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思已再明显不过,皇宫方向自然是如今夺舍儿子在位的贞德帝,指着天的则是天道。
监正自然也能联想到,随即盯着李皓就陷入到了沉默之中,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
李皓倒是也不急,径直在监正对面坐了下来,静静的等着这位给个结果。
然而,就在这时,李皓脑海中那个一直被他嫌弃的系统,竟又突然冒了出来,直接给他发布了一个任务。
任务内容简单至极,只是几个字:黎民多艰、拯救苍生,拨乱反正、天下太平。
李皓心中不禁泛起一阵嘀咕,这系统真是越来越让人捉摸不透了,这几个字所涵盖的范围也未免太过广泛了吧。
虽然在表面上,李皓依旧维持的很好,可那细微的波动,依然瞒不过时刻观察的监正。
只见监正开口问道:“怎么了,刚刚发生了什么事?”
李皓当然不会说系统的事,毕竟看监正这意思,明显还是察觉不到系统存在的。
不过为了安全,李皓当即便反问道:“没有啊,监正为何这么问?”
可监正却是不信,但也确实不知道是为何,便转移了话题。
“你既不愿学武,那是否可愿转修术士,成为我之弟子。”
李皓也没有想到,监正会突然蹦出这话,这倒是一个好身份。
虽然可能会时刻处在监正的监视下,可好像自己本来也没法隔绝监视,只要身在大奉。
但很快李皓就选择了拒绝,要是之前系统没给任务,先跟着监正低调发育倒是挺好的。
可问题现在任务下来,有很多事情就成了必须要管的事情,比如眼下最紧急的一件事,就成了楚州镇北王屠杀百姓的事情。
算算时间,从楚州大屠杀到消息暴露,中间应该有三到四个月的时间。
而李皓是提前剧情一年过来的,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那也就是说,现在距离这件事情发生就只有小半年的时间。
镇北王的境界是三品武夫,再加上还有可能出现的黑莲等人,以及楚州大军在。
李皓要没有足够的实力,跑过去阻止就真成了找死。
而在大奉各大修炼体系上,术士这个体系又是李皓最没有把握快速提升的。
毕竟无论是儒释道,还是武夫体系,李皓都有之前世界的积累,就术士这个崭新体系没有。
“多谢监正抬爱,只是不知您能否帮忙庇除三灾六难,毕竟我这气运着实不佳。”
术士五品为预言师,只有成功扛过三千六百劫的预言师,才能成为四品阵师。
李皓身上可没有许七安的大奉国运,想想小说中五弟子钟璃的悲惨遭遇,这一道还是谨慎挑选的好。
“你倒是真的了解,不过对于我也没有办法,”监正轻轻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术士一途,本就与天机相连,预言师更是直接窥探天道,所受的厄运非比寻常。
我虽为监正,却也不能替人完全庇除三灾六难,否则门下弟子都该早早升境才对。
既然武夫和术士,你都不想选,难不成是想去云鹿书院,又或是天地人三宗。”
李皓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书院自是要去的,天地人三宗,我也感兴趣,不过这都不会影响,我愿意跟监正您站在一处的立场。
有些事情,您不能出手的,或许我能帮您呢。”
这是真的大实话,儒家是这个世界,李皓最为感兴趣的一条体系了。
儒士们言出法随、修改规则的神奇能力,总能让李皓回想起他曾沉浸其中的那本《儒道至圣》。
那是一个诗词化剑、文章安邦的奇幻世界,秀才轻挥笔墨,便能纸上谈兵;举人开口成章,杀敌于无形;进士一怒,唇枪舌剑,锐不可当。
圣人降临,口诛笔伐,既可诛伐奸佞,又能审判无道天子,一人之力,足以撼动国运。
挥毫泼墨,一首千古绝唱,便能引动天地元气,化为雷霆万钧,杀敌于瞬息之间。
尽管那儒道至圣的世界与大奉的儒家体系截然不同,前者以才气为根基,后者则依托皇朝国运。
但李皓心中却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这并非不可改变。
既然儒道至圣中的儒士能以才气施展惊天动地的手段,那么大奉的儒家,为何不能借鉴、融合,甚至创新,以气运为源,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呢?
