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砥平里的联合国守军接到的是不许后撤坚守待援的命令,所以他们在战斗开始前就已经做好了最充足的准备。
首先收缩战线减少薄弱点,在直径一点六公里的范围内构建了环形防御阵地,各营战地紧密衔接。
又将榴弹炮、坦克、迫击炮、重机枪集中在环形防线内,形成没有死角的强大火力网,可对周边区域进行最大程度的火力打击。
另在环形阵地的前沿,环绕坦克挖掘了壕沟,密集地布置了防步兵地雷和照明汽油弹,能够有效迟滞和杀伤进攻的步兵。
更是颇有开创性地利用朝鲜的严寒,在环形阵地的四周泼水制造出陡滑的冰区,增加志愿军接近和进攻的难度。
当东线志愿军正式对砥平里之地进行进攻时,便立即发现敌人兵力远超出预期,有六千余人,且工事坚固、火力强。
志愿军当晚攻击部队六个团共一万余人,却在付出巨大伤亡后仍无法攻入敌人的环形阵地。
志愿军其实当然也知道,敌军在这么一块巴掌大的地区将所有火力都集中在一个小圆圈里,只要志愿军凭借重火力猛烈轰炸上一遍,这么一个看似如同刺猬般的环形防御圈顷刻就能被炸上天。
敌军这样的布置也完全就是自寻死路。
可是李奇微就是吃定了志愿军没有这样的火力,就是有少量火炮,以志愿军的后勤补给,炮弹也根本不够用。
想要拿下砥平里,志愿军就只能拿命填。
而如李奇微预料的那般,负责围攻砥平里的志愿军只有三个炮兵连,约十二到十八门火炮支援。
火炮数量少,威力也小,就连炮弹数量都是论颗消耗的志愿军,在初期并未能根本打动敌军。
从2月13日下午五点半打到第二天天亮,第一天的进攻以志愿军付出重大伤亡未能攻破防御为结束。
而白天自然是属于敌军的。
尽管西线的战事吃紧,但美军仍然能从日本起飞战略轰炸机进行支援。
志愿军在巴掌大的地方只能被动承受敌人强大的火力。
足足挨了半天之久的轰炸后,砥平里的敌人还趁机主动出击。
西线惨烈的场面在这里又一次上演。
毫不吝啬弹药的敌军简直就是以火海洗人海。
由于时间紧迫、任务紧急以及战前的预料不够充分,志愿军并没有第一时间构建起像敌人那样有完善体系的一整圈工事。
主要是依靠临时挖掘的散兵坑、简易战壕等进行作战和防御。
所以志愿军是在受到猛烈挨炸的情况下还要阻击敌人的突围攻势。
战事进行到这里就已经称得上是血战。
在惨烈难熬的战斗中,志愿军终于撑到了天黑。
敌军的火炮和飞机需要借助白天的视线来寻找目标,黑夜是志愿军唯一能够喘息的机会,但志愿军不能停下来,因为黑夜也同样是进攻的最好机会。
志愿军集结优势兵力向敌人发起最猛烈的进攻。
激战到午夜时,战斗进入到高潮。
每隔五分钟就升起的照明弹将这座绞肉场照地跟白天一样,志愿军仅剩能够依靠的黑夜,被敌人用科技优势极大削弱。
志愿军伤亡极大,大到抗美援朝军史都没有详细记录这场战斗的伤亡数据。
但是志愿军还是克服了巨大困难冲到了敌人的环形阵地,敌军慌张的警报响彻夜幕,志愿军的冲锋号也包围了整个砥平里。
志愿军一度已经打开缺口冲到环形阵地,就连砥平里敌军指挥官弗里曼都被志愿军的一发120迫击炮炸伤了小腿,其副手哈罗德更是被直接炸死。
可就是在这关键时刻,天又亮了。
另一边,联合国军派出支援砥平里的援军被志愿军堵在了半路。
志愿军116师和126师占据公路两侧拼死阻击。
可是包围都尚且不能攻坚的情况下,志愿军两个师豁出了命去也终究没能完全挡住敌军。
敌人的坦克冲出阻击支援到了砥平里。
也就是在这一天,志愿军粮食弹药全都消耗殆尽,最终下令停止攻击撤退。
美军第一次坚守住了。
也是志愿军第一次攻坚失败,战略意图未能达成。
这一战充分向敌军暴露出了志愿军的攻坚能力不足,从此以后到第五次战役,美军哪怕被志愿军穿插到背后都敢固守据点。
而这也是杀伤志愿军有生力量的最好方式。
砥平里战斗结束的夜晚,志愿军们在雪夜中沉痛地埋葬战友遗体,从2月17号开始,东西线志愿军全线撤退至汉江以北。
但第四次战役还没有结束,志愿军的撤退也没能就此打住。
后勤补给短缺、兵力损失严重、李奇微的磁性战术已经生效。
以志愿军当前面临的实际情况来说,以少量部队阻击,大部队主动放弃汉城南撤稳固有利于后续作战的新战线,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期在运动中寻找新战机,这才是符合志愿军正常的战术。
可这里是朝鲜,这些战争的政治意义与军事意义早已模糊到不可分割。
政治指挥军事的结果就是,志愿军明明有放弃三七线的需求大跨步后撤,却被规定每天只能撤退多少公里,而这又正中李奇微磁性战术的下怀。
志愿军面临的实际情况有多么残酷电报里说不清楚,彭总只能亲自回国一趟当面讲。
在国内会议上,彭总针对一些人提出国内困难,难以解决支援问题时,重拍桌子激动地说:
“这也困难,那也困难!难道就是你们爱国,难道志愿军战士们都是猪,他们不知道爱国!你们去前线看看,战士们吃的什么,穿的什么……难道国内就不能克服困难吗?”
这一段表达自彭总心中最激烈的袒露,促使军委认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做出一系列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决定,包括:
调十九兵团、三兵团共二十四至二十六万人立即奔赴朝鲜。
在朝鲜修建机场,尽快将刚刚组建完成的空军和高射炮部队调到朝鲜北部掩护后方交通线。
再向苏联购买三十个师的武器装备,尽量降低敌我装备上的差距。
举国之力调用战争全部所需物资支援前线,由几个大城市为志愿军大规模制作炒面和罐头食品。
号召国内各行各业增产节约和捐款购买飞机大炮。
以及东北准备十万张病床收治伤员,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
既然不能短时间内结束战争,那就用举国之力奉陪美帝国主义打下去,直到他们认输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