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爱卿如何看呐。\"
不知过了多久,大明天子波澜不惊的声音于暖阁中缓缓响起,打破了此间颇有些压抑的沉默。
尽管天子的用意早已人尽皆知,有此一问也是多此一举,但内阁首辅方从哲作为百官之首仍是果断起身,面容冷峻的拱手说道:\"启禀陛下,莫朝与后黎朝之主同为我大明册封的安南都统使。\"
\"如今莫朝势弱,而后黎朝君主又大权旁落,形同傀儡。\"
\"我大明作为其宗属国,自当出兵介入,以战止戈。\"
呼!
许是一阵冷风袭来,乾清宫暖阁的窗柩竟是隐隐作响,而角落处摆放的火盆更是火光闪烁,以至于引来阵阵惊呼声。
见状,早就知晓朱由校心意的司礼监秉笔不待暖阁众臣有所反应,赶忙挥手示意身后的随侍宦官上前,手忙脚乱的抬来一张桌案,将其摆放于暖阁中央后,又铺上了一张崭新的疆域图。
纵横交错的舆图上,安南国所处的位置清晰可见,而两国交界也被用红笔重点标注。
\"王本兵,依你之见,我大明若响应莫朝之请,出兵安南,以战止戈,当出兵几何?\"趁着这个功夫,朱由校也是自案牍后起身,缓缓行至桌案附近,盯着眼前的舆图缓缓发问。
如今川贵局势虽然平稳,诸多土司慑于大明天威皆是为之臣服,但为了保证\"改土归流\"的顺利进行,朝廷仍不能放松警惕,仍要以重兵驻守川贵。
如此一来,若是想要兵发安南,并保证享有足够的胜算,除了广西和云南两地当地的卫所官兵之外,还要自其余省份调兵遣将。
\"启禀陛下,昨日傍晚时分广西刚刚有奏本抵京,广西巡抚丁魁楚日前于桂林府城宴请境内土司,募集粮草无数,且靖西土司岑氏愿出狼兵五千,随我大明征战。\"
面对着上首朱由校的征询,老态龙钟的通政寺卿赶忙抢在兵部尚书王在晋作答之前,率先将广西军情如实道出。
与如今的三边总督孙传庭一般,去年才刚刚走马上任的广西巡抚丁魁楚也是由天子提名,并最终由内阁同意的封疆大吏。
此前,丁魁楚不过官至山东按察使,曾于天启二年的\"白莲起义\"中崭露头角,得到山东巡抚赵彦的赏识,将其功绩报予朝廷,此后在任的政绩虽然可圈可点,却也不足以骤然擢升为代天巡狩的封疆大吏。
但依着如今的局面来看,这位由天子力荐的\"封疆大吏\"倒是手段不凡,前后不到一年的功夫便在广西站稳脚跟,还能说服广西境内土司出兵,并提前募集粮草,着实是一位干臣。
要知晓,那分封于广西边陲的\"靖西土司\"岑氏在四川石柱土司秦良玉崛起之前,一直是朝廷最为倚重的土司,曾多次响应朝廷征召,远赴川贵平乱。
而由岑氏家族统率的狼兵,也曾经是土司精锐的代名词。
\"唔,丁卿倒是给了朕一个惊喜..\"待到老态龙钟的通政寺卿慌不迭将手中奏本递至朱由校手中之后,大明天子便是略显意外的点了点头。
虽然相比较叛乱不断的川贵地区,广西境内的土司们自建国以来都还算\"规矩\",但此次功伐\"安南\"不比往常征召平乱,无论是掌控安南北方的\"郑主\"亦或者偏居一隅的\"阮主\"都不会坐以待毙,故而此战定然颇为艰辛,广西境内的诸多土司们选择按兵不动,保存实力也在情理之中。
但此刻广西巡抚丁魁楚提前于土司手中募集粮草,并说服岑氏土司出兵五千,着实是不容小觑的助力。
\"由内阁拟旨,褒奖靖西土司岑氏..\"略作思考之后,朱由校便是扭头看向不远处的内阁首辅,并斩钉截铁的吩咐道。
这些土司们常年盘踞在帝国边陲,与毗邻的\"安南\"定然也或多或少的打过不少交道,暗中也有利益输送。
此时靖西土司岑氏公然表态,倒是颇有些雪中送炭之感。
\"遵旨。\"国朝以来,朝廷对靖西土司岑氏家族多有依仗,此时下旨褒奖也在情理之中,故此内阁首辅方从哲没有半点犹豫,便是起身应道。
见众人议论完毕,兵部尚书王在晋便继续刚刚的话题,皱眉开口:\"启禀陛下,镇南将军鲁钦日前上书,声称不考虑云南各处戍卫,此役可出兵三万有余,皆是由其整饬多年的精锐老卒。\"
兵不在多,将不在广,两军交战,并非依靠数量取胜。
此前朝廷之所以在辽东屯兵二十余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辽镇战线过大,且建州女真以铁骑为主,不得已采取的下策。
为了维系辽东高额的军费开支,大明本就摇摇欲坠的财政险些枯竭,全靠朱由校上台之后所采取的一系列强而有力的措施,方才勉强坚持了下来。
饶是如此,户部尚书毕自严也为此殚精竭虑,心神憔悴。
而安南国虽然与大明边陲接壤,又有当地土司随同征战,但考虑到后勤的压力,此役出征人数也不会超过十万之和。
\"准。\"
\"传令云南巡抚闵洪学,令其先行将物资粮草运抵至广西,沿途川贵府县均予以交接。\"
\"此外擢升秦邦屏为都指挥使,随同镇南将军鲁钦一同赶赴广西。\"
这云南与广西虽有部分疆域接壤,但多是崇山峻岭,交通极为不便,故此云南境内的官兵及运粮车仍需借道贵州穿行,最终抵达广西。
这一路上,纵使不考虑沿途粮草消耗,为了提防疫病,保持士卒战斗力以及避免对当地百姓的袭扰,只怕也要费上一个月的功夫。
故此,为了能在冰雪消融之际,第一时间发兵安南,云南境内的官兵们必须先行一步,赶至广西。
但是尽管如今的大明经过他数年以来的整饬,诸多署衙的协同性已是大大提高,如此大动干戈的调动人马,只怕也瞒不过\"安南\"的岗哨。
一向对大明颇为敌视的\"安南\"面对着大兵压境,是否会选择先声夺人,还是选择隐忍不发?
想到这里,朱由校的目光便是闪烁起来,呼吸很是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