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曹老板已经在兖州站稳了脚跟,收降黄巾数十万,得其精锐,编为“青州兵”,实力大增。兖州之地,渐成曹老板的根基。
站稳脚跟后,曹老板开始谋划未来,具有枭雄能臣之本的曹老板知道,若要在这乱世中立于不败之地,仅凭目前的武力远远不够。他需借朝廷之名,以正其位,方能名正言顺地扩张势力。
恰在此时,谋士毛玠进言:“明公欲成霸业,需先与朝廷建立联系。今长安虽为李傕、郭汜所控,然朝廷名义尚存,若能进贡表忠,或可得朝廷任命,名正言顺地统领兖州。”
曹老板闻言,深以为然,遂派从事王必取道河内,前往长安进贡。
王必乃曹操心腹,精明干练,此行肩负重任,若能成功,曹老板便可名正言顺地统领兖州,进而图谋天下。
然而,王必一行刚入河内,便被河内太守张扬截住。张扬虽为朝廷命官,但地处诸侯夹缝之中,行事谨慎,见王必携带大量贡品,心生疑虑,遂将其扣留,欲探明曹老板真实意图。
正当王必一筹莫展之际,曹老板生命中的一位关键贵人出现了。此人便是董昭。董昭原为袁绍帐下谋士,因见袁绍刚愎自用,难成大事,遂弃袁绍投奔朝廷。不料,途中亦被张扬扣留。
董昭得知王必乃曹老板使者,心中一动,遂前往拜见张扬。
他深知曹老板虽暂时势弱,却胸怀大志,乃真英雄也。若能助曹老板一臂之力,日后必得厚报。
于是,董昭对张扬说道:“将军可知,袁绍与曹老板虽表面和睦,实则各怀心思,终将分道扬镳。曹老板虽暂处弱势,然其胸怀天下,乃真英雄也。将军若能助他此次,曹老板必铭记于心,日后定有厚报。”
张扬闻言,沉吟良久。他虽为朝廷命官,但身处乱世,需为自己谋一条后路。董昭之言,正中其下怀。于是,张扬点头应允,释放王必,并允其继续前往长安。
董昭见状,心中暗喜,又对张扬说道:“将军既已决定助曹操,不妨再进一步。我愿为将军修书一封,送往长安,向李傕、郭汜等人说明曹操忠心,并附上厚礼,以表诚意。”
张扬欣然同意,董昭遂修书一封,言辞恳切,称曹操乃朝廷忠臣,愿为朝廷效力。同时,曹操亦派人送来大量礼物,以示诚意。张扬将书信与礼物一并送往长安,曹操与朝廷的联系,自此建立。
然而,长安城内,李傕、郭汜等人见曹操使者到来,心中疑虑重重。他们虽掌控朝廷,但天下诸侯各自为政,无人真正听从朝廷号令。曹操此举,究竟是真心效忠,还是另有所图?
李傕冷笑道:“曹操此人,狡猾多端,岂会真心效忠朝廷?不如将其使者扣留,甚至杀掉,以绝后患。”
郭汜亦附和道:“正是!曹操若真有忠心,何不亲自前来?派一使者,未免太过敷衍。”
正当二人商议之际,黄门侍郎钟繇挺身而出,劝说道:“二位将军且慢!如今天下大乱,英雄并起,各自盘踞一方,不听朝廷号令。唯独曹操表示效忠,若朝廷拒绝,恐天下诸侯更难以服从。不如暂且接受其表忠,以示朝廷宽宏大量。”
李傕、郭汜闻言,虽心中仍有疑虑,但见钟繇言之有理,遂勉强同意。于是,朝廷正式下诏,任命曹操为兖州牧。曹操得此任命,名正言顺地统领兖州,势力大增。
与此同时,荆州刺史刘表亦派使者前往长安进贡。刘表素有贤名,治理荆州有方,百姓安居乐业。
朝廷见刘表忠心,遂晋升其为镇南将军、荆州牧、武成侯,并赐其开府辟召之权,仪如三公。刘表一跃成为官阶最高、名声最大的诸侯,威震四方。
然而,天下诸侯中,亦有不得志者。袁术虽为袁绍之弟,却因性格骄纵,屡战屡败,势力日渐衰微。李傕、郭汜掌权后,见袁绍、曹操等人不买账,遂拉拢袁术,册封其为扬州刺史,欲借其牵制袁绍、曹操。
然而,袁术不争气,屡战屡败,连现有的基本盘亦难以掌控。李傕、郭汜见状,心中懊悔,遂将扬州刺史之职转授刘繇。
曹操得朝廷任命,名正言顺地统领兖州,势力日渐壮大。然而,他深知,乱世之中,唯有不断进取,方能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他开始谋划下一步的行动,意图吞并徐州,进而图谋中原。
然而,徐州牧陶谦虽年老体弱,却深得民心,徐州百姓皆愿为其效死。
曹老板若强行攻取,恐难轻易得手。正当曹老板犹豫之际,谋士荀彧进言:“明公欲取徐州,需先得民心。陶谦虽得民心,然其子陶商无能,若能以仁义之名,徐徐图之,或可不战而胜。”
曹操闻言,深以为然,遂暂缓攻徐,转而安抚兖州百姓,整顿内政,积蓄力量。与此同时,他亦暗中联络各方势力,意图在乱世中寻得更多盟友。
