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使得道路看起来更加迷离恍惚,陈振华骑着马走在队伍的前列,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前方。
夜凉如水,轻柔的晚风如同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他那坚毅的面庞,带来一丝丝沁人心脾的凉意。
这股凉风仿佛携带着大自然的问候,悄然钻入他的鼻腔,使得空气中那浓郁的泥土芬芳、清新的草木香气,以及战马身上散发出来的微微汗味,相互交织融合在一起,共同营造出一种既独特又令人心弦紧绷的紧张氛围。
就在这时,一只浑身漆黑如墨的夜枭宛如幽灵一般静悄悄地落在了不远处的枝头。它那双闪烁着寒光的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四周,突然间张开尖锐的嘴巴,发出了一声极其凄厉刺耳的鸣叫。
这声惊叫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原本静谧安宁的夜空,惊得周围树林中的鸟儿纷纷扑棱着翅膀四散飞起。就连一向训练有素的战马也被吓得不轻,前蹄高高扬起,险些将背上的主人掀翻在地。
好在陈振华反应迅速,他紧紧握住手中的缰绳,双腿用力夹住马腹,口中不断发出低沉而温和的声音,努力安抚着受到惊吓的坐骑。经过一番耐心的抚慰之后,战马终于渐渐平静下来,重新恢复了镇定。
他们经过一片荒芜的田野,田地里的麦苗在月光下闪着微弱的光芒。远处的村庄一片寂静,没有一丝灯火,仿佛被时间遗忘。
陈振华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慨,战争让这片原本生机勃勃的土地变得如此沉寂和荒凉。
再往前走,道路变得更加狭窄,一侧是陡峭的悬崖,另一侧是幽深的山谷。山谷中不时传来隐隐约约的流水声,仿佛是大地的脉搏在跳动。
陈振华小心翼翼地驾驭着战马,提醒身后的将士们注意安全,行进途中,他们还遭遇了一段泥泞的路段。
马蹄陷入泥中,举步维艰,陈振华和将士们不得不下马,艰难地拉着战马前行。每个人的身上都溅满了泥巴,但没有人抱怨,大家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 尽快抵达壶关县,完成侦察任务。
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走出了泥泞,重新骑上战马,继续前行。夜色愈发深沉,天上的星星像是镶嵌在黑色天幕上的宝石,闪烁着微弱的光芒。陈振华抬头看了看天空,心中默默祈祷着这次任务能够顺利完成。
终于,在黎明的曙光即将破晓之时,他们顺利地抵达了壶关县城之外。和这些侦察兵在一起,陈振华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他深知,此次任务的成败关乎着后续战斗的部署和整个部队的安危,陈振华小声地对段鹏和魏大勇说道:“大家注意隐蔽,我们先观察一下周围的情况。”
段鹏和魏大勇以及其他将士们纷纷点头,轻手轻脚地将战马牵到一旁的树林中,静静地等待着进一步的指令。
另外一名侦察兵压低声音向陈振华报告:“队长,从这里看去,县城的城门紧闭,城墙上似乎有鬼子的巡逻队。”
陈振华皱了皱眉头,思考片刻后说道:“大家先原地休息,等待合适的时机再行动。”
在这黎明前的黑暗中,陈振华和他的侦察班将士们,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猎豹,准备在适当的时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目标,获取宝贵的情报。
就这样,陈振华带领着那支特战小队一路奔波,历经艰难险阻,终于抵达了壶关县。壶关县原本坐落于平顺县的西南角,严格来说,它虽然被称为县城,但实际上只是个规模较小的城镇。
城镇的布局简单而紧凑,街道狭窄,房屋低矮且陈旧,当陈振华带领众人到达此地后,才清楚地了解到这里的具体情况。
壶关县城关镇的范围方圆不足 5 公里,城墙也都非常的陈旧,似乎在经历了日军的侵略之后,部分城墙还被大炮轰倒了一段,并没有被小鬼子们修葺起来,只有一圈简单的木制栅栏,勉强算作是新的阻栏标识。
而且,小鬼子在此地仅仅驻扎了一个小队左右的兵力,大概 150 多人,由于这里只是个小县城,小鬼子的枪支弹药并没有过多储存,武器装备方面也相对匮乏。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里的粮食补给却颇为丰富,有数量众多的牛肉罐头以及大量的粮食。
陈振华经过一番探查还发现,驻守在壶关县的小鬼子,将壶关县周围的地主老财全部搜刮了一遍,囤积了接近 5 万斤的粮食,存放在壶关县内的一个大型仓库之内。
