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工前的语录诵读后,王显伟又宣布了晚上要思想学习。
唐瑜已经摸清了王显伟的规律,每隔两天或三天一次学习。
唐瑜已经想好了,过两天等他们的炕砌好,他们就立刻搬出去。今天就去问一问徐老二,这火炕是不是可以开始砌了。
这旧炕砖,唐瑜前一天就已经看到清理好,整齐码放在了两个房间里。
徐大平只第一天申请了在晒谷场上工,接下去两天都没有在晒谷场看到他,应该是回去做工分高的活计了。
那这旧炕砖一定是他们两兄妹利用晚上的时间清理的。
只是还没等唐瑜去问,她们几人到村部时,就感觉到了气氛的不同。
在场的村民都与各自熟悉的人,凑在一堆说着什么。
站到她们平时站的位置后,唐瑜不用故意靠近旁边那一堆人,大家都是用平常的音量在聊天,很容易就听到了村民们在讨论的是事情。
唐瑜大概听了一下,就知道,好像是交公粮的日期确定了。但具体的日期却是没有听到。
但是大部分都在讨论今年交公粮的日子怎么这么早之类的话。
不过也不用唐瑜继续去打听,很快她见到村长、生产队长这些村干部从村部的屋子里出来了。
见村干部都出来了,大家也就渐渐停止了讨论。
村长先站出来说:“各位乡亲们,想来大家也都听到了消息,不错,今年交公粮的日期已经确定下来了。”
村长缓了缓后,继续说:“下面,让我们的大队长来说几句话。”
然后站在村长旁边一个中年人就站了出来。
原来大队长长这样啊。
唐瑜扯了扯陈旭的衣角,用眼神示意。
你太爷爷诶。
陈旭瞥了一眼唐瑜,并不想理她。
这太爷爷他以前都没见过,对他而言,其实相比陌生人,也没有特别多少。
只是这徐家村也是好笑,全村百分之八十都是姓徐的,大队长却是一个姓陈的。
这陈大队长,看上去只有四十二三岁,但算算他的实际年纪,现在应该都快五十了。
可能是常年劳作,身体比很多年轻人都结实,脸上有一股不怒自威的威慑力。
怪不得在原身张建民的记忆里,说他挺严肃的。这都可以贴门上,当门神了。
“乡亲们,这一年一度交公粮的日期,上面已经定下来了,就在五天后的十一月六号。这交公粮是咱们农民最光荣的使命,也是咱们农民的责任。”
唐瑜站在下面,感觉回到了自己高三那会,马上临近高考,学校组织的誓师大会。
不同的是,开誓师大会时,场下的学生就跟与自己无关似的,思绪可能已经不知道飘到了哪里。
而这里的村民们听着大队长的鼓舞,神情亢奋,真有为了祖国的发展,奉献个人一切的感觉。
也不知过了多久,唐瑜的思绪飘回,大队长的发言也到了尾声。
“咱们东北的农民,男的都是铁铮铮的汉子,女的都是能顶半边天的铁娘子。咱们一定能把今年的公粮交得漂亮。为咱们的农民争光,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
场下的村民们不断高呼大队长的结语。
唐瑜肯定这陈大队长没有后世她高中的校长发言的时间久,但这鼓舞士气的效果肯定强了不知道多少倍。
最后村长又接过话语,抬起双手,示意村民们安静下来。
“好了,大家先安静下来。咱们农民忙忙碌碌一整年,这五天后交公粮的时候,就是我们农民交成绩的时候。咱们可不能在别的大队面前丢脸了。
今天开始,停下一切其他的事情,全都为这次的交公粮服务。咱们要拿出最好品质的粮食,把别的大队都给比下去,一定要把这次的公粮交得漂漂亮亮。”
大队长主打国家大义,村长主攻大队荣誉,两人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哪一个村民能抵抗的了。唐瑜感觉自己这为国效力的心都被勾起来了。
最后生产队长出来给大家安排活计,不过今天的活计比较不同,生产队长挑出了几个擅长修理的村民,去检查村里的手拉车等运输工具外,其他人,全都安排在了晒谷场。
唐瑜感觉这平时看着还算空旷的晒谷场,今天感觉都有些拥挤了,但是大家看上去,却还都有事情做。
唐瑜和张爱华两人被分派的活计还是晒大豆,但是今天她们就不能回去了。剩下的时间,她们要挑出差不多干的大豆,用连枷脱壳。
如果感觉都还不能脱壳,也可以去给玉米脱粒,或去翻晒稻谷。总之,这晒谷场上的活计,晒谷场的人都可以去做,就是不能闲下来。
但确实也是,只要你想做,根本就不会有闲下来的时间。
比如粮食复晒后,这给粮食去杂质的活计,这粮食脱粒后,虽然下面还是会垫苇席之类的,但这晒谷场都只是夯实的土地,不像后世的水泥地,总是会有些泥土啊或周边被风吹来的杂质。
这一般都要一点点用簸箕清除一遍,清完杂质后,再倒回麻袋,交给下一道负责区分粮食品质的村民,这也没有机器什么的,只能人工借助一些工具去区分。
今天同样被分去做搬抬工作的陈旭与刘兴国,感觉比平时累了不止一倍。
他们两人感觉上午就一直不停的搬这个搬那个。搬完谷子搬大豆,搬完大豆搬玉米。总之就是各种搬搬抬抬。
中午一下工,几人就赶紧去了村尾的屋子。
按这个趋势,徐老二他们几人,明天很可能也会被拉回去上工,但是他们这边跟约定的完工时间还差一天,篱笆和火炕都还没有弄,他们要赶紧商量一下了。
其实徐老二已经开始猜测了,早上他和他两儿子是直接来的村尾,并不知道交公粮的事情。但平时下工后都会过来开荒的几人,今天一个人都没来。他就猜测到了一些。
九点半后,见他们几人都没来,他就来时招呼两个儿子,加快干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