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七年(1137年)八月,权湖北、京西宣抚判官张宗元从岳飞大军中回来后,建议朝廷把尚书户部员外郎霍蠡转升一官。霍蠡原来在鄂州,主要负责岳飞军队的钱粮,张宗元上奏说他“奉公守正”,建议朝廷提拔奖赏他。
以前,岳飞多次说他们军中粮食短缺,朝廷就让霍蠡去按视查看。这时霍蠡上奏说:“岳飞军中每年统制、统领、将官、使臣三百五十馀员,多请超过银钱十四万馀缗;军兵八千馀人,多请超过一千三百馀缗,总计一十五万馀缗。”
于是右正言李谊上奏说:“霍蠡的职责在于出纳,按理应当追究他们的过失。然而考虑他们检点过于苛细,若行改正之后,却应当合支券钱六万馀贯,才节省九万缗而已。希望诏令他们依旧勘支,务存大体,以满足陛下优恤将士的意思。”
由于岳飞军中有许多义兵,他们属于临时战士,亦农亦兵,因此按照朝廷标准拨付的经费根本不够。岳飞军中经常显得粮食经费缺乏。但是,这也为以后一些攻击他的文武大臣留下了口实。
然而,身处朝廷的秦桧并没有闲着。他正在处心积虑到处游说,一步步迈向权力顶峰。最开始时,张浚、赵鼎关系十分良好,张浚起先升官发达后,就极力援引赵鼎。他们曾经一起共论人才,张浚强烈认为秦桧能谋善断,忠诚老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宰相之才。赵鼎说:“此人如果得志,我们这些人就没有立足之地了!”张浚不以为然,因此继续向皇上推荐秦桧。可是秦桧来到朝廷后,共事了一段时间,张浚才发现秦桧口蜜腹剑、阴谋老辣,于是不再向皇上推荐他。
张浚作为朝廷执宰,对官场风云了如指掌。他看到秦桧不断进击,他自己也就趁机向皇上推荐显谟阁待制、知荆南府王庶为徽猷阁直学士。这一天,宋帝赵构说:“王庶曾经对朕说:‘现今天下不专用姑息,要当以诛杀为先。’说朕太过仁慈。朕听闻仁宗皇帝曾经说过:‘宁失之太慈,不可失之太察。’此是祖宗的明训。而今百姓犯罪,自有常法,何必以诛杀为先呢?”
张浚看到宋帝赵构对于王庶不是很满意,自己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非常担心皇帝认为自己和王庶是朋党,于是顺着皇帝的意思说道:“圣人有三宝,一曰慈,未听闻以慈为戒的说法。王庶学识浅陋,不知大体。”但是在秦桧的唆使下,皇帝对他仍然不满意。
于是张浚就准备辞职离开朝廷。宋帝赵构问谁可以替代他,张浚不说话。
宋帝赵构说:“秦桧怎么样呢?”
张浚说:“最近我与他共事,才开始知道他的阴险、阴闇。臣感觉他包藏顾望,心怀两端,奸诈欺妄,很不老实。”
宋帝赵构说:“那么就用赵鼎吗?”
