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成长旅程中,积极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这一环境中,朋友无疑是极为关键的因素。哈佛大学大卫·麦克利兰博士的研究成果令人震惊:那些常伴你左右的朋友,即所谓的参考群体,在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中竟占有95%的贡献。乍一听,或许你会觉得夸张,毕竟我们一直认为成功与自身努力紧密相连。但回顾我自己的经历,在30岁之前,我不可谓不努力,每日忙忙碌碌,却如无头苍蝇般四处乱撞,最终一无所有。那时的努力,效率低下,毫无方向可言。直到我进入一个全新的系统,结识了良师益友,人生才真正开始拨云见日。他们帮我明确了人生方向,教会我正确思考,我的生活自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实中,许多人怀揣伟大梦想,可思维方式却与忙碌而不富有的人如出一辙。这类人往往只盯着眼前利益,秉持用时间换钱的狭隘思维,不懂得借助杠杆放大自己的能力。面对机会时,他们总是与大众站在同一阵营,盲目排斥,错失一次次改变命运的契机。查尔斯·琼斯曾说,通过一个人的朋友圈和他阅读的书籍,便能了解这个人,因为一个人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周围五个人的综合体。这深刻地揭示了朋友对我们的深远影响,我们在与朋友的相处中,不知不觉就会受到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熏陶。
以苏恩教练为例,他带领的球队11次赢得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冠军,退休时保持着887胜175平1负的惊人战绩,跻身美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最伟大的五名教练之列。苏恩信奉“33%规则”,他将任何环境中的人分为底层、普通和优秀三类。生活在底层的三分之一的人,所处环境恶劣,交往的人无法给予他们前进的动力,他们仿佛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难以挣脱困境。普通的人受环境影响较大,顺境时开心,逆境时则容易失望、失去动力,他们的情绪和状态随环境波动,缺乏内在的稳定性和坚定的信念。而优秀的那类人,无论环境多么艰难,都始终保持乐观态度,他们往往是领导者、有影响力的人或敢于挑战规则的人。这些优秀的人,正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标杆和榜样,是我们应该主动去接触、交流和学习的对象。尽管与他们交往初期可能会让我们感到不自在,毕竟我们要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去适应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但从长远来看,这种不自在会转化为我们成长的养分,让我们受益匪浅。
在成长的道路上,约翰给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建议:一定要找一个伙伴一起成长。这个伙伴就像黑暗中的灯塔,能帮助我们坚持正确的决定,避开错误的选择。一个好的、有责任心的伙伴,会无条件地关爱我们,他自身渴望成功,心智成熟,会虚心征求我们的建议,在我们需要帮助时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陪伴我们、鼓励我们。成长之路充满坎坷与挑战,单靠个人的力量很难抵达巅峰。如果我们独自前行,很容易在遇到困难时退缩,在面对诱惑时迷失方向。有了伙伴的陪伴,我们能互相扶持、互相监督,共同跨越成长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约翰·麦克斯韦尔也曾说,在一个人的人生中,若能有一个正确的朋友,成功的几率会增大十倍。这足以证明朋友在我们人生中的重要地位。仔细想想,那些积极向上、能给予我们鼓励和帮助的朋友,总是能激发我们的潜能,让我们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他们的乐观态度、进取精神会感染我们,在我们遇到挫折时,给予我们重新站起的勇气;在我们取得成绩时,提醒我们保持谦逊,继续前行。相反,那些消极、总是打击我们的朋友,会像沉重的枷锁,束缚我们的脚步,消耗我们的能量。他们的负面情绪和消极观点,会逐渐侵蚀我们的信念,让我们对自己产生怀疑,陷入自我否定的深渊。
朋友的力量不容小觑,他们是我们周围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们要慎重选择自己的朋友圈,主动与那些积极向上、能够助力我们成长的人为伍。让朋友成为点亮我们成长之路的明灯,引领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