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
七月港区的天空蒙蒙亮。
明报的印刷厂。
一名工人来到了丁信文的办公室。
“丁厂长,报纸都印刷好了,刚装上了车。”
“好好,辛苦你们了。”
丁信文连连点头,他开始还以为印不完的,毕竟这一下在原本的基础上加了六倍。
没想到大家努力了一夜,虽说比以前稍稍晚了一点,可最后还是做了出来。
同样在这守着的马阳秋,从一旁的沙发上站起身。
伸了一个懒腰,从自己的钱包里掏出两百块,递给了前来报信的工人,感激道:“等下大家去刘记那吃个早茶,我买单。”
工人接过马阳秋递过来的钱,躬身感谢了一句。
开心的走了。
“丁厂长,我也告辞了。”
见事情完美解决,马阳秋也向丁信文提出了告辞,他准备回去好好休息两天,为自己放上一个假。
“慢走。”
马阳秋刚准备离开。
突然。
丁信文办公室的电话响起。
丁信文走过去拿起电话。
“喂!”
“那些报纸运走没有?”
“唐主编?”
“是我,那些报纸运走没有?”
“刚运走,怎么了?”
“快点拦下来。”
“为什么?”
“昨天晚上三点四十的时候,燕山发生了地震。”
“什么?我这就去拦……”
见丁信文把电话一挂,急匆匆的向外跑。
马阳秋心生不妙,连忙问道:“老丁,发生什么事了?”
“燕山地震!快点拦住货车,不让他们把报纸发出去……”
马阳秋只感觉到一阵的手脚冰凉:“什么??”
……
……
米国阿拉斯加帕默天文台急速响起令人震惊的警钟声。
世界各大通讯社当日向全球公告了灾难消息——米国夏威夷地震台宣布:天夏发生8.1级地震,震中在京师附近!
随后,米国地质调查所宣布:天夏京师附近发生8.2级地震。
港区的英国皇家天文台宣布:燕山发生8级地震。
之后世界上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地震观察机构,以及广播电视台也发布了这条重磅消息。
“咚咚!”
一大清早,曹建川的房门处,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
“姑爹开门!”
曹建川睁开眼睛,躺在床上没好气的问道:“干嘛?”
“姑爹昨天晚上燕山地震了。”
房间里先是沉默了一阵,接着又传来了曹建川的声音:“情况怎么样?”
“不知道,广播里还没有报道。”
房门打开。
曹建川出现在门口。
“现在几点了?”
“六点钟不到,姑爹干嘛?”
“快点去洗漱,我们出去一下。”
“去那?”
“去了你就知道了。”
两人洗漱完毕。
七点刚到。
两人就开车来到了天夏驻港区的办事处。
在门口的门卫处,通报了一声。
从里面很快出来了一行人。
看见曹建川两人,还是掩饰不住的吃惊。
他们没想到曹建川会来的这么早。
“曹……同志,你好,我是天夏驻港区的负责人,赵锐进。”赵锐进在和曹建川握手之时,停顿了片刻后,还是没有称呼曹建川港区如今最流行的先生一说。
对于曹建川为什么来港区这事,其实只要有心,调查一下就知道了。
何况,在得知到曹建川消息的时候。
天夏方面就已经把曹建川的事,全都调查清楚了。
不想同流合污,只能逃到港区。
“你好,赵同志。”
听到曹建川这个称呼,赵锐进放下了心。
“曹同志,请里面坐。”
带着曹建川来到了办事处的会客厅。
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为大家端上了茶水。
赵锐进开门见山的说道:“这次还得感谢曹同志,让我们避免了一次重大的灾难。”
“情况如何?”
“没有人员的死亡,除了有些群众晚上被突发的地震吓着慌了神,摔伤了一些。”
“财产呢?”
“燕山成了一片废墟。”
“这么严重?”