张浚认为非常好。皇帝于是让张浚拟批召赵鼎。
秦桧认为他并没有直接得罪张浚,认为他的小恩小惠张浚也一定记得,因此认为张浚一定会推荐自己,就一直等候在都堂。后来宋帝赵构派遣人催促张浚所拟赵鼎使用的文字,秦桧才尴尬错愕地退出去了。
第二天,皇帝下手诏说:“观文殿大学士、两浙东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绍兴府赵鼎充万寿观使兼侍读,疾速赶赴朝廷。”
秦桧看到张浚在朝廷势力庞大,又没有向皇上推荐自己,十分气愤,就阴谋窜同台谏交章弹劾奏论张浚,请求皇上把张浚安置于岭表。
赵鼎很是感激张浚能向皇上推荐他。看到这种情况,赵鼎也邀约同事大臣们一起帮忙解救张浚。赵鼎作为宰相,就带领张守与一众大臣当面奏请,各个大臣都写了数千百言奏章,只有秦桧一个人不说一句话、没有写一个字。
以前宋帝赵构受到秦桧的蛊惑,就给赵鼎说:“张浚贻误了朕许多事情,尤其是导致郦琼叛变投降刘豫,因此应当远窜发配。”
赵鼎说:“张浚母亲已经老了,而且他有勤王大功。”
宋帝赵构说:“关于勤王的功劳,我已经奖赏他担任过宰相了,但是功过自不相掩。”
赵鼎又说:“张浚的罪责不过是失策罢了。凡人计谋准备去实施之际,怎么能不思虑,怎么能要保其万全的办法呢!傥若因为一次失误,便将他人置之死地,以后虽有奇谋妙算,谁敢献给朝廷呢!这个事情利害自关朝廷,并非独自是关于张浚一个人啊。”宋帝赵构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赵鼎看到皇帝态度似乎缓和了,于是又说:“明年春天就要定下去留之计,希望圣上认真考虑,恐怕回跸临安之后,中外人士都说朝廷无意恢复。”宋帝赵构说:“张浚措置川陕三年,竭尽民力,耗费国用,何尝得到尺寸之地,而坏事有了许多。此等议论,朕也不在乎了。”
这样,特进、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临修国史张浚被罢职,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
张浚这时心灰意冷,就想歇息一下,于是写下了这首《过严子陵钓台二首其一》:
古木笼烟半锁空,高台隐隐翠微中。
身安不羡三公贵,宁与渔樵卒岁同。
严光,字子陵,是东汉着名的隐士。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这时张浚以严光自拟,就有了隐居的想法。
秦桧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察言观色、见风使舵。赵鼎现在是首府宰相,因此秦桧在枢府只听赵鼎一个人的话。赵鼎以前非常厌恶秦桧,现在在秦桧的甜言蜜语、糖衣炮弹和物质贿赂下,反而深深信任他了。
赵鼎最初才担任宰相时,宋帝赵构给他说:“卿既然回到相位了,现在的所有执政,去留惟卿选择。”
赵鼎说:“只有秦桧不可离开。”
于是张守、陈与义等人听说后,就乞求罢去,宋帝答应了。秦桧当时不知道赵鼎内心的真实想法,也要求解除机务,宋帝赵构说:“赵鼎与卿相知,你可以安心了。”
秦桧受宠若惊,赶紧奔赴殿庐,起身向赵鼎问安,并向赵鼎说:“秦桧能得相公如此厚爱,更不敢自己要求离去了。”
都官员外郎冯康国后来也听说了这件事,就乞求补外,离开朝廷。
赵鼎为了进一步巩固权力,排除异己,就准备在朝廷里面大量起用自己的心腹。于是他上奏说:“自从张浚罢黜之后,蜀中士大夫都不自安。现今留在朝廷的几十个人,往往一时遴选。臣恐怕台谏以他们是张浚的乡党,或有议论,望陛下垂察。”
宋帝赵构说:“朝廷用人,只当论才不才。以前台谏好以朋党罪士大夫,如果罢免一个宰相,那么凡是他所荐引的,不问才否,一律罢黜。这是朝廷使他们为朋党,而不是所以爱惜人才而厚风俗的做法。”赵鼎尴尬地红着脸,顿首称谢而去。
赵鼎现在再次当了宰相,有人讥讽他无所施设,没有任何吏治措施,赵鼎听闻之后说:“今日之事犹如人患羸病,应当静以养之。如若反复加攻针砭,那么必定就伤到元气了。”
