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顷公在位之时,因为鞌地之战的失败,求和于晋国。正因为鞌地之战的失败,齐顷公变得不再张狂任性,开始治理国政,推恩施德于民,使得齐国在诸侯中的地位提升。齐顷公去世于公元前582年,其子继位为齐灵公。
齐灵公继位后,由齐国士族国氏和高氏共同辅佐。而国氏一族的国佐在齐惠公和齐顷公时期就被委以重任,等到齐灵公继位后,国佐已经位居百官之首。
齐灵公的母亲声孟子,私通齐国大夫庆克。庆克时常男扮女装,乘坐女眷的马车进入齐公室内,和齐灵公的母亲幽会。
齐灵公母亲和大夫庆克私通之事,被齐大夫鲍牵得知,鲍牵将此事告诉了齐大夫国佐。大夫国佐知道后,便叫来了大夫庆克,对其严斥力责。对于国佐的谴责,大夫庆克是胆战心惊,不敢再去私会齐灵公之母。而正在热恋于大夫庆克的声孟子,很长时间都没有见到大夫庆克,便派人询问大夫庆克。大夫庆克便将国佐对自己的谴责告诉了齐灵公之母,声孟子得知后,便对国佐心生怨恨。
公元前574年夏,齐灵公在大夫国佐的陪同下,去参加晋国召开的柯陵会盟(今河南许昌市南),齐大夫高无咎和鲍牵留守齐国。等到齐灵公回国时,发现城门紧闭,齐国的守城将士在检查了齐灵公的车辆和随从后,才打开城门放行入内。
这样的例行检查,对于齐灵公来说本就是无可厚非之事,但其母亲声孟子得知后,向齐灵公诬陷道;大夫高无咎和鲍牵趁国君在外,密谋叛乱改立其公子角为齐君,因此才让你久久不能进城,但他们的计划不周,才不得终止了叛乱,更重要的是这件事大夫国佐也参与其中。
齐灵公对于自己母亲的话,自然深信不疑,此时的齐灵公便有了铲除大夫国佐的想法。产生铲除大夫国佐的想法,并不是因为自己母亲的一面之词,而其根本还是权利的归属。
齐灵公虽然继位国君,但实权却在大夫国佐之手,这让齐灵公最为憋屈窝火,对于这些齐灵公也是无能为力,毕竟自己是孤家寡人一个。而齐灵公母亲声孟子的话,让齐灵公铲除大夫国佐的想法,有了理由和底气,哪怕是诬陷。
公元前574年的冬季,齐灵公便等来了铲除大夫国佐的机会。晋国又要讨伐郑国,作为晋国的盟友齐,国也要出兵。而带兵配合晋军讨伐郑国的任务,就交给了齐大夫国佐。等齐大夫国佐带兵出征后,齐灵公便开始了铲除大夫国佐的计划。
要想铲除大夫国佐,必先断其羽翼,建立自己的党羽。齐灵公先以不敬国君之罪,砍了大夫鲍牵的双脚,并废除了鲍牵在鲍氏一族的地位,任命鲍牵的弟弟鲍国为齐大夫,顶替鲍牵的职责。然后废除大夫高无咎在齐国的职位,并将其驱逐出齐国,高无咎逃亡到莒国。高无咎逃亡后,他的儿子高弱逃到了高氏一族的封地卢地(今山东济南长清区附近),并以卢地反叛齐灵公。
在得知高弱在卢地反叛后,齐灵公内心中的喜悦远远大于愤怒,终于坐实了大夫叛乱的证据。齐灵公任命崔杼(zhu)为大夫,让大夫庆克为其辅助,一起带兵平定高弱的叛乱。
正在带兵跟随诸侯,围困郑国的齐大夫国佐,在得知齐国内乱后,便以此为由请求回国平乱。齐大夫国佐带兵回国,直接奔入围困卢地的齐军。
正在围困卢地的齐大夫崔杼等人,看到大夫国佐带兵前来,以为是前来帮助平定高弱在卢地的叛乱,结果大夫国佐来到军营便抓捕了大夫庆克,并当场处死大夫庆克。
齐大夫国佐在外带兵时,听说了齐国的内乱,在回国的途中也慢慢的了解了内乱的前后,齐灵公绝对不会因为大夫鲍牵和高无咎的不敬,而处罚大夫鲍牵,驱逐大夫高无咎,其中必有他人的诬陷,这不由的让齐大夫国佐想起了大夫庆克和夫人声孟子,而齐灵公也想借此夺取齐国的大权。齐大夫国佐最为懊悔的便是,当初在听大夫鲍牵说出大夫庆克和夫人声孟子的私通时,没有以祸乱后宫之罪处死大夫庆克,才使得夫人诬陷自己,让齐灵公夺权有了可趁之机。
齐大夫国佐回国便处死了大夫庆克,大夫国佐为泄私愤处死了大夫庆克,更加深了齐灵公对自己的敌意。齐大夫国佐也是一不做二不休,带兵回到自己的封地谷地(今山东东阿县附近),发起了叛乱。
高弱在卢地的叛乱还没有平定,大夫国佐在谷地又发起了叛乱,这让刚刚掌握点实权的齐灵公有点苍茫失措。毕竟大夫国佐身居高位,国氏一族在齐国不仅势力深厚,而且关系错综复杂。
齐灵公最终被迫和大夫国佐签订盟约,不再追究大夫国佐的责任,并恢复大夫国佐的一切职位。
齐灵公和大夫国佐签订盟约后,齐大夫国佐便前往卢地劝说高弱投降,在大夫国佐的劝说下,高弱也投降了齐灵公。至此齐国的内乱才结束。
齐灵公看似被迫和大夫国佐签订盟约,但心中依然是想除掉大夫国佐,而且这个想法更加的强烈。在平定内乱后,齐灵公派大夫国佐的弟弟国胜出使晋国,并让其驻守清地(今山东聊城市堂邑镇)。这看似正常的官员派任,却暗藏齐灵公的心机。
公元前573年刚刚开始,齐灵公便发难于朝堂之上。齐灵公在国内找来一位勇士士华免,并让其跟随自己左右不离。在一次朝堂之上,众大夫商议国事。
齐灵公示意自己身边的士华免,齐灵公和士华免早有密谋,在看到齐灵公的示意后,士华免举起长戈当场刺杀了齐大夫国佐。在场的其他大夫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情景吓傻,纷纷逃到齐夫人声孟子的宫中,寻求夫人的庇护。
齐灵公杀死大夫国佐后,便向全国通告大夫国佐的罪责。罪责一,背弃齐君之命,在联合诸侯攻郑时,提前回国。罪责二,执掌朝政,却专权不仁,随意处死大夫庆克。罪责三,身居高位,却带兵叛乱反国。
齐灵公在计划刺杀大夫国佐的同时,也派人到清地处死大夫国胜。而大夫国佐的另外一个弟弟国弱,在得知大夫国佐被杀后,便逃亡到了鲁国。
齐大夫国佐死后,齐灵公便开始掌控齐国大权,任命原大夫庆克之子庆封为大夫,庆佐为司寇。同时齐灵公为了平息国氏一族的怨恨,便召回在鲁国的国弱,继承国氏一族在齐国的爵位和封地。
齐灵公刺杀大夫国佐,归根结底的原因还是权利的争夺。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如果老臣和新君的关系融洽,那将都相安无事。相反的话,君臣之间必有一场决斗,新君胜,将会培养自己的党羽。老臣胜,将会重新扶持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