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母子三人一起开心地吃着晚饭,姜田说:“娘,有个好事给你说,你的工作已安排好了,在县棉纺厂厨房做帮厨,试用期工资14块5,转正后16块5,明天我就带你去办手续。”
唐红群此刻,她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她从未想过,自己这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有一天能有机会去县城工作。她的声音带着颤抖,重复着儿子的话:“这么快?不是说年后再去办吗?”
姜田笑着解释:“娘,今天去卖野猪的时候,我遇到了棉纺厂的负责人,他们正好需要人手,我就顺便帮你把工作的事给办了。”
姜燕急切地问:“那我也能到县城住了?”
姜田点了点头,眼中满是宠溺:“是的,我们一家都去。你和娘都可以在县城的工作和学习了,”
唐红群的心中涌起了复杂的情感,她轻声说:“县城的生活,我们能适应吗?”
姜田握住母亲的手,坚定地说:“娘,你放心,我会照顾好你和妹妹的。县城的生活虽然不同,但是变化也不会太大,就没有什么是我们不能克服的。”
姜燕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已经开始幻想着在县城的新生活,她兴奋地说:“我要去县城的学校,我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像哥哥一样,能帮助家里。”
姜田看着妹妹,心中充满了温暖。他站起身,收拾着桌上的碗筷,说:“好了,你们早点休息,明天还要早起去办手续呢。我去找大伯开介绍信。”
……
姜田站在大伯家的门槛外,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走进了昏暗的屋内。屋内,大伯姜西海正坐在一张破旧的木桌前专注地整理着一堆生产资料。
姜田轻咳了一声,打破了屋内的宁静。姜西海抬头,眯着眼睛在昏黄的灯光下辨认来人,随即露出了一丝笑容:“田娃,这么晚了,有啥事吗?”
姜田走近,递上手中的烟:“大伯,来,抽根烟。我来是想请您帮个忙,帮我妈开个介绍信,她明天要去县城棉纺厂报到。”
姜西海接过烟,动作一顿,声音提高了八度:“啥?你妈怎么去棉纺厂了?”他的声音里满是惊讶。
姜田笑了笑,解释道:“是我给我妈找的。我不想她在村里吃苦了,我通过同学想办法找的工作。”
姜西海点燃了烟,深深地吸了一口,然后缓缓吐出烟雾:“你妹妹呢,怎么办?。”
姜田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能安排好的,我妹妹去县城上学。”
这时,大婶李大花听到声音,也从里屋走了出来,她的脸上带着好奇和期待:“田娃,棉纺厂还招人不?把我和你哥也弄进去。”
姜田看着大婶,眼中闪过一丝为难,但还是微笑着说:“棉纺厂不招人,是一个朋友帮忙的。”
姜田继续说:“大伯,大婶,我知道你们也不容易,如果能有机会,我一定会帮你们争取的。”
姜西海拍了拍姜田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许:“田娃,你是个好孩子,有志气。你放心,介绍信我马上给你开。”
李大花也点头附和:“是啊,田娃,你大伯办事你放心。咱们都是一家人,能帮的一定帮。”
姜田拿着介绍信感激地点了点头:“谢谢大伯,谢谢大婶,那我先回去了”
……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姜田就起床了,他轻手轻脚地整理好行装,然后叫醒了还在沉睡中的妈妈和妹妹。唐红群揉了揉眼睛,看着儿子忙碌的身影,心中涌起了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姜燕则是兴奋地跳下床,她对即将到来的县城生活充满了期待。
三人简单地吃了点早饭,便踏上了前往县城的路途。他们穿过村庄的小路,跨过田间的小桥,一路上,姜田不停地给母亲和妹妹讲述着县城的新鲜事,试图缓解她们的紧张情绪。唐红群虽然心中忐忑,但看到儿子坚定的眼神,她的信心也逐渐增强。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步行,他们终于到达了镇上的汽车站。车站里人来人往,对于很少出门的唐红群和姜燕来说,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和繁忙。姜田熟练地买了车票,带着母亲和妹妹找到了开往县城的汽车。
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颠簸了近两个小时,终于在县城的汽车站停下。姜田带着母亲和妹妹下车,他们抬头看着眼前这座陌生的城市,心中既有期待也有不安。
他们没有多做停留,直接前往棉纺厂。县城的街道比他们想象的要宽阔,人流也更加密集。姜燕紧紧地跟在哥哥身后,好奇地打量着四周的一切。
到达棉纺厂时,已经是上午11点了。门卫是个和蔼的中年人,他认出了姜田,还记得他上次来卖野猪的事情。看到姜田手里的介绍信,门卫微笑着放行,让他们顺利进入了厂区。
姜田带着母亲和妹妹直奔采购科,他找到了马浩扬,马浩扬看姜田来了,热情地迎了上来,他立刻带着姜田几人去了人事科。
人事科的刘姐是个精明能干的中年妇女,她听了马浩扬的介绍,知道唐红群是帮厂里买野猪的姜田的母亲,立刻变得热情起来。她迅速地为唐红群办理了入职手续,并分配了两间宿舍。
唐红群看着手中的入职通知书,心中激动不已。她没想到,自己这个农村妇女,竟然也能在县城的工厂里找到工作,还能有宿舍住。她感激地看着刘姐,连声道谢。
……
姜田又带着他妈和妹妹来到宿舍,宿舍离厂不远,这是一排两层的小楼,一间宿舍有10多个平方,外面过道是厨房,厕所是公用的,里面除了床其他什么都没有。姜燕则是兴奋地在宿舍里转来转去。
唐红群带着姜燕在屋里打扫卫生,然后铺床,整理衣服。姜田就出去买东西去了,桌子、衣柜、厨具、洗漱用具、桶啊盆子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