为了消磨文武大臣的进取之心,秦桧建议朝廷经常开展诗文大赛,让一众文人把心事用在虚无缥缈的字里行间;又经常举办各种文艺晚会,营造歌舞升平的盛世局面,让一众大臣整天醉生梦死,不再对他的政策进行干预。再加之“文人相轻”的毛病,大臣之间经常起争斗,无暇顾及朝廷政策。
权礼部侍郎吴表臣对这一切感到忧心忡忡,就进言上奏说:“我们现在实行的科举校艺,‘诗赋取其文,策论取其用’,这二者却说不可偏废。然而这两年以来的科举考试,经常是有人诗赋稍微优秀一些,就不再考虑他的策论是精是粗,就把他们录取使用了。以致于老成实学之士,经常有遗落之感叹。希望朝廷特降谕旨,今年秋试及将来省考,考生的呈文必须三场一同互相参考,如果诗赋虽然平常而策论精博,也应当录取,不可遗失。这样的话,四方学者知道了努力方向,也就不徒事于空文,而都有可用之实了。”
辅臣把这份奏章进呈给皇帝,宋帝赵构说:“文学、政事自是两个科目,诗赋只是文词,策论则必须通知古今。所贵于修学的人,就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以治天下,如果专取文词,到底有什么用处呢!”于是在这个方面稍微有了改观。
由于胡世将、陈公辅等人一再批评赵鼎和秦桧等人,因此赵鼎上言说:“臣蒙恩召还经帷,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推辞了,结果朝廷再次派遣使者宣押,臣感深且泣。来到西兴地面时,又奉到宸翰前来促行,并且宣谕以图治大计,臣惶恐得无地措足。然而进退人才,乃是宰相的职分,而今清议之流都给了官职,比如刘大中、胡寅、吕本中、常同、林季仲这类人,陛下能重用他们吗?妨贤党恶,比如赵霈、胡世将、周秘、陈公辅这类人,陛下能离去他们吗?陛下对于这些人的处理都很为难,那么为臣何敢措其手呢!当年姚崇以十事献给唐明皇,终于导致了开元之盛,臣怎么敢认为我就是姚崇呢,而心中所怀所想的,不敢自己私下隐瞒,只有请陛下抉择吧。”赵鼎的奏疏进入后,皇上就把给事中胡世将试尚书兵部侍郎,把陈公辅等人相继补外离开朝廷了。
这样,朝廷就以观文殿大学士、左正奉大夫、万寿观使兼侍读赵鼎为左金紫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赵鼎这次再任宰相,相当于连续进了四级官职,这是异于常礼的殊荣。秦桧因此十分讨厌张浚,反而给赵鼎说:“皇上和我想要召你回来任宰相,而张浚一直推脱不愿意。”这种话是单独谈论的,又没有第三者,因此谁也无法去核实,秦桧的挑拨离间就慢慢起到了效果(赵鼎与张浚晚年相遇于福建,说起来了这一段事情,才知道他们都被秦桧卖了)。
在离开朝廷前往贬所之前,特进张浚上奏请求说:“臣荷陛下知遇,出入总兵,将近十年,其所施为,不无仇怨。臣今奉亲偕行,去家万里,泛然舟寄,未有定居,望圣上允许臣于都督府暂借大差使臣四员,存留亲兵五十人,以备缓急。如蒙俞允,就令所在州于上面提供钱米供应他们。”朝廷答应了。
自从赵鼎被召回朝廷后,张浚经常挂念着让皇上朝廷回銮中原,这时张浚罢职离开,即将登舟之时,诸位大臣前往饯行,他依然叮咛他们劝说皇帝回来。秦桧起身以讥讽的口吻告诉他说:“如果我秦桧当身重任,如果还有此等议论,我肯定以死抗争。”因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劝谏皇上北伐了。
为了顺利推行自己的政策,秦桧逐步排除抗战派人物。由于徽猷阁待制、枢密都承旨张宗元曾经短暂管理过岳飞的军队,对岳家军大加赞赏,因此秦桧暗示殿中侍御史石公揆弹劾上奏说:“张宗元本来是一个富人,最初本无才能;张浚喜欢他的便佞,奖借提挈,亟跻从班。现今应当深究他不能赞佐的过错,自己去找出路。他不但没有劝谏张浚,反而随众诟骂,认为张浚做得正确。”朝廷于是把他免职,提举江州太平观。
秦桧看到时局暂时稳定了下来,和谈又出现了契机,于是怂恿宋帝赵构大力排斥主战派大臣之后,又想起了武将的威胁,于是想方设法对诸位将领进行换防调整。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藩镇割据,防止边臣与武将形成利益集团,同时也可以达到“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目的,防止武将擅权割据。
