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采花刚才看见李秀娴搬鱼干搬到手都发抖了,着实有点惊讶。
江夏:“我也不知道。”
江夏猜她是和周承森之间出现问题了,所以努力表现一下。
田采花抿嘴:“估计也勤快不了几天。清明过后就插秧了,可别说手酸得提起不来!每年找尽借口不插秧!到时候你劝劝妈,别帮他们家插。”
江夏就道:“如果不下雨,我家也打算请人插秧。”
前段时间育完秧,就开始种花生,红薯和玉米,都是请人种的,那段时间一家人忙着做小鱿鱼,周承磊晚上又要出海,实在是没有时间。
她自己又不会种,而且大着肚子就算她想去种,周承磊也不让。
田采花听了也想请人插秧,可是一想到请人插秧,每天要两块钱,一天也不知道能不能插完一亩,请人织渔网一天才一元,她就不舍得了!
算了,她请人织渔网,她自己去插秧。
反正插秧很快,不用犁田,有拖拉机犁田也不辛苦。
吃完晚饭后,周父拿出一个红白蓝胶袋给几个孙子,孙女分礼物。
这次他上岸去收小鱼干的时候,顺便四处走了走,给孙子孙女们买了些玩具和衣服。
一人一辆玩具汽车和一套衣服。
周父给光宗耀祖和周莹,周舟分完玩具和衣服后。
还剩下半袋东西,他直接给了江夏:“这些是给我那未出生的三个孙子孙女的。”
江夏看了一眼,又是衣服又是各种小玩具,全都是一式三份,笑道:“谢谢爸,都不知道是男是女,爸怎么这么快就给他们买衣服?”
周父笑道:“我买的都是男孩女孩都可以穿的。那些摇铃,博浪鼓,小汽车,都是男女都可以玩。”
三个孩子呢!他相信一定男女都有。
当然这话周父不会说出来,免得旺财有压力。
放眼整个生产队,谁家有这福气一胎三宝?
他今次收小鱼干时遇到了一座庙,他去求了根签。
那可是上上签。
解签的师傅说他求啥得啥!
他立马冲进庙里磕了三个响头,求小儿子儿女双全,求一家人平安健康,财源广进。
他的要求不多,就这几样而已。
李秀娴看着周父拿出一大袋东西,田采花四个儿子占了一半,江夏三个未出生的孩子占了另一半!
未出生的都可以占一半!
一大袋东西,她女儿十分之一都没有。
说出去谁不觉得过分?
所以,怎么可以不多生一个呢?
现在周父手里有钱,过年给红包他们都大方了,大人一人一千。
证明他好有钱。
那将来,等到周父百年的时候,一定留下一大笔钱吧?
要是那钱按人头分,他们二房不就亏大了?
李秀娴心里不舒服,但这些话她不会再和周承森说了,她知道他不爱听。
他只会护着他的父母兄弟,觉得自己欠家里很多。
为了生个儿子,她再不开心都忍了。
晚上,殷勤表现了一天的李秀娴靠到周承森身上。
周承森下午搬鱼干搬到手都软,他困倦道:“好累,早点睡吧!”
李秀娴:“……”
周承森是真累,搬了快一万斤鱼干呢!谁不累?
很快他就睡着了。
李秀娴睡不着,气都快气死,怎么睡?
又睡了一会儿,实在睡不着,就起床上厕所,打算回来再继续睡。
她拉开门,走出厅,就听见了厨房传来了周父的声音:“我上楼将这次出海的钱给阿磊。小夏的宵夜做好了吗?我顺便拿上去。”
李秀娴竖起耳朵。
也不知道这次周父帮周承磊出远海,赚了多少钱。
周母正在厨房里熬元贝瘦肉粥,“还没好,你先去吧!不然一会儿小夏就睡了。这次阿磊装网箱,又要装电又要在海岛盖房子之类的,反正很复杂,要很多钱,村里的人又不会装,都是俞老板带来的人帮忙装,十几个人包吃包住,我估计十万块都不知道够不够,阿磊给你钱,你别要了。他每次都给那么多。他们两夫妻大船的钱都没凑够呢,这次又不能去参加穗交会。”
“我知道。”周父走回厅里。
李秀娴赶紧躲进厕所,掩上门,留了一条门缝,也不开灯。
周父走回房间,从柜子里拿了一个行李袋,然后又出了房间,往楼梯间走去。
黑暗中,李秀娴看见周父提着一只沉甸甸的行李袋上楼了。
一行李袋的钱?
那行李袋里装的全是钱?
那得多少钱才能装满一个行李袋?
公公帮四房赚那么多钱,周承磊两夫妻给公公多少钱?一半?不可能!三分之一?
估计也不可能!公公婆婆不会要那么多的。
十分之一应该有可能吧?
十分之一都给不到,周承磊和江夏也太不孝了!
李秀娴赶紧上完厕所回房间。
然后她拿出行李袋,又拿出了几张报纸折叠起来,折成一千块那么厚的样子。
然后放进了行李袋,比划一下到底能放多少个一千!
然后越比心跳得越快,那一行李袋的钱,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吧!
那周承磊能给一万块给公公吗?
*
二楼衣帽间,江夏站在边上,看着周承磊将周父买的东西放到柜子里。
三个孩子还没出生,玩具和衣服就已经装了满一柜子里。
有江父,江母买的,也有周承磊和江夏买的,周母也做了许多小孩的衣服,抱被和尿布。
“柜里的新衣服等到五六月,天气好,太阳猛的时候都得拿出来清洗干净。”
“好。”
江夏:“得让爸他们别买了,小孩子长得快,他们出生时是夏天,穿不了几个月就入秋,等到下一年一岁了,就不合穿了。”
周父这时走了进来,笑呵呵的道:“不怕,那些衣服我都是往大里买的,应该一岁也能穿,有些穿到两岁都能穿。那些外套我都是买两岁能穿的。可以从一岁穿到两岁。”
在周父印象里以前他几个孩子,还有光宗耀祖几兄弟的衣服是用大人的衣服改的,周母都是往大里准备的,能穿两三年。
一直以来村里的人都是这样给孩子准备衣服的。
不然哪里来那么多布做衣服。
有钱买布也要有布票。
不过现在不同了,现在家里有钱了,票也不愁,所以他只买大了一岁。
江夏回头,笑道:“爸还没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