“嗯。”赵锐进点了点头。
“这次我是来捐款的,不过我手头暂时也不宽裕,只能捐两百万,略表薄意。”
曹建川说着,从自己衣兜里掏出一张写着两百万的支票。
“这……我代表天夏,代表百姓,代表燕山谢谢您,你有心了。”
赵锐进站起身,对曹建川微微鞠了一躬。
他是知道,曹建川刚过来没多久,这钱还是早些天从和左之和利良翰手里赚到的,现在他正准备见一个海水淡化厂,据说钱还不够来着。
曹建川连忙侧身躲开:“担待不起!”
而一旁天夏日报的记者,飞快的把这一幕记录和拍了下来。
又聊了一阵之后。
曹建川提出了告辞。
赵锐进把他们送出了办事处。
看着两人开车离开后,赵锐进叹了口气。
“可惜了!”
这些年他在港区已经听到过太多这样的人,因为各种原因,偷渡来到了港区。
“是啊!”一旁的天夏报驻港区的记者也跟着说了一句:“赵大使,这篇报道?”
“趁早传回国内,国际上也发上一发,免得有些别有用心的人,用曹同志的事来做文章。”
“明白,我这就去安排……”
……
……
一群阳双村的老妇女,看着用布包背着孩子的王巧英打了声招呼。
“巧英这么早就带萍桉出来忙啊?”
曹建川和王巧英的孩子大名叫曹萍桉,小名叫笑笑。
王巧英回了一个笑容:“有一批鱼苗长的差不多了,这几天需要把它们挪到网箱里去,有点忙。”
“巧英,最近这几个月卖鱼赚了不少钱吧?”
“是啊,建川娶了你,那算是上辈子积了德,这里里外外操持的井井有条。”
王巧英客气的笑了一声:“李婶你夸奖了。”
说着话的王巧英并没有停留,很快的消失在了乡村土路的尽头。
“王家人跟着他曹建川算是发财了,这一年下来,每家最少赚了好几万。”
“刘婶怕是不止吧,我家那口子只是跟着卖了一年的鱼,我家都存了三万多,他们再怎么也要在我家的基础上翻个几倍吧。”周季同的老婆得意的说道。
自从周季同痛改前非,一改过去懒惰的习性,这快一年来的鱼买卖下来,如今一个月最少也可以收入三,四千,过年过节的时候则更多。
如今他家已经成为了村里不错的人家,电视,冰箱,自行车,手表……等一系列能用钱买到的东西,家里都有了。
“周嫂子,那么多?”
“哎!没以前那么赚钱了,很多都是过年那时存的,现在卖的人多,把价格压的太低。”
“是啊!自从知道卖鱼能赚钱后,附近村子的人都来我们这批鱼去卖,害的我们自己村子都赚不到钱了,他们王家人也不知道拒绝其他村子的人。”
“他们急着要钱,怎么可能拒绝。”有个大妈神神秘秘的说了一句。
“崔嫂,他们急着要什么钱?”
“就我们这还有什么需要钱的东西?”
“就是,他们家里那些大四件,小四件的谁不齐全?就是汽车,拖拉机,当初曹建川都卖了好几辆出去。”
“你们知道什么?听说是曹建川在港区犯了事,打死了人,他们要凑钱赎人。”
“还有这事?”
“废话,据说公社陆书记一家都在帮忙凑。”
“这打死人,需要赔多少钱?还要陆书记一家帮忙凑?”
“最少要好几百万吧?”
“几……几……几百万?”
“这么多?是不是?”
“对啊,我们这边打死个人,估计赔个几千块就够了吧?”
“港区那边能一样吗?我听说那边上一个月的班,发的钱就等于我们这好几年的。”
“还有这事?”
“你以为?要不你以为他曹建川为什么回去港区?不就是看着那边好赚钱吗?可是没想到这钱还没赚到,现在还闹的个赔上一大笔钱,啧啧!”
“这么大的一笔钱。”
“是啊!这要是给了我,我这一辈子都能躺着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