绍兴七年(1137年)九月,京东、淮东宣抚处置使韩世忠、淮西宣抚使张俊一起来到朝廷,商议移屯驻军事宜,朝廷于是诏命张俊从盱眙带领人马去移屯庐州。这时张俊军士都带着家属行军,而官府船舟很少,参知政事陈与义请赐僦舟钱一万缗。宋帝赵构说:“一万缗多么可惜,可以让杨沂中把殿前司的官船暂时借给他们用一下。”
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进言说:“我看到陛下移跸建康,将图恢图大计。最近忽然传说淮西军马溃叛,郦琼等将领迫胁军民,事出仓卒,其实并非士众本心,也听闻半道逃跑归来的人数不少,这于国家未有大的损失,圣上也不要太过于忧虑。然而考察今日事势,恐怕还不便有所举动。襄阳上流,最近没有戎马侵攻,臣愿提全军进屯淮甸。万一金敌人、伪齐窥伺中原,臣当竭力奋击,期于破灭强敌。”皇帝下诏褒奖了他。
岳飞知道刘豫投靠完颜宗翰,而完颜宗弼厌恶刘豫,可以派遣间谍离间他们。后来岳飞军中抓获了金人完颜宗弼的间谍,岳飞故意责备他说:“你不是我们军中的士兵张斌吗?我以前派遣你去刘豫朝廷,约定诱骗四太子(金完颜宗弼),你去了以后却不再回来。我继续派遣人去问,刘豫已经答应我了,今冬以会合攻打江北为名,诱骗四太子到清河附近。你带领的约书竟然半天不回来,怎么敢背叛我呢?不如实招来,我就杀了你!”这个间谍希望缓死求生,就只能顺着要求说他就是那个间谍了。岳飞于是再写了一份信,作为蜡书,说要与刘豫共同谋杀完颜宗弼之事,故意告诉间谍说:“看在你很辛苦的面上,今天就饶恕了你。以后再不能那样了。”就把他又派遣到齐地刘豫的朝廷,让他问刘豫举兵的日期。然后让间谍把蜡书绑在大腿上,一再告诫他千万不要泄露机密。这个间谍回去后,把这封信让金元帅完颜宗弼看,金元帅完颜宗弼大惊失色,赶紧去告诉金主完颜亶,金主完颜亶立即派人去废掉了刘豫。岳飞于是上奏说:“应当趁着金人废掉刘豫的时机,捣其不备,长驱以攻取中原。”但是朝廷根本没人理会他的建议。
这时张俊也回到了朝廷,略作休整之后,朝廷又准备派遣他回去守淮西。张俊本来不想打仗,就以各种理由推辞不愿意再回去。但是朝廷大臣纷纷上奏认为,淮西如果没有防备,非常令人担忧。张俊就赶紧托人找到三十六娘,送上大批金银珠宝,三十六娘心花怒放,不断在赵鼎枕头旁边吹耳旁风,赵鼎对张俊也是大有好感。
赵鼎一直以确保皇上安全为理由,主张向南迁都临安,因此深得宋帝赵构的信任。加之他对张俊也有好感,因此他力排众议,独自大声对众人说:“今日朝廷握有精兵十馀万,假使敌骑直临江岸,我也无所畏惧。淮西安静不动,现在却使人罔自猜测,他们未必辄敢窥伺,我们怎么能自乱阵脚、自扰如此!如果还有什么担心,我当身任其责。张俊的军队长久处在泗上,劳役良苦,回来还未一月,居处种种未定,却遽然使他们复出,谁能保证他们不无溃乱呢。”于是朝廷大臣就同意一起返还临安。
起居舍人勾涛上前奏事,说道:“现今江、淮列戍,犹有十馀万兵,如果委任得人,尚可用力。当此危疑之际,怎么能轻易撤退示弱,以生敌人之心?”于是推荐刘锜带领部队防守合肥,皇帝答应了。这时主管殿前司公事、淮西制置使杨沂中也回到了建康朝廷,因此留在淮西的,只有刘锜一军而已。宋帝赵构就因为马步二帅都缺失,就诏命杨沂中兼任它。
绍兴七年(1137年)十月,宋帝赵构看到金人已经罢免了刘豫,伪齐的威胁暂时消除了,于是下诏“依旧每隔一日在筵开讲一次。”
赵鼎进呈,于是上奏说:“胡安国昨天进讲《春秋解》,想必已经圣览过了。”
宋帝赵构说:“胡安国所解释的,朕经常放置座右,虽然有时引用传注,也能阐明经旨。朕喜欢《春秋》之学,大概二十四天就读过一遍。我居住禁中也每天自有日课,早上退朝之后,省阅臣僚上殿章疏,吃饭之后,再读《春秋》、《史记》;晚上吃过饭后批阅内外章奏,夜晚再读《尚书》,一直到了二鼓才休息。”
赵鼎说:“而今天下寒素之士,怎么能整天有余力去读书呢?陛下圣学如此,历代帝王很少有人能赶得上啊!”
