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曲载甫出来时遇上了正要进去送丹药的老内侍,老内侍躬身行礼给曲载甫让道。曲载甫对老内侍略微颔首,眼睛瞟了一眼托盘上放着的丹药,随即将目光收回。
托盘中央的红色盒子上放着四枚圆润光泽的丸药,如此距离之下,曲载甫都能闻见那丸药的药香味,正是君王长期服用的延元丹。只是以往每次送的都是两枚,现在竟然已经增加了一倍吗?看来这段时日君王身体的好转,都只是假象。
殿内,图尔塔坐在王座里,这把象征着北禺最高权力的椅子,他手指下意识的摩挲着,椅子扶手上那雕刻精美的纹饰,回想着自他封侯旨意下达后的种种变化。
老大已经不再伪装,挑明了要和自己对着干了;老二也少了些他平日里自持的稳重,显得有些急不可待了;老三倒还是一如既往的冲动没脑子;老四也是沉不住气了,以为手握了一点兵权,就开始自作主张了;连老五和老六这两小子的娘也是动作频频。
这些人里就没有一个安守本分老实听话的人,这些儿子里竟没有一个像他的。图尔塔叹气:老二性格沉稳,假以时日到可以做一个守成之主;老四有开疆拓土的能力和雄心,若不是他的出身……他倒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现在,他只盼着这两人能并肩合作,北禺何愁不是下一个天下第一?但他们却偏要兄弟内耗,自损根基。图尔塔自认一生文治武功、雄才大略,没想到老了却因为继承人的问题,搅得他不安宁。
“陛下,该服用今日的延元丹了。”老内侍端着丹药走来,打断了图尔塔的沉思。
拟好诏书,完成自己分内之事后,曲载甫便回了自己宅邸。一到府邸后,曲载甫就立刻去了书房,挥退下人,将书房的房门紧闭。接着,铺纸研墨,挥毫落笔,不到一刻钟,一封书信即成。
随后,书房的窗户被打开,不久后信鸽便从曲载甫府邸飞出,向着南边而去。
此时,同样也在府邸书房内忙活着的,还有大王子泰亦里古。
“陛下遣退了所有人,只留下了曲相一人,二人的谈话内容,暂时探听不到。”来人声音尖细,是内侍特有的声音。
“嗯,知道了。”泰亦里古点点头随即问道:“我父王的丹药每日都有按时服用吧?”
来人点点头道:“陛下对此丹药的效果多有赞赏,每天都是按时服用。不仅对炼制丹药的道人多有赏赐,就连推荐此道人的瑞珠夫人,也跟着得了陛下不少的赏赐,连着五殿下和六殿下也跟着沾了不少光呢……”来人说得兴起,一时忘记了这是眼前这位主子的大忌,此时忽然回过神来,赶紧闭了口。
“退下吧。”泰亦里古平静的说道。
来人得了大王子给的丰厚赏钱后,高高兴兴的离开了。等这内侍离开后,书房内室里转出一人。
“这瑞珠夫人当真好手段啊!殿下与此人合作时,应该多加提防才是。”这人捻着胡须感叹了一句,此人正是当朝谏议大夫,方汉生。
泰亦里古不认为那女人能翻出自己的手掌心,但听见方汉生的话,还是点头道:“老师所言甚至。”
这瑞珠夫人是五王子和六王子的娘亲,也是如今北禺王,后宫妾室中最受宠、地位最高的女人。即使现在她已经是快到三十的年纪,也依然拥有娇美的容颜,和对北禺王来说如花的年纪。因此她虽只有夫人的封号,却行使着王后的职权。
方汉生会有此感叹,不仅是因为她如今的权力和地位,而是她的野心。如今北禺王日渐年迈,疑心也在日渐加重,尤其对自身的安危犹未重视,凡是入口的东西都会经过层层查验。献丹药一事却能让瑞珠夫人做得滴水不漏,当真是颇有手段。
“不都说越是鲜艳的花朵,毒性越强吗。”泰亦里古带着讽刺的说道。老头一辈子自负雄才大略,没想到最后会被自己的枕边人算计。
不过也正因为这女人的胆大,让他抓住了这女人的把柄,让她被自己所用。可今天老头子和曲载甫商谈之事,竟然连老头子身边的人都探听不到,何事竟如此神秘?
“老师,依你之见,他们俩老头关起门来谈了些什么?”想到这件事泰亦里古忍不住问方汉生。
方汉生捻着胡须思索片刻后,端出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回答道:“只怕与四殿下有关。”
“老四?”泰亦里古微微惊讶,然后快速思索起来。最近老四搞出了不少动作来,连擅自动兵这么大的事,都被老头子轻易揭过,如今再拉着曲载甫谈及跟老四相关的事,又会是什么呢?难道是表面对老四不动声色,其实另有处置?
方汉生见泰亦里古半晌都没接上话,只好提醒道:“陛下借着谣言的影响,对四殿下私自军演一事,处理的很是随意,这其中的用意,殿下可曾想过?”
“以老头子的秉性,不可能受那些谣言影响。”泰亦里古分析着。
“那些谣言是真是假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陛下对此事的态度……”方汉生忍不住,进一步提醒道。
“态度?”泰亦里古呢喃着这个词,道:“要么是老头子偏爱老四,对他的所作所为有意包庇;要么就是老头子对老四做的这件事是认可的……”说到这里,他终于似有所悟,以他这么多年对老头子的了解,他对老四是不会有偏爱,更不会包容其所作所为的态度。
那么就是老四做的事是老头子赞同的,甚至是老头子想要他那样做的?而老四当时擅自军演为的是什么?是牵制曦祜的兵力。
“你是说……”泰亦里古惊疑不定,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推论。
方汉生捋了一把胡须,将双手背在身后,带着几分自信,道:“如果老夫没有猜错,陛下近期应当就会对曦祜有所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