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伐纣胜利后,分封自己的弟弟姬奭(shi)于燕地(今北京房山一带),建立燕国。
燕国地处中原东北地区,常年征战东北各狄族部落,很少出现了中原的诸侯征战之中。直到战国时期,赵国的东扩和齐国的北进,才将燕国拉回到诸侯征战中。
公元前325年,“五国相王”时燕国也至此称王,此时燕国君主为燕易王。
公元前321年,燕易王去世,其子继承君位,即燕王哙。
燕王哙继位后,对自己的宠臣子之十分的信任,并任命子之为燕国的相国。当时各诸侯国都流行变法改革,无论是魏国的李悝、楚国的吴起、秦国的商鞅、还是韩国的申不害,都是通过变法来增强各国的实力,这也使得其他诸侯也热衷于变法改革,因此燕相国子之也向燕王哙提议变法改革。
燕王哙深迷于儒家的治国思想,却不懂得变更,一味崇尚古代贤明之君,推崇仁义用贤的执政方式,将燕国大权交给臣子们治理国家,自己则退居深宫之内。在征战不断的战国时期,这种空行仁义用贤的方式,根本无法使国家强盛富强,这却让相国子之抓住了燕王哙的心理。
子之担任燕相国后,又得到燕王哙的支持开始改革,这让相国子之的权利在燕国是如日中天,各大臣和士族大夫都纷纷投奔相国子之的门下,寻求自己的利益,这也使得相国子之开始在燕国专权。
权利和地位的提升,相国子之的野心也开始膨胀,相国子之虽然名义上俨然成为了燕国的一国之君,但实际上相国子之仍然身处燕王哙之下,因此相国子之便有了窃取君主之位的想法,为了能够顺利继承燕国君主之位,相国子之便开始利用燕王哙所推崇的贤明君主为例,派自己的亲信鹿毛寿刻意给燕王哙讲诉禅让之事。
本就崇尚古代贤明之君的燕王哙,自然也十分欣赏鹿毛寿的这番说辞,而那些投靠相国子之的人,得知鹿毛寿的进言后受到了燕王哙的欣赏,因此便纷纷进言相国子之的贤能,为燕国做出的各种贡献,同时歌颂燕王哙的贤明,燕王哙在糖衣炮弹的狂轰滥炸之下,愚昧的以为自己真的贤明,同时更加的信任相国子之,并有了禅位让贤的决心。
公元前317年,完全被相国子之迷惑的燕王哙在朝堂之上,当着燕国的各大臣士族大夫的面,举行了禅位让贤的典礼,将燕国君主之位禅让给了相国子之,正式任命相国子之为燕君,即燕君子之,燕王哙自己则面北称臣。
在禅让之前,燕王哙为了显示自己的贤明,同时为了显示自己对子之的信任,将燕国内三百石以上的官员的印章全部回收,并交给了燕君子之,让燕国子之重新任命燕国官员职务。燕王哙的这一举动不仅让子之在名义上成为了燕国君主,还在燕国的实际权利利益上成为了燕国君主,至此子之成为了燕国君主。
公元前314年,燕王哙去世,燕君子之已经掌控燕国三年之久,在燕王哙禅位让贤之时,燕国的各公子即贵族都忌惮燕王哙,而臣服于燕君子之,如今燕王哙去世后,燕国各公子及其都开始反对子之,特别是原燕太子平。
原燕太子平原本是要顺利继位的,但他没想到自己的父亲燕王哙在相国子之的忽悠下,禅位给了子之,将一国之位白白让给了别人,如今燕王哙去世,太子平却和这君主之位无缘。因此太子平便和将军市被密谋,发起了对燕君子之的讨伐。
燕太子平发起对子之的讨伐后,燕国内各势力也纷纷兵变,响应太子平发起的讨伐。子之为了平息内乱,用高官厚禄收买了和太子平一起的将军市被,使得将军市被倒戈,对太子平发起进攻。将军市被的倒戈也引起了燕国百姓跟随,都对太子平发起进攻,太子平很快便兵败被杀。
燕太子平死后,引起了燕国大乱,燕国各公子及其党羽,为了争夺燕国大权开始各自为战,一时间燕国上下各方势力征战不断,整个燕国陷入战火之中,使得燕国数万人丧命,燕国百姓也人心惶惶。
燕国内乱,作为邻国的齐国和中山国自然是隔岸观火,看热闹。中山国为了抢占燕国的领土,率先对陷入内乱的燕国发起进攻,并顺利的占领了大片领地,齐国则依靠强盛的实力,后来者居上,攻占了燕国大部分领地,并俘虏了燕君主子之。
齐宣王打着匡正燕国的名义发兵,在攻占燕国后,并没有扶持燕国公子继位,而是占领燕国的有利的城池,驻扎齐国军队,而且放纵自己的将士在燕国胡作非为,使得燕国上下怨声载道。
燕国在齐国和中山国的占领下,俨然成了即将灭亡之国,燕国的灭亡必将让齐国和中山国强大,但这却引起赵国的担忧,邻国的强大也就意味着自己将要受到的威胁,更何况这时的赵武灵王已经有了吞并中山国的想法,如果中山国因为燕国的灭亡而强大,那无疑增加了赵国以后发展的困难,因此赵武灵王有了恢复燕国的想法。
赵武灵王知道,恢复燕国必然会被齐宣王所记恨,因此赵武灵王并没有想依靠赵国的实力来恢复燕国,而是派使者出使楚、秦等各诸侯,劝说各诸侯共同恢复燕国。毕竟齐国的强盛对于其他诸侯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因此都联名对齐国趁乱占领燕国的行为进行指责,而赵武灵王也早早的将逃亡在韩国的燕公子职接到赵国。
齐宣王迫于诸侯各国舆论的压力,也做出了恢复燕国的表态,齐宣王为了齐国以后能够在燕国有话语权,便想自己扶持燕公子继位,但燕国上下因为齐宣王在燕国的所作所为,十分的反对齐宣王。而这个时候赵武灵王也已经派兵护送着燕公子职回到燕国,齐宣王虽然反对赵国扶持燕公子职,但无论是人心还是诸侯各国的压力,都让齐宣王没有丝毫理由继续干扰燕国,最终燕公子职继承燕国君主之位,即燕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