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陈振华等人忙碌于人员运输和安置的同时,陈大旅长正身处另一个重要的场合。
他正与军神师长、小个子政委等人,围坐在师部会议桌旁,神情严肃而专注,认真地汇报着关于晋冀豫根据地建设的详细计划,以及接下来在晋东南即将开展的一系列战斗计划。
在这个充满紧张和期待的会议室里,每一个人的目光都充满了坚定和决心。他们深知,晋冀豫根据地的建设对于整个抗战局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晋察冀根据地成功建设之后,晋冀豫根据地的建设也被多次提及,但由于种种困难和挑战,一二九师一直未能成功突破到冀省和豫省。
而如今,借助独立二团以及黄彦虎等人在新郑等地建设的根据地基础,129师师部看到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他们坚信,只要全体将士齐心协力、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实现晋冀豫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为抗战的最终胜利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在汇报过程中,陈大旅长详细地阐述了根据地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防御工事的构筑、资源的调配、民众的动员以及与友军的协同作战等。
陈大旅长的话语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战神师长和小个子政委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他们在关键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与陈大旅长共同商讨着最佳的解决方案。
整个会议室里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充满希望的氛围,每一个人都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都在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而在另一边,陈振华带领着新加入的战士们,终于抵达了平顺县独立旅驻地,他们顾不上旅途的疲惫,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治疗、培训和指导工作中。
陈振华亲自上阵,为战士们传授战斗经验和技巧,鼓励他们要勇敢面对未来的挑战。
当陈振华将独立旅和 386 旅关于晋冀豫根据地的建设情况详尽地汇报完毕之后,129 师师部的氛围瞬间陷入了一片凝重的安静之中。
每一位领导的脸上都浮现出深思的神情,仿佛在脑海中勾勒着未来的战略蓝图。
此时,李参谋长率先打破了沉默,他再次与陈大旅长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李参谋长目光专注而严肃,声音沉稳地说道:
“陈大旅长,关于目前我们能够直接投入作战的兵力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的精确评估和分析。这不仅关系到我们的战斗部署,更是关乎根据地建设的关键环节。”
陈大旅长微微点头,回应道:“李参谋长,据我们目前的统计,386 旅和独立旅能够直接投入作战的兵力已经达到了 26,000 多人,这是经过我们多次核实和校对的数据,但随着后续的招募和训练,这个数字可能还会有所增加。”
李参谋长轻皱眉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若有所思地说:“嗯,仅仅是作战兵力还不够,我们还要考虑到区县大队、区小队以及广大民兵组织的力量整合。“
“他们虽然装备和训练相对薄弱,但在保卫根据地、进行游击作战等方面,能够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陈大旅长深表赞同,接着说道:“没错,李参谋长,如果将区县大队、区小队以及广大民兵组织都计算在内,预估人数可能能达到 3 万人。“
“而且,这还没有把为前线提供支持的后勤人员数量包含进去,总体算下来,我们的力量规模接近 4 万人。”
听到这个数字,129师师部的领导们不禁微微动容。他们深知,如此庞大的力量既是机遇,也是巨大的挑战。
小个子政委站起身来,双手背在身后,缓缓踱步说道:
“同志们,这么多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建设晋冀豫根据地已经成为了刻不容缓的任务。这不仅是为了我们当前的战斗需要,更是为了长远的抗战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军神师长目光坚定,语气铿锵有力地说道:“不错,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这股力量的优势,合理规划,精心部署。要让每一个战士都清楚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为了保卫家园、抗击日寇,不惜一切代价。”
随后,大家围绕着兵力的配置、武器装备的供应、后勤保障的完善等具体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我们要确保每一位战士都能得到足够的训练,提高他们的战斗素质和战术水平。”一位领导提出。
“还有医疗保障,不能让受伤的战士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另一位领导补充道。
“物资的调配也至关重要,要避免出现有的地方物资过剩,而有的地方却极度匮乏的情况。”
……
经过一番深入的探讨,大家对于建设晋冀豫根据地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标也更加明确。
当然,无论是被尊称为军神的师长,还是小个子政委,都深知此事意义重大、事关全局。于是,他们再次与陈大旅长详细探讨了一番具体的细节。
军神师长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陈大旅长说道:“陈旅长,这次建设晋冀豫抗战根据地,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啊。兵力的部署一定要合理,既要保证重点区域的防御,又要兼顾游击区的灵活作战。”
陈大旅长挺直腰杆,郑重地回答:“师长放心,我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在重点城镇和交通要道,我们将部署精锐部队,构筑坚固的防线,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以游击小队为主,灵活打击敌人。”
小个子政委走上前来,拍了拍陈大旅长的肩膀说:“还有,要注重与当地群众的紧密联系。他们是我们的根基,只有得到他们的全力支持,我们的根据地才能稳固发展。”
陈大旅长点头道:“政委,这一点我明白。我们会积极开展群众工作,组织农会、妇救会等,让群众真正参与到根据地的建设中来。”
师部的领导们你一言我一语,为陈大旅长提供了诸多宝贵的建议和指导,最终决定委托陈大旅长直接再前往八路军总部进行最终的汇报。
毕竟,此时的八路军总部也需要更多统一的抗战战略部署,以充分展现八路军抗战队伍持续抗击小鬼子的坚定决心和英勇行动。
当下,115 师的师长由于负伤,已经转移到圣地进行治疗,很快就被转移到毛子国治疗,120 师的战斗也遭遇了阻碍,唯独 129 师,尤其是独立旅和 386 旅的战斗,正处于急速的扩张阶段。
因此,129 师迫切需要八路军总部给予明确的支持和有力的帮助,从而在后续能够更加迅速地推动抗战事业的发展。
陈大旅长深知责任重大,他感受到了两位老首长那殷切的期望,那目光中饱含着信任、期待,还有对未来胜利的坚定信念。
陈大旅长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刻整理行装,准备踏上前往八路军总部的征程。出发前,他回望了一眼师部的战友们,心中暗暗发誓: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为了抗战的胜利,哪怕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
于是,陈大旅长马不停蹄地再次朝着八路军总部进发。一路上,他思绪万千,不断在心中完善着要汇报的内容,思考着如何能够更好地争取到八路军总部的支持。
当陈大旅长抵达八路军总部的时候,迎接他的是八路军总部副总指挥那熟悉而又爽朗的调侃。
“陈大旅长,你这小子又过来了,不会又耍什么花招吧?前面刚从我们总部挖掘了一大批的中级和高级的指挥员,这次又来干嘛要啊?”副总指挥的脸上带着笑意,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好奇。
这时,消息灵通的副总参谋长也凑了过来,笑着说道:“陈大旅长,我是不是也该恭喜你发财呀?”
听完这话,一向严肃的副总指挥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跟着说道:“陈大旅长,我也恭喜你发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