宋帝赵构说:“以前陈公辅曾经劝谏朕学习读书,说至于字画之类的东西不必过于留意。朕以谓人之常情,必有所好,或喜田猎,或嗜酒色,以至其它玩好,都足以蛊惑性情,废时乱政。朕自认为以学习读书比其他爱好能好一些。虽然爱好读书,但亦不至废事啊。”
这时,权管殿前司公事杨沂中,请以诸路所起禁军弓弩手拣刺上四军。赵鼎等人就讨论说南兵可用,张守说:“只是体格尺寸不及北人罢了。”
宋帝赵构说:“人,就犹如马一样。人之有力,马之能行,都不在于躯干之大小。因此兵无南北,只是看怎么样用他们罢了。自春秋之时,申公巫臣(芈姓,屈氏,名巫臣,字子灵,春秋时期楚、晋国大臣)通吴于上国,遂霸诸侯;项羽以江东子弟八千,横行天下,后来周瑜大败曹操,谢玄大破苻坚,用的都是南兵啊。”
说起用兵用人,赵鼎和皇上就谈到了张俊措置河道的事情。宋帝赵构说:“张俊每事必定亲临,所以有济成功。”宋帝赵构继续说:“朕每次讨论将帅,必须责令他挽弓骑马,人们不知道朕的意思,反而强调说自古以来就有‘文能附众,武能威敌’之说,因此用人不在弓马之间。但是他们不知道,如果作为将领,却不能弯弓骑马,怎么亲临行陈而率三军使他们赴难呢?况且今日非常艰难,将帅更应当身先士卒,这才是朕的深意啊。”
由于金人废了刘豫,赵鼎就趁机派遣间谍去招河南守将,寿、亳、陈、蔡之间的守将,往往举城或率部队来归,得到精兵一万余人,马匹数千。
这时,当初淮军中诸位使臣被郦琼劫去投降伪齐的,也陆续逃跑回来了,人数非常多,有司因为朝廷政策没有明文规定,因此就降低他们的俸禄薪水。赵鼎与各位执政议论不合,于是秘密上奏皇上说:“这些家伙去伪归正,应当优待一下他们。如果降低他们的俸禄,反而使他们栖栖有不足之叹。”皇帝同意了,于是人心欣然,归来的人相继而至。
知庐州刘锜也上奏说:“淮北归正者络绎不绝,估计今年可得到四五万人。”皇上高兴地说:“朕经常忧虑江、淮数百里备御空虚,今天得到这些军队就可以没有祸患了。”
这时赵鼎、秦桧已经建议皇上回跸临安,李纲听说以后,赶紧上疏劝阻,三省权贵赵鼎、秦桧于是建议皇上再贬斥李纲,并把李纲以前累次乞求外出奉供宫观的奏章让皇帝看。但是却没有贬斥李纲的理由,就说李纲靖康之难过程中有失误,并把李纲在任期间以本司积蓄的财谷之数上报给朝廷。朝廷于是让观文殿大学士、江南西路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李纲提举临安府洞霄宫。
自此以后李纲心灰意冷,再也不愿复出了。在隐居之余,他写了这首《望江南·江上雪》来表达此刻的心情:
“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绍兴七年(1137年)十一月,金人废伪齐刘豫为蜀王。
刘豫被金人拘于琼林苑,曾经蹙额无聊,就给鲁王完颜昌说:“我们父子尽心竭力,不负上国,希望元帅哀怜我们。”完颜昌说:“蜀王,你不见赵氏少帝(赵桓)出京离开的那一天,中原几万百姓然顶炼臂,号泣之声闻于十馀里地。今天你被废除,而在京城的没有一人可怜你,你怎么还不自知罪呢!”刘豫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完颜昌逼迫他一起北行,问他有什么要求,刘豫乞求能居住在相州韩琦的老宅,完颜昌答应了。
当初,按照金人的祖制,自从金人祖宗以来,优恤臣下,乐则同享,财则共用。自从金主完颜亶还很小的时候,词臣韩昉就开始教育他,学习赋诗染翰作词。等到他嗣位之后,左右大臣每天给他进献谄谀,引导他说‘宫室要壮丽,侍卫要森严,入则端居九重,出则警跸清道’。并且劝阻他说,一些有旧功的大臣居功自傲,他们的奏疏你就不要理睬,而且不到规定的上朝时间不要去会见他们。在这些奸佞之人的引导下,金主完颜亶逐渐改掉了开国之初定下的祖制。于是金人宗戚人心涣散,朝政也堕落了。
这时,被金人拘押的修武郎朱弁,看到有可乘之机,就派遣使臣李发回来,说金人大元帅完颜宗翰等人相继殁亡。秦桧上奏说:“金国多事,势须有变。”
宋帝赵构说:“金人暴虐,不亡何待!”