毕竟,言出法随、修改规则的能力,已经为他们提供了无限可能。
路,总是被人走出来的,儒家圣人曾以他的智慧与勇气,开辟出了现今这条光辉的道路,那么后人又怎能止步不前?
左右李皓对于儒家依附皇朝国运的做法,一直都不觉得不对。
为何不能将这份依托转向更为广阔的人运?人运,那是黎民众生的气运,是万千生灵的共鸣。
若能将儒家体系与人运相结合,或许能开创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让儒家的智慧与力量,更加深入地融入这个世界,为万民谋福祉。
而且这也正好可以完成自己的任务,让儒家天然的站到了跟自己一样的位置,站到了黎明百姓一边。
至于道门这里,则是因为一气化三清的法门,这对于李皓而言,太有吸引力了,直接可以把一个人当成三个人使,能节省多少时间去享受生活。
同时安全性也能更高,至少命变多了。
监正闻言突然开口道:“既是如此,那我似乎帮不上你什么忙,那你此行的目的究竟是何?”
李皓坦然回应:“兴,百姓苦;亡,百姓亦苦。我所求的,不过是天下太平。因此,我才主动求见,与您坦诚相告。”
监正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好,那我就等着看,你要做什么吧。”
说罢,他便要送李皓离开,却被李皓机敏地拦住了:“且慢,监正方才说帮不了我,这话可不对。我还真有一件事,想请监正出手相助。”
监正好奇地问:“哦?何事?”
李皓摊开手中的宝剑:“此剑实在不堪一用,我想请监正出手,帮我炼制一柄宝剑,以提升我的实力,好让我能更好地为监正除魔卫道。”
监正对于这个要求倒是没有拒绝,对他而言,炼制一把宝剑不过是随手为之的小事。
只见他轻轻拂袖一挥,观星楼下的炼金室内顿时飞出无数珍稀材料,如同流星般向两人所在的八卦台疾驰而来。
这些材料在飞行的过程中,仿佛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牵引,逐渐融化为最基础的液状物,最终稳稳地停留在了李皓的面前。
监正说道:“你在脑中想好要什么,向着它点一下便好。”
李皓闻言,微微一愣,随即在脑海中浮现出当初所见天斩剑的雄姿,那金黄剑身、日月星辰与山川草木的交织图案,清晰如昨。
深吸一口气,李皓向着那团液体轻轻一点。
没办法,李皓只能以天斩剑为蓝本,毕竟他未曾亲眼见过轩辕剑的真容。
只见那团液体在李皓的指引下,经过一系列奇妙的融合与变化,一柄剑身金黄、一面刻有日月星辰、一面绘有山川草木的宝剑赫然出现在眼前。
李皓紧握宝剑,仔细端详,心中不禁暗自赞叹。
这炼制过程竟如此神奇,只需在脑海中构思,便能如打印一般将宝剑呈现出来,比现代的3d打印还要便捷许多。
“此剑便称它为轩辕剑吧,监正意下如何。”
这个世界没有轩辕黄帝的传说,监正也不知道轩辕剑代表着什么,只回道:“这是你自己的剑,你喜欢叫什么名字都可以。”
宝剑既已炼成,监正便不再挽留,他轻轻一拂尘,李皓只觉得眼前一花,再睁眼时,已回到了之前租住的小院之中,出现在了平阳和恒慧的面前。
两人见状,皆是一惊,险些跳了起来。
相比于恒慧,平阳终归是多了点见识,知道这种突然闪现的方式,像是术士或者儒家的手段,因为她以前见过。
“你这是怎么回来的,你去找了谁。”平阳率先问道,眼中满是震惊。
李皓倒也没有隐瞒她们的想法:“我今天去见了监正,他之前一直都在盯着我们,所以我就过去进行了一番开诚布公的谈话。”
“监正。”恒慧和平阳很默契的惊叫了一声,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在他们俩心目中,监正那可是如神仙般高不可攀的人物。
恒慧当初冒险偷取青龙堂的法器,就是为了能躲过司天监那无处不在的窥探,如今李皓却轻描淡写地告诉他们,监正其实一直都在暗中观察,这怎能不让他们心惊胆战?