然而,乱世之中,风云变幻,谁也无法预料下一步的局势。曹操虽得朝廷任命,势力大增,但前路依旧充满未知与挑战。他能否在这乱世中脱颖而出,成就霸业?天下诸侯,又将如何应对曹操的崛起?一切,皆在未定之天。
中原大地的风起云涌不是能在交通通信落后的汉代,身处海外的陈星宇可以知道的,就算一两个月后才能知道都算是正常了。
经过一个多月昏天暗地的忙碌,被陈星宇命名为淡水的登陆点终于进入了正轨。
感受着并不算寒冷的咸涩的海风裹挟着潮气扑面而来,陈星宇站在海滩边的礁石上,望着眼前这片土地。
粗大原木围成的简易寨墙接近完工,寨墙内,几缕炊烟从棕榈叶搭成的棚屋间升起,这是迁徙百姓临时的住所,不但速度快,而且还挺舒服,对于冬季并不算寒冷的夷洲来说应急完全够用了。
寨墙内边,每隔五十米就立起了简易的了望台,同时也是弓弩手的火力点。寨墙的两个结实的原木寨门施工也正接近尾声。只要寨门一完工,那么淡水寨内的百姓安全就有了保障,不用担心遗民和山夷的袭击了。
本应指挥着民夫搬运物资的吴懿,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快步来到陈星宇身边。\"兄长,粮草已清点完毕,但...\"吴懿欲言又止。
陈星宇只是平静的开口:\"说。\"
\"那些被收编的遗民们对我们迁徙过来的百姓颇有微词,方才还有几个年轻人差点闹矛盾打起来了。\"吴懿小声说着。
陈星宇冷笑一声:“乱世用重典,我们现在没时间处理他们那些小心思了,通知子龙的战兵给我加强巡逻,把那些闹事的,刺头这些全部抓起来,被我打一顿板子安排去干最重的活,不服就给我饿着他们。”
对于陈星宇来说,最需要的就是时间了,是真没心情为了处理那些鸡毛蒜皮的事牵扯精力,只能快刀斩乱麻了。
在淡水寨不远处的超大一片盐碱地滩涂上,以后真正的淡水城是在这里。
夕阳西下时,巨大的滩涂地上,依然到处是赤裸着上身在穿梭忙碌的汉子。陈星宇手里拿着一根树枝,带着匠人姜任在滩涂上不断画着示意图。
姜任原来是朝堂将作监的匠人,五代家传专门建房,建城的,算是汉朝的土木老哥世家。在洛阳被陈星宇接收后,就一直跟了过来,可是此时看到陈星宇画的示意图,连宫殿都建造了不少的姜任眉头皱起老高。
陈星宇没察觉,依然在说着:“你看,这条线代表的是排水渠,必须设置在道路两侧,小路一条以上,大道必须两条。”
“这一个个方形代表的是百姓的住房,必须前后在一条线上,包括院子大小长宽必须一致,每排房屋之间留出三丈宽的道路,房屋必须整齐划一。”
“还有,每栋住房必须设置一个以上的卫生间,就是茅房,都必须用暗沟连接到统一位置挖的化粪池里。。。。。”
“这大街上,必须每隔五百米设置男女两个不同的茅房。。。。。”
“。。。。。”
随着陈星宇一句句的说下去,姜任人都麻了,不自觉小声嘀咕:“这。。。未免太过讲究了。。。”
“讲究?”陈星宇一瞪姜任,严肃的说:“你可知病从口入?人之所以生病,大部分原因都是环境不洁净引起的?”
“姜匠头,我说的这些你必须给我严格执行下去,做不好,我为你是问!”
姜任见陈星宇都这么说了,只好点头,认真盯着地上的示意图,努力理解构思。
陈星宇设想的这些汉代人不理解,陈星宇也可以理解,之前陈星宇也去了几座汉代城池,那一个叫混乱,所以古代才会动不动就发生瘟疫。
而且夷洲位置处于热带和温热带,气温较高,蚊虫又多,如果不注意卫生,是很容易发生瘟疫的。
所以陈星宇必须强硬坚持下去,趁着一切还没开始,从头就严格要求,空白纸张好作画。人都是惰性的,习惯了,也就适应了。
对于陈星宇这么强硬的推行这些举措,就连郭嘉,赵云都感到不解,可是陈星宇并未放弃。
一个月后,当第一排红砖灰瓦的房屋拔地而起时,所有人终于明白了陈星宇的用意。整齐的街道上,孩童们追逐嬉戏;公共厕所里,石灰的清香驱散了往日的恶臭。
\"校尉,\"一位白发苍苍的遗民长老颤巍巍地走来,\"老朽活了七十载,从未见过如此洁净的居所。请受老朽一拜。\"
陈星宇连忙扶住老人,目光却望向第二批施工区域。在那里,大批的赤裸着上身的壮汉在忙碌着,第二片居民区正在飞速成型。
淡水城海面上也出现了帆影,正在返航的帆船,也带来最新一批的迁移的百姓,淡水越来越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