秦桧说:“陛下其他不要多想,只要你积德行善就可以了,中兴自有时期。”
宋帝赵构说:“那也不能什么也不干啊。必须有所施为而后可以得志。但今天的情况,犹如病人误服药物,气力尚弱,明年春季应当极力经理中原。”
韩世忠这时移屯山阳,派遣间谍去悄悄团结山东豪杰,约定以缓急为应援,宿州马秦及太行山的一群盗匪,大多数都愿意奉约前来。这时金人废掉了刘豫,中原震动,韩世忠认为机不可失,奏请全师北讨,招纳归附,为恢复计。
但是这时秦桧力主和议,就命令韩世忠徙屯镇江。韩世忠上奏说:“金人诡诈多端,恐怕他们在以计谋延缓我们的军队行动,希望把我们留在此蔽遮江、淮。”又上奏说:“和议只是敌人的缓兵之计,臣愿效死节,率先迎敌;如果不胜,再撤退还不晚啊”。
宋帝赵构赐给他手札说:“朕迫于强敌,越在海隅,每慨然有恢复中原之志。顾以频年事力未振,姑郁居于此。前日恐有未便,委卿相度,今得所奏,益见忠诚,虽古名将何以过。使朕悚然兴叹,以谓有臣如此,祸难不足平也。古人有言,‘阃外之事,将军制之,’今既营屯安便,控制得宜,卿当施置自便,勿复拘执。至于军饷等事,已令三省施行。”
韩世忠又上奏说王伦、蓝公佐与金人交接河南地界,应当让他们出具证明以后不再反覆的文状作为以后的凭证。
韩世忠上了十数篇奏章,慷慨激切,而且请求单骑来到朝廷当面奏请,皇帝用手诏安慰了他一下就草草了事了。
于是在十二月初,枢密院进呈说:“原来得到圣旨,令京东宣抚处置使韩世忠移司镇江府,留兵以守楚州。”
伪齐刘豫被金人废掉之后,徽猷阁待制王伦、右朝请郎高公绘准备从金国回到宋廷。这时,金左副元帅鲁王完颜昌看到秦桧已经身居宰相高位,深得宋帝赵构的信任,完全有机会落实秦桧离开金国时的商定事项,达到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心中暗自高兴,自言自语地说“不用动一兵一卒,宋人就可以祖祖辈辈孝敬我们了,何乐不为呢!”
于是在临走之前,金左副元帅鲁王完颜昌给王伦等人送行,并且说:“回去后给江南朝廷说一些好话,也代问秦桧等人安好。既然道涂无壅,金、宋和议也就自此平达了。”
这时,知泗州刘纲上奏说王伦等人归来了,宋帝赵构颦蹙说道:“朕以梓宫及皇太后、渊圣皇帝未还,晓夜忧惧,未尝去心。若敌人能从朕所求,其馀一切非所较也。”
赵鼎说:“我们每天都能看到陛下孝心焦劳。”
宋帝赵构说:“国家但能自治以存天心,怎么会没有强大之日呢。”王伦见到皇上之后,就说金人答应返还太上皇梓宫以及皇太后,又答应返还河南诸州县,宋帝一听大喜过望,赏赐给他的东西非常丰厚。通问副使朱弁也以把奏表交付给王论带回来,宋帝赵构览阅之后感怆万分,就厚恤了朱弁的家属。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