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儿如今身为铁掌帮的新帮主,当真是可喜可贺呀!既然如此,这事儿便好办了。”
杨浩面露欣慰之色,笑着说道。
正在此时,太监李公公迈着细碎的步子,匆匆来到内厅,躬身行礼道:
“皇上,右丞相文天祥在偏殿等候,说是有要事禀报。”
“文天祥所为何事?”
杨浩心中暗自思忖,随即忙吩咐太监李公公。
“去宫中库房取些银两过来。”
李公公心领神会,赶忙应道:
“是,皇上。”
不多时,便捧来一个木箱,箱内整整齐齐码放着一百两黄金。
杨浩郑重地将这箱黄金交到郭襄手中,说道:
“襄儿,多谢你此番前来告知朕这等要事。这一百两黄金,便赏赐予你,替朕在铁掌帮好好招待公孙绿萼,让她好生养胎。”
郭襄见皇上竟赏赐如此多黄金,心中颇为意外,赶忙推辞道:
“皇上,这都是我分内之事,不必如此客气。”
杨浩一脸严肃地说:
“襄儿,你就收下吧。你千里迢迢赶来,为朕的事操心费力,况且日后还需你多多帮忙,这是你应得的。”
郭襄见推辞不过,又不好拂了皇上的面子,只得盈盈下拜,轻声说道:“谢皇上。”
“君宝、襄儿,你们难得来一趟皇宫,此次便在宫中好好歇息几日,再回汴京不迟。朕还有些要事,就不多陪你们了。”
杨浩说道。
“皇上,如今我刚接任铁掌帮帮主之位,帮中事务千头万绪,亟待我回去处理,这便要告退回湘西了。”
郭襄恭恭敬敬地回道。一旁的张君宝也赶忙说道:
“师父,我与师姐同路,也一同回去,柯师祖还等着我回去练功呢。”
杨浩见郭襄与张君宝执意要走,便也不再挽留,说道:
“好吧,君宝、襄儿,你们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朕就不多送了。”
“谢皇上。”
郭襄与张君宝齐声谢恩,随后二人一同转身,朝着汴京方向而去。张君宝自幼便与师姐郭襄一同长大,可谓青梅竹马。
加之他们师父觉远大师提早离世的渊源,使得张君宝对这位师姐愈发依恋,对师姐的话更是言听计从。
只要师姐相邀,他便欣然前往。或许正因如此,在张君宝心中,对师姐郭襄渐渐萌生出一种别样的情愫。
而郭襄虽只比张君宝大四岁,但女孩子心智成熟得早,她的心里一直藏着一个人,那便是杨过。
只可惜如今杨过已与自己的姐姐郭芙和好如初,她也只能将这份情意深埋心底。
杨浩快步来到偏殿,见到了丞相文天祥。此时文天祥正坐在偏殿焦急等待,神色颇为凝重。
杨浩见他一脸急切,忙问道:“爱卿,如此着急找朕所为何事啊?”
文天祥一脸严肃地说道:
“皇上,微臣听闻,那东瀛八仙门掌门梁泰隆死后,他在东瀛门徒众多,在东瀛国内影响巨大。他的弟子们声称要为其报仇,已说服东瀛天皇,欲发兵讨伐我大宋。”
杨浩一听,心中暗自思忖,自己原本便有东征攻打高丽、东瀛的想法。
只是经过此次蒙古大漠一战,虽实现了大宋的大一统,但军队也需休养生息,本打算十年之后再做谋划。
没想到这东瀛竟先找上门来,这不正好,让他们见识一下我大宋的厉害,一举将其拿下,收为附属国,岂不美哉?
想到此,他忙安慰道:
“爱卿不必忧虑,那东瀛若敢来犯,我大宋定给他们迎头痛击,叫他们知道我大宋的厉害。”
文天祥听后,微微点头,但心中忧虑仍未消散:
“皇上,东瀛作为岛国,其海上力量不容小觑。
而我大宋自古以来,一直深受北方战事的侵扰,故而重点发展陆军实力,海上力量相对薄弱。我等需先行做好应对之策才行啊。”
杨浩听后,觉得丞相所言极是,忙问道:
“爱卿,依你之见,若东瀛海军前来攻打我大宋,他们会选择哪个港口登陆?”
