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总结为一句话,就是商品过剩。”
时镇看了阁楼里的众人一眼,尝试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以及简单易懂的案例,说明‘经济危机的产生原因’。
“如我之前所说,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而产业集中之后,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一个人生产商品,比如打造一个桌子吧。他需要收集对应的原材料,需要切割木材,需要组装、售卖。他即便是最高效率的生产,一天能做出来一张桌子就很不错了。”
“但十个人来做呢?效率就提高了。分一个人专门收集原材料,四个人切割,四个人组装,一个人专门推销售卖。一天下来,能制作二十张桌子。这就是分工带来的优势。”
“那么一百个人呢?建一个家具厂,有专门的原材料仓库,同时也有最专业的工具,用来切割木材,还有标准化的组装流程。这么一个家具厂,一天能做出来三百张桌子。这就是规模化带来的优势。”
时镇说到这里,做了一个简短的总结。
“商人为了追逐利润和效益,只要有条件,他们就必然会选择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规模化生产。因为越是批量生产,单个商品的单价就越低,商品竞争力就越强,利润也越高。”
“听起来,没毛病对吧?”时镇看向所有人。
包括刘备在内的众弟子,均是点了点头。
这种事情太魔幻了,对于刘备、姜维在内的众人来说,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姜维大声说道:“咱们圣境山就没这个问题啊!”
“这个家具厂的桌子,可以一直生产,但不可能一直都有人买,因为需求是有限的。”
“问得好。”
“他们受金钱利益的驱动,会去从事各种赚钱的工作,而其中最普遍的就是走进工厂、从事生产,或是走进工地、从事建筑。”
“在某种极端情况下,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在从事生产,而海量的商品根本不可能彻底消费掉。这产生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进一步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生活成本。”
“这像是一个怪圈,很难有解决办法。”
“可是,先生。”
……
“就像是一万人,不停的在生产商品,他们生产的商品足以供应十几万人所需。但实际上,拥有消费能力的只有五六万人。”
时镇点了点头,开口说道:“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夫妻小店相当于一个小作坊,效率相对低下。当社会上出现了大量工厂,并且都在追求效率和规模化的时候,商品会大量增加,最终超出了所有人的消费负荷极限。”
“乖乖。”
“那……”
“去工厂干活?”姜维试探回答道。
“先生!”
“对,赔钱了。所以他们只能选择赔钱最少的处理方式。”时镇点头。
“两个人一直在生产各类商品,大概能供应五、六个人的需求了吧。至少得是六口之家,才能完成消费。”
时镇微微一笑,说道:“商品过剩会导致工厂赔钱,工厂赔钱会倒闭,倒闭会导致更多工人失去工作,进而导致经济萎靡不振,所有人都贫穷。而经济低迷,又会导致需求下降,引发新一轮的商品过剩、工厂倒闭。”
时镇没有再说什么,而是把这个答案,留给了听到这些话的所有人。
“这……”
时镇露出赞许之色,看向了这名年轻人,并对他点了点头,表示是欣赏。
“如我之前所讲的那样,社会的总体消费能力是有限的。工厂的生产能力越强,制造的东西越多,经济危机就来的越快、越频繁。”
他这番话一出来,所有人登时醒悟!
“先生!那少生产点商品,不就没事了。”
按需生产,计划分配,可以有效避免经济危机!
