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至此,亚当的脑海中浮现出闻香教的道:
天地有正邪,人间有善恶。
若以目观之,便是美与丑。
若以鼻嗅之,便是香与臭。
喜美恶丑,喜香恶臭,人性如此,天地亦然。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香与美的花本就代表着祥瑞与天地的认可。
在闻香教的道中,香已经从香本身,引申到了令人偏爱,令天地偏爱的媒介和象征。
闻香教的天香三卷就是如此,把香变成了一种大道,共分为天地人三卷。
人香卷采百花之香修炼,使修炼者亲近天地自然本身,同时也让人对修炼者产生好感,甚至不忍伤害。
地香卷采千药之香修炼,使修炼者神魂圆满清静,甚至连灵魂都染上香味,令世间万灵对修炼者产生偏爱。
而天香卷则是采万种神香修炼,使修炼者明了万道本性,更容易体悟万道,同时世间万物、日月星辰都对修炼者产生偏爱,天地间的灵气都会主动向着修炼者蜂拥而去助其修行。
亚当要创造出花间派的功法花间游,就打算借鉴天香三卷中的道理,因为两个世界的修行规则不同,在这个世界完全可以把天香三卷的功效合而为一。
“妙香解决了,那妙相呢?”
亚当思考片刻,看着手中的蓝色小花,手指一捻,蓝色小花在旋动间变成了一朵美轮美奂的玉花。
“美人如花,美人如玉。一朵玉花,作为花间派的观想物却是正合适。”
玉乃珍美之物,且玉之美温润内敛,不似金石那般有侵略性,也不似珊瑚珍珠砗磲之类,看似华美,实则尽是染血尸骨,引申出去反而更容易受天地厌弃。
如此两相叠加,功法的效果提升绝不是单纯的一加一这么简单。
当然,到时候真正用于观想的玉花,肯定不会是一朵实际存在的玉花。
亚当会想办法搞一种媒介,能给每个弟子以较低的难度打下基础的玉花雏形,后续如何雕琢、丰富这朵玉花的香和美,就要看弟子们自己的修炼了。
美也好,香也好,都是主观的、超验的、形而上的概念,一旦落于现实,就会被局限。
这也是亚当想教给花间派弟子的道理。
记忆中的花,永远比眼前的花更香,摘不到的花,永远比手中的花更美。
“但这样一来,花间派似乎就需要一种炼香的途径,总不能全靠我自己用花牌释放吧?”
亚当自己可以通过感悟和学习,用花牌制作出神香,但他不可能一直留在这,而闻香教也算是他创造的道统。
他可以接受日后门人弟子经营不善门派倒闭,但不能接受自己前脚走后脚门派直接被断了命脉。
恰巧,在这个世界恰好有一件炼香一道的神器,那就是属于十方神器之一的卜元鼎,代表“煎熬”与“治愈”,用于调香炼药,制作出来的都是圣品。
“煎熬,治愈……恰巧又与七情六欲之道不谋而合,果然是天意如此。”
亚当面露欢喜。
除此之外,十六天魔舞作为门派武学的话,妙音以及其背后的音律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亚当伸出手指,在空中轻轻叩动、弹拨,虚空如同琴弦,简单的几个音符,却引得天地规则的共鸣:
“这‘福生无量天尊’中的道理,真是奥妙无穷、常看常新,应用于音律之道甚至可以演化出不知多少门大神通。”
这种一个基础的规则上根据使用的方式可以演化出万千变化的效果,简直……就像是库洛牌和亚当牌一样。
当然,按照库洛·里多的说法,这么说其实有些倒反天罡了。
亚当收回手,暗暗思索:
“音律之道,幻思铃、流光琴也可以安排上了。”
十方神器本就在亚当的目标行列,如今只不过是把这几件的优先级往前调罢了,一路收集过去的路上,亚当就可以慢慢构建起花间派的功法了。
虽然对花间派功法的规则道理有了个思路,但亚当掌握这些规则和道理是一回事,理解了道这一概念中本世界的修炼规则又是一回事。
把自己会的规则道理,用本世界的修炼规则表达出来,则是更进一步,把前两者完全掌握才能做到、做好了。
这正是一个完整的学以致用的过程,因此亚当才会选择在这个世界开宗立派,绝不是单纯的他想在这个世界享受一下。
如今排行前列的三件神器当中,幻思铃在太白山,流光琴在长留山。
卜元鼎的下落亚当打听了一下,其主人夏紫薰现在已经堕仙成魔,加入七杀了。
至于昔日仙界五上仙之一的紫熏上仙是怎么沦落到堕仙成魔的地步的……那自然是因为对白子画爱而不得了。
“以夏紫薰如今的身份,我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从她手中取走卜元鼎而不怕在道德上被声讨。”
亚当思考了一下,掌握一方神器对花间派日后的地位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不过……
“我觉得这位昔日的紫熏上仙,很有修炼我花间派功法的资质啊!”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搞这种把一生的意义和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的戏码,自立自强自爱才是修炼的核心啊。
“花间游修炼出的效果,固然有吸引他人、众生,乃至于日月星辰、天地灵气偏爱的能力,但那只是顺带的,核心依然是自身的修行。”
花间游的香、美,是为了让自己处于一种“正”的状态,那种引来偏爱的效果恰恰是人与天地对“正”的偏爱,正如对香与美的喜好一般。
除此之外,花间游令修炼者亲近天地自然、神魂圆满清静、能更贴近天地万道,都是强化自身修炼的效果。
如果修成了借助这种吸引力去攀附其他势力的歪路,那才是步了闻香教的后尘,最后免不了落得个凄惨下场。
花纵然无人欣赏,不改其美,纵然无人细嗅,不改其香。
亚当灵感迸发,一边更加快速地编撰出花间游,一边也在修订一些修行上的心得与人生的道理,如同蜀山藏经阁一层的那些书籍一样。
这些东西并不能在斗法的时候起多大的作用,在修行和生活中却不可或缺,对于门人弟子的人生而言反而比神通术法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