这显然是为了等待后续的运输,以便将这些物资运送到其他地方,充做小鬼子的军粮,看来小鬼子已经在有计划的搜集占领区的粮食物资了,从而以战养战,所以这批物资对于敌我双方来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粮食仓库位于壶关县城的西北角,周围的地形较为简单,仓库的前方是一片开阔地,视野较为宽广,毫无遮挡之物,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蜿蜒曲折地通往仓库。
仓库的正门有4个鬼子站岗,他们手持步枪,眼神时刻警惕地扫视着四周。这4个鬼子身板笔直,站得一丝不苟,但从他们略显疲惫的眼神中,仍能看出长期驻守带来的倦意。
仓库的侧面有一个了望塔,上面有三个鬼子在观察四周的情况。这个鬼子手持望远镜,不断地转动身体,试图捕捉到任何一丝可疑的动静。
了望塔虽然不算太高,但位置却很关键,能够俯瞰到仓库周边很大一片区域。而仓库的后面是一条小河,河水不深,水流也不算湍急,但河岸陡峭,满是乱石和荆棘,不利于通行。
若是强行从此处突破,不仅行动缓慢,还容易发出声响,暴露行踪。陈振华在仓库周围小心地观察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的目光犀利而专注,身形敏捷地在各个观察点之间穿梭,他时而蹲下身子,仔细查看地上的脚印和车辙;时而攀上附近的屋顶,从高处俯瞰整个仓库区域。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心中默默盘算着作战计划。身旁的特战队员们也都神情严肃,紧紧跟随在他身后,不放过他的任何一个指令和手势。
队员段鹏压低声音说:“旅长,这些个小鬼子防守挺严的,不好突破啊。”
陈振华微微皱了皱眉,回答道:“越是困难,咱们越不能退缩,大家都仔细想想,怎么能找到敌人的破绽。”
队员魏大勇接着说:“旅长,要不咱们趁夜摸过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陈振华沉思片刻,说道:“夜间行动虽然有一定的隐蔽性,但敌人在夜间的警惕性也会提高,而且我们对仓库内部的情况还不够清楚。”
此时,风轻轻吹过,带来一丝凉意。陈振华望着仓库的方向,心中涌起一股坚定的信念。他深知,这批物资对于部队的重要性,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夺下来。
陈振华带着队员们继续在周边侦查,他们发现仓库旁边有一个废弃的院落,里面堆满了杂物。这个院落与仓库的距离不远,如果能够利用好,或许能成为突破的关键。
回到临时的隐蔽点,陈振华召集队员们开会,他在地上画出仓库的大致地形和鬼子的防守位置,说道:
“同志们,我们面临的任务很艰巨,但我相信大家的勇气和智慧,仓库前面的开阔地是敌人重点防守的区域,侧面的了望塔视野开阔,后面的小河通行困难。“
“但那个废弃的院落,我们可以想办法趁黑夜进入一下,那就没有太多的困难了,然后从侧面就能获得进入仓库的机会。”
队员们纷纷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接下来的时间里,队员们开始积极准备,毕竟这也是陈振华给这支特殊的侦查班设置的演练课题之一,目的就是训练和提升他们的真实的战场侦查能力和水平。
他们收集了一些可以利用的物品,制作了简单的工具和器材,夜晚降临,整个壶关县显得格外安静,只有仓库周围偶尔传来鬼子巡逻的脚步声。
陈振华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在和那些英勇无畏的特战队员们精心化装成平民老百姓之后,他们悄无声息地进入了壶关县县城。
那是一个看似平静却暗藏危机的清晨,薄薄的雾气还未完全散去,给这座县城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陈振华带领着队员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恰到好处的疲惫与沧桑,仿佛是这座县城中最普通的百姓。
他们的步伐不紧不慢,融入了街头的人流之中。然而,在他们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内心却燃烧着坚定的火焰,那是对任务的执着和对胜利的渴望。
刚一进城,陈振华便立即带领众人展开了细致入微的探查工作。他那敏锐的目光,犹如猎鹰一般,严密地关注着每一个小鬼子的一举一动。
从他们的行走姿态到日常的交流神态,陈振华都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线索。他穿梭在街头巷尾,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心思缜密。
小鬼子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能在他心中引起警觉。他留意着那些站岗的小鬼子,观察他们的换岗时间和站岗姿势,判断着他们的警惕性和纪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