一人掌握了权力,他忙于拉拢贵族支持自己。
他娶了莉维亚(Livia),并开始攻击安东尼。
他指责安东尼是一个道德低下的人,因为他把忠诚的妻子丢在罗马,让她照顾孩子,却跑去和放荡的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cleopatra)在一起。
安东尼多次被召回罗马,但他依然留在亚历山大里和克利奥帕特拉在一起。
又一次凭借埃及的钱财,安东尼成功地入侵了亚美尼亚。
凯旋归来后,亚历山大街头举行了一场象征性的罗马凯旋仪式。
这场游行模仿了罗马最重要的军事庆典。
最后,整个城市的居民都被召集来听一个重要的政治声明。
在克利奥帕特拉和她的孩子们的陪同下,安东尼宣布结束与屋大维的联盟。
他将几个王国分配给了自己的孩子们:亚历山大·赫利俄斯(Alexander helios)被封为亚美尼亚、米底和帕提亚(parthia)国王(这些地区大多数并不在罗马的控制之下),他的双胞胎姐妹克利奥帕特拉·塞莱尼(cleopatra Selene)得到了基里奈(cyrenaica)和利比亚,年轻的托勒密·菲拉德尔福斯(ptolemy philadelphus)被授予了叙利亚和基利基亚(cilicia)。
至于克利奥帕特拉,她被宣布为“万王之王”和“埃及女王”,与凯撒里昂(caesarion)(托勒密十五世凯撒,克利奥帕特拉与尤利乌斯·凯撒的儿子)共同统治“万王之王”和“埃及之王”。
最重要的是,凯撒里昂被宣布为凯撒的合法儿子和继承人。
这些宣告被称为亚历山大赠与(donations of Alexandria),并导致了安东尼与罗马之间的致命决裂。
虽然将王国分配给克利奥帕特拉的孩子们并非什么和解的姿态,但它对屋大维的政治地位并未构成即时威胁。
更危险的是凯撒里昂被承认是合法的,并且是凯撒名字的继承人。
屋大维的权力基础来自于他与凯撒的亲戚关系,这让他获得了所需的军团忠诚和民众的支持。
看到这个有利局面被克利奥帕特拉所生的孩子所挑战,屋大维无法接受。
三巨头同盟在公元前33年最后一天到期,并未续约。
另一场内战即将开始。
公元前33年和32年,罗马展开了一场宣传战,双方互相指责。
安东尼(在埃及)休妻了奥克塔维亚(octavia),并指责屋大维是一个冒进的小市民,篡夺了权力,并伪造了凯撒的收养文书。
屋大维则反击以叛国罪名指控安东尼:非法保持应该由抽签分配给其他人的省份,以及未经参议院同意发动战争(亚美尼亚和帕提亚)。
安东尼还被指控在没有审判的情况下执行了塞克斯图斯·庞培(Sextus pompey)。
在公元前32年,参议院剥夺了安东尼的权力,并对克利奥帕特拉宣战——而不是对安东尼宣战,因为屋大维不愿意公开自己在继续罗马内战中的角色。
屋大维和其他罗马参议员认为,将敌视的矛头指向克利奥帕特拉作为罪魁祸首,将会获得罗马人最大的支持。
对此的支持还包括多年来罗马对克利奥帕特拉的宣传,这种宣传可以追溯到尤利乌斯·凯撒时期。
屋大维通过两名安东尼阵营的叛徒得知了安东尼的遗嘱,并亵渎地闯入维斯塔神庙(temple of Vesta)将遗嘱取出。
虽然一些现代学者认为该遗嘱在法律层面上部分被伪造,但古代文献并未如此描述。
屋大维公布了遗嘱中的内容,遗嘱中将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的孩子们指定为继承人,并指示安东尼葬于亚历山大里,这成为了他在罗马发动对克利奥帕特拉和整个埃及的战争的政治武器。
这完美总结了他们对安东尼深爱的女人——他们认为威胁到共和国的女人——的攻击。
两位执政官,盖努斯·多米修斯·阿赫诺巴尔布斯(Gnaeus domitius Ahenobarbus)和盖乌斯·索修斯(Gaius Sosius)(均为安东尼的人),以及三分之一的参议院成员离开罗马,前往希腊与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会面。
公元前31年,战争爆发。
屋大维的将军马库斯·维普萨尼乌斯·阿格里帕(marcus Vipsanius Agrippa)占领了安东尼忠诚的希腊城市及海港梅托内(methone)。
屋大维在军团中的巨大人气确保了基里奈和希腊的省份背叛了安东尼,转而支持屋大维。
公元9月2日,亚克提姆战役(battle of Actium)爆发。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的海军被压倒,他们被迫带着60艘战舰逃回埃及。
---
盖乌斯·屋大维(Gaius octavius)此时已接近完全掌握权力,于公元前30年8月与马库斯·维普萨尼乌斯·阿格里帕(marcus Vipsanius Agrippa)一同入侵埃及。
没有其他地方可以逃避,安东尼误以为克利奥帕特拉(cleopatra)已经自杀,于是用剑刺向自己。
当他得知克利奥帕特拉仍然活着时,他的朋友将他带到克利奥帕特拉隐藏的陵墓中,安东尼在她的怀中死去。
克利奥帕特拉在被盖乌斯·屋大维捕获后,被允许为安东尼举行葬礼仪式。
意识到自己注定会成为奥古斯都在罗马凯旋游行的一部分,克利奥帕特拉多次尝试自杀,最终在8月中旬成功自尽。
奥古斯都命令杀害凯撒里昂(caesarion)和安泰卢斯(Antyllus),但他饶恕了尤卢斯·安东尼乌斯(Iullus Antonius,也是安东尼之子),这些孩子被游行展示在罗马街头。
---
西塞罗(cicero)的儿子小西塞罗(cicero minor)向元老院宣布了安东尼的死讯。
安东尼的荣誉被撤销,雕像被拆除,但他并未完全受到“遗忘的诅咒”(damnatio memoriae)。
小西塞罗还颁布法令,规定安东尼家族的成员再也不能使用“马库斯”(marcus)这个名字。
“就这样,上天将惩罚安东尼的最后行动委托给了西塞罗的家人。”
安东尼死后,盖乌斯·屋大维(Gaius octavius)成为罗马的无可争议的统治者。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盖乌斯·屋大维自公元前27年起被称为奥古斯都(Augustus),他成功地将所有行政、政治和军事职务集中于一身。
公元14年,奥古斯都去世后,他的政治权力传给了他的养子提比略(tiberius),罗马帝国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