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号,彭总回国的同一天,李奇微的屠夫行动开始了。
从名字就能看出,这是敌军料定志愿军礼拜攻势已过,已经进入到不得不撤退的最虚弱阶段,他们要抓住这次机会向志愿军全线反攻,甚至包括像屠杀一般趁机消灭志愿军有生力量。
联合国军以二十三万兵力开始向志愿军发起最猛烈的反扑,其中横城一线的志愿军四十二、六十六军首当其冲。
这段期间冰雪虽然消融,可志愿军战士们没有补给,弹药粮食都消耗一空。
树皮草根就成了吃的;石头刺刀就是武器。
这是最艰难的时刻。
志愿军战士好像和敌人完全不在同一个时代,战士们的生命在这糟糕透顶的后勤下以闻之落泪的速度消逝。
联合国军的屠夫行动持续了十五天,紧接着3月7号撕裂行动开始,目标直指汉城。
这次进攻李奇微亲自督战,战前炮火准备堪称一场军演般的钢铁洪流。
十个炮营、一百辆坦克、四十八门重迫击炮、一百辆自行高射机枪……
3月7号早上五点,进攻开始,志愿军阵地天崩地裂。
纵使志愿军战士的意志再怎么顽强,可钢铁的精神终究不是钢铁的身躯,在连基本的吃饭和子弹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血肉之躯终究不敌钢铁洪流。
前线伤亡大到几乎每个团的连级作战单位,都是在被打残后合并在一起重建编制。
往往一个团只能编出四到八个连,多数更靠近下限。
3月9号,彭总紧急回到朝鲜电令全线,放弃汉城转入运动防御,以空间换时间等待补给。
3月14号,志愿军正式放弃汉城。
志愿军占领汉城时间为七十天。
同时彭总着于实际,让损失严重的一线部队转移到后方休整。
其中五十、六十六军损失太过严重直接回国,三十八、四十二军撤至后方元山、肃山。
至此,十九兵团和三兵团,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线部队接替一线成为新的主力。
3月20号,志愿军且战且退,联合国军逐渐进抵三八线。
这时情况又回到了战争的起点,志愿军位处三八线以北与联合国军重新形成对峙。
屡次被突破的三八线已经没有了多少的战略意义,突破方是谁只在于优势在谁。
4月初,联合国军发起狂暴行动,趁势全线北进,5号越过三八线,9号行进至华川水库。
又是水库,长津湖也是水库,志愿军依靠最多的除了人和就是地利。
美军发起“狂暴行动”还未抵达华川水库时,志愿军三十九军军长便已经安排侦察小队实地勘察华川水库,了解大坝闸门和蓄水量等情况,同时安排人员提前做好蓄水工作。
4月8日下午,敌军如期进入预设阵地。
4月9日凌晨四时,三十九军115师将水库各大闸门全部提起打开,洪流倾泻而出,大水冲毁了美军一个炮兵阵地和附近道路。
有效迟滞了依赖机械化的美军进攻,为志愿军预备队抵达前线、完成战略部署争取了宝贵时间。
而就在这个时候,麦克阿瑟与白宫的矛盾彻底爆发了。
因为过于看重通过战争获得荣誉的麦克阿瑟,已经明确知道在常规战争领域,美军已经不可能在仅付出较小代价的情况下获得朝战的胜利。
他坚持扩大战争,对中国使用原子弹,为了从战争中获得荣誉,麦克阿瑟甚至不惜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但是国家层面的利益权衡,不是一个自负自大又能力有限的老头能够左右的。
4月11号,麦克阿瑟正式被美国白宫一撸到底。
李奇微接任成为远东总司令。
为此大受挫折的麦克阿瑟抱怨般在美国国会大厦发表着名演讲,说了一句:老兵不死,只会逐渐凋零。
如果是为国家利益做出巨大贡献甚至是牺牲的老兵,那被美国人赋予荣誉并铭记倒是应该的,可他麦克阿瑟就是纯纯借着老兵的光环为自己脸上贴金,尤其是在朝鲜战争全面占优的情况下,还打成今天这个局面。
或许有些歧义,因为联合国军能打回三八线,还是靠着李奇微的指挥。
李奇微上台后,范弗利特接任第八集团军司令,这是一个依赖火力优势到出名的指挥官,后续会有体现。
也就在几天前的4月6号,从国内增援的十九兵团和三兵团已经就位,志愿军第五次扩大会议召开。
会议地点在一个废弃的矿洞,这里叫上甘岭。
会议确定了一个议题,占据优势正处进攻的敌人是不可能停下脚步的,敌人要打,那就跟他打到底。
志愿军在十九兵团、三兵团加入后,再加上炮兵、铁道兵、后勤兵,还有原作战部队,总兵力达到七十万人。
联合国军兵力还是三十四万。
第五次战役势在必行,发起时间就在第四次战役结束的次日。
总结一下第四次战役结果。
战役历时八十五天,中朝军队歼敌联合国军多国部队七万八千余人,中朝联军伤亡五万三千人,其中包括朝鲜人民军一万多人。
此时联合国军已经进占三八线。
志司判断联合国军还会继续北进,且可能从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切断志愿军主要补给线。
后续铁原保卫战便印证了这一点。
彭总的部署是,借助当前占据的兵力优势主动出击,以四十军、三十九军在战线中部劈开缺口,将敌军分割为东西两线。
其中主攻方向确定为西线,以九兵团、十九兵团从西线两翼突击实施迂回包抄。
第三兵团再从西线正面进攻,求得最大程度分割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后,再向敌人纵深推进。
东线则由朝鲜人民军和志愿军余部并肩突击。
战役目标,歼灭联合国军五个整师。
这是一次空前规模的战役,算上后勤力量以及所有兵种,中国在朝鲜的兵力已经高达九十五万人,其中一线作战部队七十多万。
再算上敌军的三十四万人,这场战役双方投入兵力已经超过百万。
从战役计划上看,志愿军此次进攻规模之大,预定歼敌数量之多,是抗美援朝以来之最。
1951年4月22号下午五点,第五次战役正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