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小胖拿着相机走进厨房,对着在旁边忙着的李言念问:
“老大,今天准备做什么呢?”
“做个现在比较少见,但却是三千年前的一种食物,先秦时期供帝王食用的的六谷之一——菰,即菰米,也叫雕胡、茭白。”
“菰米形似黑褐色的茅针,比稻米长很多,内呈白色。”
“最早在《礼记》中就有记载,《本草纲目》中说‘雕胡,九月抽茎,开花如苇芀(tiáo)。结实长寸许,霜后采之,大如茅针,皮黑褐色。其米甚白而滑腻,做饭香脆。’”
“因其霜秋时节结实乃凋,而谓之‘凋菰’,后被传为‘雕胡’。菰米饭在唐朝的诗中也频频现身,诗仙诗圣都有提及。”
“昔年,李白夜宿安徽铜陵五松下的一荀姓老妪家中,就受到雕胡饭的款待,做下《宿五松下荀媪家》一诗。”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餐。
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而李白的挚友诗圣杜甫,也对雕胡饭青睐有加。‘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
“同朝的诗佛王维王摩诘,更是钟爱菰饭飘香,多首诗中都写过,更将珍贵的琥珀酒与雕胡饭相提并论,‘琥珀酒兮雕胡饭’,所以足见当时雕胡饭的档次之高。”
“不止这些,唐诗中菰米雕胡频频现身,在当时天下,简直有口同嗜。”
李言念拿起一个白色的瓷碗,里面是一碗长针状的黑色米粒,展示一下菰米,然后继续说道:
“只可惜,菰米在宋朝时渐渐式微,已很少种植。现在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一种蔬菜——茭白,其实和菰米是同一种东西。”
“菰底下的嫩茎称为茭白,现在是常见的一种蔬菜,它开花结的实,就是菰米。”
“根据现在的研究表明,早期的菰长势较佳,但后因为一种真菌寄生感染,导致畸形,而菰就不再开花结实。遂作为谷物的菰米淡出餐桌,作为蔬菜的茭白出现在人们视野当中。”
“今天我就用菰米来做一碗正宗的唐朝雕胡饭,来尝一尝诗人笔下的柔滑馨香。”
李言念将一旁浸泡过一会的菰米取出,放到一个扁圆形类似青铜的器具中,加上水盖上,放到灶上去蒸。
一边还解释道:“现在国内种植古菰米的已经很少,市面上很多都是从国外进口而来,但我为了还原古时风味,专门找的是我国原有品种种出来的菰米。”
“现在大家都更愿意种茭白,这种菰米还是在南方一个小村里收购而来,种的少,产量低,养护成本大,这一斤得一百多块,也算是米中的奢侈品了。”
“然后煮的话,用唐朝特有的炊具,这叫釜,破釜沉舟的釜。这算是一种铜铁制品,众所周知,铁锅是在宋朝才开始普及,而唐朝铁冶炼不发达,产量低,只能用这种含铁成分的釜。”
“但这种器具也有好处,导热虽然没有现在的铁锅快,但是受热均匀,盖紧后能够把米饭全部锁在釜中焖,香气都不泄的。”
上灶蒸了不久,有蒸汽从上面冒出,但是丝毫没有闻到米饭的香味。
李言念看时间差不多,就把釜拿下来,先让它自然冷却一会,也是让雕胡饭最后再焖一下,然后才将里面的饭盛出。
一凑近就能闻到四溢的清香之气,有米饭特有的那种碳水诱人的气息,但却更为深厚独特,有一种自然的清甜和丝丝坚果的气息。
小胖子看到满满一碗的雕胡饭,顿时食指大动,闻着香味狂咽唾沫:“老大,这个真香啊。”
李言念分别盛好两大碗:“这可是李白杜甫诗中的雕胡饭,普天之下,只此一家,尝尝看吧。”
小胖听完迫不及待拿起筷子,狠狠扒两口,一边嚼着,一边身子都坐直了一些,嘴里含糊不清的说:
“好吃好吃,就这样吃都好吃得很,我一个人能吃两大碗。”
李言念挑起一筷子雕胡饭,蒸过的菰米显得乌黑发亮,送入口中一尝,滑腻中不失脆爽,有着悠远绵长的馨香。
他也不由地赞叹:“雕胡饭果然名不虚传,脆嫩细腻,又不粘牙,吃完真的唇齿留香。”
然后看到在那大口干饭的小胖:“小胖你应该多吃点,这也能当药材使用,对三高肥胖人士很有作用,总之是好吃又补身的。”
“嗯嗯嗯,#¥%&@”小胖嘴里塞满雕胡饭,都听不清在说些什么。
李言念慢慢吃几口,然后拿出一旁的小蝶酱料:“平民没什么办法只能干吃,有条件可以搭配一些肉酱或其他调料一起吃,我刚做的一些逡巡酱,拌着一起吃应该还可以。”
小胖配着吃一点,竖起大拇指,嘴里塞满连说话的功夫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