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在无意间给菁语拉来了不少的订单,让郑安怡第一次体验到了网上宣传的好处和快捷。
菁语原本就拥有着自己的网页推广页,可一直都没怎么进行管理,许悠然这边的小许成就让郑安怡嗅到了商机,没有时间去做这些文案图片宣传,大多数都是转载许悠然的文章。
很多许悠然的粉丝,在看到她们频繁的互动之后,也同样对菁语进行了关注,甚至有人开始在评论区提出下单请求。
郑安怡不得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完成网络出现的第一张订单,作品打包进行邮寄,收款同样使用的是邮寄方式。
随着第一单的成功,郑安怡专门给自己申请了一个qq号,推广页面也多了不少菁语的作品,qq进行着交易协商,对于那些小件单件的竹工艺品,全部都是按照邮寄的方式进行发货。
如果有大批量或者大作品,则是提前下订,由买方上门提货。
时间一长,郑安怡便忙不过来,不得不招了一名熟悉电脑办公程序的助手,这才终于腾出手来,进行赛前磨刀。
省赛和市赛一样,主题同样是竹画,但却没有规定必须是画卷类型的,你可以把它做成屏风,做成竹帘,甚至做成竹席,只要你觉得你的技术够好,你就可以在竹画的基础上进行随意的创作。
也一样分了四个板块,参赛选手可以任选一个板块进行创作。
陈之问这一次选得同样是人物,但却不再是之前的神话人物,而是红玉击鼓这样的巾帼人物。
从决定编这一幅画开始,陈之问已经接连练习了整整一个多月,十几副成品最后全部付之于火炉之中,只为了能够在赛场上,出现最惊艳的那一幅。
采用的同样是双面编的技术,这一次陈之问,明显比之前参加市赛的准备更加充足。
至少从他的练手作品来看,已经完全打破了之前在市赛上面,正反面画作之间质量出现差异的这种情况。
就连许悠然看了他练手之后的作品都忍不住夸口赞道:“要是能够保持着一贯的水准,就绝对能够在省赛上面脱颖而出。”
这样的话并不是胡口诌来,而是许悠然把这近十年来省赛上面出现过的那些获奖作品经过报刊杂志的报导记录,全部从头到脚的研究了个遍。
不管是从技术、立意,陈之问的底子都是足够一战的。
杜方知练习的方向就显得有些笼统了,只要是可以编竹画的作品,他都有在尝试。
哪怕是许悠然,都不知道他准备选哪一个主题去参加比赛。
郑安怡算得上是他们三个人之中最早确定参赛主题的,因为之前的大观楼让她顺利进入了省赛,郑安怡这一次准备编制的却是陈之问之前没有选择的神话人物。
而且还选了一个更加宏观的,女娲补天,这些日子以来,郑安怡早就把相交插丝编的技艺练得得心应手,但是她却并不想做双面绣。
从那一本仕女图中,得到了不少的启发,郑安怡准备做一个雕花屏风,反正赛时整整三天,只要材料准备充足,自己就一定能够完成。
因为是自己准备材料的原因,所以在一个星期以前,大家就在着手准备,好在有菁语的仓储库,有很多市面上找不到的东西,都能从里面找出来。
陈之问的运气更好,之前他随口要的那一套泉凌大师雕刻刀,居然就在他准备材料和工具的时候给提前送了过来。
看着手中的这一套崭新的刀具,陈之问对自己即将参赛的作品又有了新的想法。
虽然说比赛的主题是竹编画,可却并没有硬性要求不得用其他技术进行加持。
原本在竹编这一块稍显底子薄弱的陈之问,在看到这一套刀具之后,底气变得更加的足了起来。
许妈妈早就在九月十号和许悠然进行了网络联系,要求他们早点到达省城,先养足精神再上赛场。
经过几人决定,最后把出行的时间定在了9月12号,携带了大量材料和工具,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自己开车。
虽然路途遥远,可有郑安怡交换着驾驶,倒也不显吃力。
临近傍晚的时候,车子直接到了许家楼下的车库,许妈妈早就接到了消息,在家里面做了一大桌的饭菜等着给他们接风洗尘。
第一次见到许妈妈的杜方知,哪怕是一直摆出一幅面无表情的样子,许悠然也知道,他心里面特别的紧张。
人也变得更加的彬彬有礼,倒不是说他平时不知礼节,而是在这一刻表现的更加明显了而已。
不过这种紧张,等许爸爸回家之后就出现了改变,自从和焦总交上了朋友,许爸爸经过了这段时间和杜方知网上的交流,已经变成了半个竹工艺通啦。
不但如此,他还专门学习了茶艺,甚至把家里曾经的小客厅给重新装修成了一个茶室。
只见他把手中的公文包一放下,就一手拉着杜方知一手拉着陈之问,说是要泡茶给他们喝。
那一套编有他名字的茶具,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了茶几上面,但许爸爸用的却是一套上好的景德镇陶瓷。
“我看焦总家里的陶瓷茶具,有好多都是专门用竹子做了瓷胎的,你看我这一套能不能做?”
许爸爸递了一杯茶水给杜方知,装作漫不经心地开口问道。
“可以,但是我带过来的材料有限,可不可以等参加完比赛再做。”
杜方知想也没想就开口答应,许爸爸特别的高兴,直接跟他们讲起了茶经,不断的说着自己最近受益匪浅。
许妈妈路过小茶厅,半点也不客气的说道:“确实是受益匪浅,之前拿下的那一个项目已经在顺利实施,春节前就可以进行进驻,现在又拿下了第二期的工程。
跟着你一起的那些竞争对手,现在都在背后偷偷的说,你是因为靠着喝茶的功夫,才拿到这些项目的呢!”
“会喝茶也是一种本事,为了学会喝茶,我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的,你们看看我这个茶室,就装修都花了我整整五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