文天祥略作思忖,回禀道:“皇上,以微臣之见,若东瀛攻打我大宋,定会先行攻打明州。
明州作为南宋对外贸易港口,与东瀛有过贸易往来,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他们极有可能选择在此登陆。”
杨浩一听,心中暗喜,不禁赞道:
“真乃英雄所见略同,爱卿所想竟与朕不谋而合。”
当下,杨浩当机立断,说道:
“文爱卿,朕即刻下旨,从国库拨款,由你前往明州,负责打造战船,招募兵勇,做好与东瀛对决的准备。”
“是,皇上。微臣这便回府准备,明日便启程赶赴明州。”
文天祥领命,转身离去。杨浩目送文天祥远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暗自庆幸当初选文天祥为右丞相,实在是明智之举。
他既有英明谋略,又忠诚为国,与陆秀夫一文一武,一外一内,辅佐自己,实乃大宋之幸。
与此同时,杨浩心中又想起公孙绿萼怀有龙种一事,不禁思索着该找个什么合适的理由,向几位贵妃诉说此事。
他心想,自己如今身为皇上,别的皇上皆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而自己却只有五位夫人,也不算多。
这几位夫人大多是在自己还是无名小卒时便陪伴左右,一路扶持自己登上皇位,可谓是结发夫妻,自己着实不想让她们伤心。
平日里,自己也颇为在意她们的想法,好在这五位夫人皆是通情达理之人。
或许是深受现代那种舔狗思想影响,即便身为皇帝,杨浩对妻子们也一向敬重有加。
一旁的太监李公公,见皇上神色凝重,若有所思,心中猜到了几分,赶忙关切地问道:
“皇上,可是为了民间那位怀有龙种之人的事忧心?”
杨浩心中一动,暗道这李公公果然不愧是自己的心腹,竟能猜到自己的心思,便应道:
“李公公,你聪慧过人,竟能猜到朕的心意。那你可有什么对策?”
李公公赶忙躬身说:
“皇上,以奴才之见,此事既已如此,皇上不妨找个机会,直接向皇后与贵妃们说明。
皇后与贵妃们心中虽定会感到委屈不满,但如今她们年事已高,心思大多放在皇子们身上。
皇上不妨到时以皇子公主分封之事,让她们满意。如此一来,她们不但不会为难皇上,反而会感激皇上。”
杨浩听后,心中豁然开朗,暗道这李公公所言极是。如今大宋地域广阔,为皇子公主们分封领地,本就是迟早之事。
自己此前忙于南征北战,竟忽略了此事。
如今自己已将蔡州之地封予郭芙与杨过夫妇,又答应将太子之位赐予小儿子杨逍遥,其他几位皇子公主也该有所安排了。
大儿子杨志已快步入中年,也到了该给他封王历练的时候。女儿杨如烟刚刚成年,还有龙儿之女杨瑶琴,这些都需考虑周全。
几位夫人随着年龄增长,注意力大多放在皇子公主身上,若趁此机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分封,她们想必也不会在乎自己多一个子女。
这李公公考虑得果然周全,自己竟一时没想到。
想到此,杨浩不禁眯起眼睛,微微点头,称赞道:
“李公公,你当真是朕的心腹。依朕看,你不当公公,当个军师倒也合适。”
李公公听皇上如此夸奖,心中得意非凡,忙说道:
“承蒙皇上夸奖,奴才自幼熟读兵书,能得到皇上认可,便是死也值了。”
杨浩听李公公如此说,心中虽高兴,但也暗自警惕,暗道这太监太过聪明,也并非好事。
历史上,不乏因太监能力过强而祸乱朝纲,致使国家陷入危难的例子。
好在自己作为穿越之人,对这些历史了如指掌,不用他人提醒,自会多留个心眼,定不会误杀好人,也不会错怪忠臣。
“李公公,有你这样的老臣在身边辅佐,实乃朕之荣幸。你且退下吧,朕想静静。”杨浩说道。
“是,皇上。”李公公躬身退下。
经过一晚上的深思熟虑,第二天,杨浩便派人将皇后李莫愁、贵妃华筝、穆念慈、小龙女、赵凌萱等人,全部召集到后宫的一处偏殿。
不多时,五位夫人如约而至,她们心中皆是诧异万分。今日皇上这是抽什么风?怎么突然把她们几人一同叫来商议要事?
难道皇上又打算纳妾了?前几次皇上召集她们商议,大多是为了纳妾之事,所以此刻她们脑海中条件反射般地想到了这个可能。
此时,杨浩尚未到来,五位夫人在偏殿内小声议论纷纷。
“姐妹们,皇上找我们前来,会是什么事呢?”慧妃穆念慈面露担忧之色,轻声问道。
“难不成又是为了纳妾之事?此前几次皇上召集咱们,都是为了这事儿。”华筝对此似乎已见怪不怪,心中早有准备。
“皇上如今都年过半百了,难道还要纳妾不成?看来我们姐妹几个,还没让他折腾够啊。”皇后李莫愁笑着打趣道。
众人听后,都有些不好意思地捂着嘴笑了起来。
平日里腼腆的小龙女,听了这话,似乎也想到什么不该想的的事,忍不住也捂嘴轻笑,还真是三个女人一台戏。
正在此时,杨浩赶到。见五位夫人皆已捂嘴浅笑,有点莫名其妙。
心中暗道:“卧槽,这五位夫人在笑啥呢?难不成他们提早知道了自己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