只有坐在角落的那个灰袍年轻人,举了手,提出了异议。
“你们估计的,基本正确。”
时镇则是安安静静的听着。
新房子被推倒,牛奶被倒掉,瓜果蔬菜被丢弃,养的猪也被填埋。
“如他所言,市场对商品的总量,是有一个极限承受力的。”
“我们可以看到,经济危机发生之后,建设好的新房子被成片推倒,采集到的牛奶被成桶倒掉,种植出来的瓜果蔬菜被丢入沟渠,就连养殖场的猪,都会被杀掉填埋。”
也就在此时,时镇再度开口了,把阁楼里所有人的注意力,又拉回了自己身上。
“不,即便是吃的喝的,他夫妻二人一整天都在做饭,你们一家子也不可能一直能吃下去。”
“说得好。”
“经济萧条会摧毁整整一代人,会带来饥饿、战争、混乱,甚至引发全世界的大规模动乱。”
“得看是什么商品吧,如果是吃的、喝的,这种当场就能用掉的商品,那没问题。如果是家具之类,那种坚固耐用的商品,那绝无可能。”
“简单来说,就是商品过剩,导致正常价格卖不出去。倘若贱卖,又不够成本,因为储存、销售也需要成本的,直接扔掉反而是最佳的处理方式。”
姜维忍不住问道。
阁楼里的众弟子,听到这一幕全部都露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这正是有趣之处。所有人都能看到这个问题,但没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
“工厂只生产需要的东西,就永远不会过剩。所有人都没有收入,按需得到了分配,自然不存在‘没有收入怎么生存’这个伪命题。”
时镇摊开双手:“在生产力足够发达的时候,我们是想要一个人吃人,利益至上的社会;还是坚持计划分配,所有人都有尊严和体面的生存?”
似乎,他属于比较腼腆的那种类型,大庭广众之下,他实在不想吸引太多人的注意。
原来时镇绕了这么远,说了这么多,归根结底,是想告诉大家。
“这些劳动力为了赚钱,会流向哪里?”时镇发问。
时镇反问道:“靠种地的收入,很难养活一家人。更何况,不是每个人都有耕地的,依然有大量的人要去工厂。”
“先生,若所有商人都这么做,市场上的商品会不会太多了?因为,不是每家每户,都需要这么多的桌子。”
“竞争使人焦虑,工厂满是血泪。”
以至于,姜维忍不住开口询问。
众人面面相觑,全都难以理解。
过了不久,众多弟子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一个夫妻小店,以最高效率生产商品,大概能够供应六口之家的需求。
时镇说到这里,稍微停顿了一下,又做了一个最简单的比喻。
“人多的话,或许可以。”一名弟子说道。
阁楼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商品过剩之后,就会导致经济危机。”
姜维乍舌:“他们难道就那么蠢,不知道商品过剩了,卖不出去吗?”
“那不就是赔钱了吗?”姜维问道。
时镇脸上隐有一丝悲哀。
“在自由市场,没有收入怎么生存呢?”
时镇回答道:“生产力一定会不断发展的,随着亩产粮食的不断增加,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为种地能获得收益极其有限,远不如工厂生产商品的收入高。”
“即便没有耕地,我们依然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而且过的非常幸福!我们也没有什么收入,更不需要去什么工厂!”
一时间,阁楼里所有人都朝着这个年轻人看去,这个场面让他有些受宠若惊,立刻缩起了脑袋。
“理论上,这样做可以延缓危机,但不是解决办法。”
“不,富裕的只是少数,大部分人依旧贫穷。他们住不起新房子,喝不起牛奶,吃不起瓜果蔬菜,买不起新鲜猪肉。”时镇摇头。
“对。”
时镇点了点头,道:“随着以后工业的发展,效率的提升,农业人口将会大幅减少。也许一个人,就能耕种几十亩田地。那么,农村就会涌现出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一直持续到工厂倒闭太多了,供需终于回复到正常水平,才会停止。而这个经济危机引发的动荡,就是经济萧条。”
“就比如你们的邻居,开了一个夫妻小作坊。他们两人每天都在生产,并且能够生产出所有品类的商品。请问,你们能够消费掉这些商品吗?”
“先生,是不是大家都太富裕了,以至于都不需要这些东西了?”
姜维问道:“是不是让农民都留在农村,就没有经济危机了?”
姜维犹豫了一下,有些不确定的说:“既然粮食够吃了,干脆躺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