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的扫尾工作,肯定是要交给下面人去办。
李道宗此时已经准备回大帐开始写折子汇报战况了,同时也要把朔方城拿下的消息通知其余五路大军。
这样才能够让李靖那边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可李承乾还在这里,李道宗肯定不能丢下他直接离开。
“太子殿下,我们先回营帐吧,剩下的事就交给他们去办。”
“嗯。”李承乾颔首。
策马回营帐的路上。
李道宗还是好奇的问道:“太子殿下,臣有个疑问。”
“哦?皇堂叔直言就行,孤是晚辈,长辈的疑问自然如实相告。”李承乾表现的很坦荡,就像是真的有问必答一般。
略有王者风范。
李道宗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李承乾一直在跟自己客气。
酝酿了一下,才问出口。
“朔方城已破,太子殿下还让梁洛仁投诚,恐怕不止是收复下面城池这么简单吧?”
这个问题,刚才他就想问了。
本来觉得有可能,但一个朔方,下面有几个城池。
李道宗后知后觉反应过来,那些个城池一听说朔方被攻破了,大多数恐怕也没有心思去守城了。
稍作威胁,甚至不需要一兵一卒便能收复。
方法太多了,未必需要梁洛仁吧?
主要李道宗对于投诚分摊功劳一事,耿耿于怀。
其余将领也是竖起耳朵听。
李承乾挑了挑眉,哈哈一笑:“皇堂叔不愧是领军统帅,大唐名将。”
被这么一夸,李道宗脸都有些红了,但同时也觉得事情果真不简单。
这里面肯定还有门道。
“其实很简单,原本出征时候,朝堂上便有人提出突厥王庭的营帐并不固定,茫茫草原难以寻找,这也是自古以来的难题。李师准备让朝廷派出使臣,假意去和颉利谈和,主要是想知道突厥王庭的位置。可孤刚才突然想到了梁洛仁,身为大将军,他恐怕跟突厥那边接触也不少,不如将计就计的让梁洛仁去吧。”
李道宗听闻之后一愣,眼中瞬间有一道光亮起。
朔方城破,消息封锁的话,那么梁洛仁去突厥请援是理所应当的,而且梁洛仁的身份也足够了。
“妙啊。”李道宗赞了一声。
李承乾哈哈一笑,被夸奖的他浑身舒服。
这都是后世那些人用剩下的招数,而且历史上也是朝廷派了唐俭去议和,只是李靖不讲武德。
唐俭刚进入颉利的王庭营帐,李靖便领着三千骑兵,千里奔袭突袭的颉利的营帐,害的唐俭差点死在了颉利刀下。
也就是因为如此,唐俭和李靖便结下了死仇。
不过,李承乾倒不想李靖这一世继续结仇了,安安稳稳的当个国公挺好,未来还要看大唐发展呢。
所以梁洛仁就是非常好的选择。
想到此,李承乾嘱咐了李道宗一句:“皇堂叔,这件事还是需要保密,尽量瞒住突厥。在灵州附近的突厥人基本上清扫的差不多了,只要朔方城这边不出问题,突厥人不会知道朔方城破的消息。”
“自然。”李道宗也深知这件事的重要性,立马吩咐副将张宝相严防消息走漏。
回到了营帐,李道宗特意跟李承乾告辞,说自己要去给李世民写折子。
李承乾倒觉得没什么,挥了挥手便回了自己的营帐。
李道宗有李道宗的折子,李承乾也有李承乾的折子要写。
毕竟这边的情况,李世民是不清楚的,有几份折子做对比,李世民大概也能了解的更加清楚一些。
很快,朔方城破的消息便传到了其余五路军中。
而且只有主副将知道,李道宗特意嘱咐了保密。
李靖这边收到的则是李承乾和李道宗的两份战报,喜悦的同时也是非常担忧。
因为李承乾感染风寒的事情李靖也知道了。
尉迟敬德连忙说要接回李承乾,被李靖拦住了。
因为在李承乾的战报中,还写了关于梁洛仁能够找到突厥王庭营帐的部署,李靖细细琢磨,这可比他之前预想的办法要好得多。
“等等,太子殿下已经说明了,处理完朔方城善后之事,便会带梁洛仁一同来与我等汇合,我们只需要等着就行了。”
尉迟敬德想了想,有气愤的坐了下来:“难道就这么等着吗?还有我们既然已经到了马邑,为何不直接进攻?”
身为猛将,尉迟敬德确实缺少了一些脑子。
只能做将军,做不了主帅。
李靖却是笑了笑,安慰道:“不急,等陛下那边传信过来,我们便可以开始进攻定襄了。”
“陛下传信?”尉迟敬德一愣,眨眨眼不太明白什么意思。
也不知道今日心情好还是怎么的,李靖多说了两句道:“陛下已经派了使臣去其它部落,只要草原其余部落不出兵救援颉利,那么颉利就是瓮中之鳖。这次陛下可是出了血本了,要让其它部落答应,陛下那边给出去的东西肯定不会少。”
闻言,尉迟敬德点了点头。
终于明白了意思。
虽然反应迟钝,但这种结盟的态势也是非常清楚的。
旁边的苏定方却愤恨的说道:“便宜草原上那些部落了,要是大唐再恢复几年,一举荡平草原也不是没有可能。”
“就是,就是。俺早就看那些草原上的部落不顺眼了,早就该收拾他们了。”尉迟敬德跟着附和道。
一个个仗着东突厥的威势,总是不给大唐好脸色。
就算是投诚,那也是装腔作势狐假虎威,一点也不痛快,还不如直接纳入大唐的舆图来的痛快。
李靖没有理会二人,反而仔细的研究起了李承乾传过来的信件。
里面补充了原来很多李靖认为不足的地方。
首先就是如何拿下定襄。
定襄是通往突厥的重要突破口,只有拿下了定襄,中军才能按照预定部署挺进阴山,所以这也是李靖特意给自己选得位置。
也是最重要的路线。
看着堪舆图,李靖皱眉思索,这几日他一直派出去斥候在勘察定襄城,一道突厥的也是大唐的屏障。其余的都太模糊,这比较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