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隐啊,你可真是让本宫刮目相看呐!实不相瞒,你的聪慧程度远远超出了本宫最初的想象。”甄嬛面不改色地说道,但那看似平静无波的面容之下,却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和疑虑。
其实,早在玉隐入宫之前,她那些异于常人的行为举止就已经引起了甄嬛的注意。然而,即便心中有所猜疑,甄嬛也万万没有料到,玉隐竟然能够如此敏锐地察觉到自己重生这件事。这实在是超乎了她的预料,令她不得不对这个看似单纯的女子重新审视起来。
“长姐谬赞了。”玉隐微微颔首,面上虽是一派平静,但那紧握成拳的双手和微微颤抖的指尖却出卖了她此时内心的慌乱。她不着痕迹地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自己如鹿撞般的心绪。
“长姐究竟是何时知晓我这件事的?”玉隐终于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轻声问道。她深知自己这位长姐心思缜密、巧思过人,相比之下,自己在聪慧这方面的确要逊色不少。此刻面对长姐洞悉一切的目光,玉隐只觉得仿佛所有秘密都无所遁形。
她微微垂眸,手中轻握着一只白玉簪子,语气平淡地说道:“那日你娴熟的发髻手法,我便已经开始起了疑心。”
听到这句话,站在一旁的玉隐身体猛地一颤,她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甄嬛。泪水迅速在眼眶中打转,但她强忍着不让它们落下。声音带着些许颤抖地问道:“长姐……那为何不告诉妹妹?难道你真的一点都没有在乎过我吗?”
此时的玉隐心中充满了绝望与痛苦,曾经那些为了家族、为了姐妹情谊所做出的隐忍和大度,在此刻仿佛都成了一场可笑的闹剧。她一直以为自己在甄嬛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可如今看来,这一切不过是她一厢情愿罢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玉隐内心深处那仅存的一点点希望也如同风中残烛一般,摇摇欲坠,最终破灭消散。她感到整个世界都在瞬间崩塌,所有的美好幻想都化为泡影,只留下一片无尽的黑暗与寒冷。
甄嬛听到玉隐的质问后,一时间竟然不知该如何回应。她心中暗自思忖着,其实自己从未想过要将真相告知于玉隐,不仅如此,甚至在某些时候还曾刻意地利用过这个亲妹妹。此刻面对玉隐那充满怀疑和失望的目光,甄嬛不禁感到一丝内疚涌上心头。
遥想当年,自己还是那个受尽恩宠、风光无限的熹贵妃,可谓是宠冠六宫,无人能及。然而时过境迁,这一世的自己虽然名义上位份依旧尊贵,但实际上却已大不如前。而眼前这位同父异母的妹妹,其地位竟比自己还要高出些许。这其中的落差与无奈,又岂是旁人能够轻易理解的呢?
想到此处,甄嬛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道:“玉隐,姐姐知道此事瞒不过你。没错,我的确是存有私心的……”
“既带着记忆来,长姐你就不该再进这皇宫啊!”玉隐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地望着甄嬛,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焦急和责备。她深知果郡王在长姐心中占据着无比重要的位置,那是一份刻骨铭心、深入骨髓的情感。
然而,这一次长姐却依然义无反顾地踏入了这座看似华丽实则充满阴谋与算计的皇宫。玉隐实在想不明白,为何长姐会做出这样的决定?难道她已经忘却了曾经与果郡王之间的种种美好回忆吗?还是说有什么难言之隐让她不得不如此抉择?
“他是无辜的……”甄嬛缓缓抬起头,目光有些迷离,仿佛陷入了遥远的回忆之中。她轻轻叹了口气,接着说道:“既然没有前世的记忆,倒不如就让这一世安稳度过吧。我不想因为我的缘故,而毁掉他原本平静幸福的生活。与其让他卷入宫廷争斗的漩涡,承受无尽的痛苦与折磨,还不如就此放手,让他远离这些是非纷扰。”
说到这里,甄嬛的眼眶微微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她努力克制着不让其滑落下来。她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也许这样对我们彼此都好,至少能留下一些美好的念想。而且,这皇宫虽险象环生,但只要我小心应对,未必不能自保。若是能借此机会为家族谋取一些利益,也算是尽到了为人子女的责任。”
玉隐点着头,喃喃自语着,“是啊,是啊。”
“玉隐,你知道吗,这一世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改变,你看眉姐姐便知道...”
“那日怪我,非要拦住你...”
甄嬛摇摇头,“不怪你,本身我也不想去的,只不过借着你的由头便不去了。只是,可怜了那眉姐姐还被蒙在鼓里。”甄嬛无奈摇摇头。
既知道了此事,玉隐稍稍能安心一些。
“玉隐,其实你做的那些事情我都清楚、也都理解,只不过这后宫肯定不知咱们姐妹二人带着记忆重生,若是关系太好,定会惹人非议。不如关系闹僵,免了她们的疑心。”
甄嬛说到这里,玉隐才恍然大悟。
难怪之前给自己送了那簪子却一直不肯见自己。都怪自己太傻没有参悟透。
“多谢长姐提点。”玉隐俯身打算叩拜。
甄嬛一把将其扶起,小声说着,“现在都是妃位了,还像个孩子一般,成何体统。既是钮祜禄氏,便好好替他们光大门楣。你姐姐我还等着沾你的光呢。”
长姐的话犹如一束金光一般照亮了玉隐的新田。她豁然开朗,曾经所有的心结、压抑全然不见了。
“长姐,还得是你,比你妹妹我强上百倍、千倍。真是有格局呢。”玉隐笑容绽放在脸上,看的出来,此刻她是真的开心。
“你现在可不能轻敌,因为你也不知道谁有记忆。现在我们所有人的命运都重新排布了,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知道吗?”
玉隐点点头,“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