看着两人那副魂飞魄散的样子,李皓忍不住笑出声来:“嘿,你们别这么自己吓自己,监正可没那闲工夫管你们的琐事,不然早有人上门来抓人了。
而且,今天我和监正聊得挺投机,他还赠了我一把宝剑呢,所以你们就安安心心待在这儿吧。”
说着,李皓得意地挥了挥手中的宝剑,那轩辕剑的样式霸气侧漏,尤其是李皓这连个合适的剑鞘都没有,那明晃晃的反光,早就让平阳两人注意到了。
不过这两人对于武器都不太感兴趣,知道监正对自己没有恶意后,就也放心的继续干活。
李皓瞥了一眼地上那堆乱糟糟的丝线,心里不禁嘀咕了几句,这房间真是越来越像个杂物间了。
随即,他转身回了自己房间,关上门,开始细细盘算今日的收获。
初步明确了监正的态度,这并非李皓最大的收获;得到了这把宝剑也不是最大得收获,最大得收获是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监正所谓得知晓天机,必然是有漏洞得。
否则,这把剑监正大可自己直接造好,就像他曾为许七安打造的那把刀一样,又何必多此一举,让李皓自己去点化成形呢?
只是,李皓心中仍存疑惑,这漏洞是只针对自己,还是本就存在于监正的能力之中,需要再好好盘算一下。
尤其这件事,还牵扯到了监正对于楚州之事的态度,这是李皓之前看小说,就一直忽略到的事情。
监正到底是冷静到可以坐视三十几万百姓惨死而不管,只为了所谓的大局来培养许七安。
还是说也是在事情发生时才知道,然后无奈的顺水推舟的利用了这次事件。
这件事就很重要,关系到了李皓该用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来跟监正维系关系。
而就在李皓正在盘算这件事的时候,外面也早已经在为李皓强闯司天监的事,而热闹起来。
怀庆公主府、打更人、宫里都派了人到司天监了解情况,只是这些人都没有能见到监正,就已经被褚采薇给打发了。
“老师说了,今日只是一位小友前来拜访罢了,诸位不必在意。”
打更人和宫里跟司天监关系也就那样,得了回答也就回去了。
唯独怀庆公主府的来人,因褚采薇常去府中蹭饭,彼此间颇为熟稔,并未立即离去。
“采薇姑娘,今日之事当真如此简单?”那人眉头微皱,追问道。
褚采薇轻轻摇头,笑道:“简不简单,我可说不上来,老师将那人唤至八卦台密谈,仅他二人在场。
不过,老师似乎为那人炼制了何物,具体是何宝贝,我就不得而知了。
哎呀,我就知道这么多,全都告诉你了,你回去跟怀庆公主说,过两天我去她府上吃好吃的。”
怀庆公主府的来人被褚采薇这突如其来的话逗笑了,无奈地摇了摇头,说:“好,我一定回去禀报公主。”
说完,他便告辞离去,心中却对今日之事充满了疑惑。
回到怀庆公主府后,他立即将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地禀报给了怀庆。
怀庆公主听完,秀眉微蹙,沉思片刻后说:“司天监向来神秘莫测,监正更是深不可测,这人能被监正召见单独问话,此事透着些古怪,你暗中派人去查一查这人的底细。”
而除了怀庆之外,魏渊也让打更人开始行动,也要调查李皓。
倒是宫里却是最为平静的一处,贞德帝虽然自恃皇室气运昌隆,对监正有着几分有恃无恐,但他也深知监正的厉害,不敢轻易招惹。
对于李皓的事情,他只是淡淡地听了汇报,并未过多表态,心中却暗自盘算着未来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