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深沉,万籁俱寂,整个世界仿佛被一层厚厚的黑色幕布所笼罩。
段风应皇帝林辰之邀,怀着忐忑而凝重的心情,踏入了那间弥漫着紧张压抑气氛的御书房。
两人相对而坐,桌上的烛火轻轻摇曳,昏黄的光芒在他们脸上跳跃闪烁,映照着他们凝重而严肃的神情,仿佛岁月都在这一刻凝固。
林辰率先打破沉默,语气中带着身为帝王的威严与忧虑,不过私下里又透着几分与段风多年相识的熟稔。
“老段,如今端王之事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危急关头。
若是贸然将他诛杀,势必会激起兵变,咱们从潍城带回来的旧部,虽然忠诚可靠,对朝廷忠心耿耿,但兵力有限,还不足以与端王的亲兵正面抗衡。
这可如何是好啊?”
说着,他眉头紧皱,眼神中透露出对局势深深的担忧,仿佛那即将到来的风暴已经在眼前肆虐。
段风微微欠身,恭敬地说道:“陛下所言极是。”
他顿了顿,接着道,
“此次端王趁陛下不在京中,妄图作乱,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实在是可诛。但眼下却并非除掉端王的最佳时机,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朝堂的动荡,危及社稷。”
林辰道:“当下最要紧的,是尽快提升潍城军队的实力,让他们能够在战场上独当一面。
这些人马足有三万,皆是热血之士,若是好好训练,加以磨砺,必能以一当十,成为朝廷的精锐之师。”
林辰对潍城的军队充满信心,这些人前来投军,大多都是怀揣着梦想,想要闯出一番天地。
若是能给他们机会,接受正规的训练,挖掘出他们的潜力,所爆发出的战斗力绝对比京中那些养尊处优的护城军更强。
段风道:“陛下所言极是。我们也要在端王的部队中寻找破绽,打开一个突破口。
我就不信,林老将军已然离世,这些亲兵还能像以前一样铁板一块,坚不可摧。
只要我们找准时机,施以策略,定能分化他们。”
林辰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仿若寒夜中的一道闪电:
“那些主帅们或许对林老将军忠心不二,可底下的兵卒,却不好说,他们的忠心并非不可动摇。
只要我们能给予他们更好的生活,更光明的前途,让他们看到希望,未必不能将他们争取过来。
毕竟,谁不想为自己和家人谋一个安稳的未来呢?”
段风接着说道:“想当初,司徒为施行暴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那时,端王的军队打着正义之师的旗号,对抗司徒为,确实赢得了不少人心。
可如今陛下施行仁政,大幅削减苛捐杂税,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陛下的所作所为,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民心所向,正是陛下啊。”
段风思考片刻,接着说:
“我们不妨在端王的部队中,寻找那些忠于大顺,而不是盲目忠于端王的小将领,给予他们信任和提拔,让他们感受到朝廷的重视。
以恩义感化他们,以利益引导他们,让他们从内部瓦解端王的亲兵,此乃釜底抽薪之计。”
林辰听后,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兴奋地一拍桌子:
“好主意!若能按照这个计划行事,端王的势力必然会被逐步削弱。
到时候,若是他能够识时务,乖乖放下兵权,前往封地做个闲散王爷,朕不妨给他一条生路,留他一丝体面;若是他冥顽不灵,负隅顽抗,等时机成熟,朕就将谋反的罪名坐实,让他死无葬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