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边恨着沈亦,一边指挥江雪将这些打包好的东西带着。
从首饰店出来后,江雪的手臂被包裹勒得通红,额头上也布满了细密的汗珠。
但她却没有丝毫怨言,只默默地跟在柳儿身后。
柳儿满意地看着她如此乖顺,心情甚好地又朝着旁边的绸缎庄走去。
绸缎庄里,一匹匹绚丽的绸缎整齐地码放在货架上,有鲜艳的大红、高贵的明黄、典雅的月白,还有各种精美的花纹,让人眼花缭乱。
柳儿在绸缎间穿梭,双手不停地抚摸着那些光滑的面料,嘴里还念念有词:“这料子做件衣裳肯定好看,还有这个,这个也不错,都给我裁了,我要做一屋子的新衣服,每天都换着花样穿!”
绸缎庄的老板是个精明的中年男人,他一眼就看出柳儿是个有钱的主,连忙迎上来,满脸堆笑地说道:“姑娘真是好品味,我们这儿的绸缎可都是从江南运来的上等货,只有您这样的贵客才配得上。”
柳儿听了,得意地笑了笑,说道:“那是自然,本姑娘可不是一般人。把你们店里最好的料子都给我拿出来,我要好好挑挑。”
老板连忙吩咐伙计们将店里的顶级绸缎都拿出来,铺在柜台上。
柳儿一件一件地翻看,时不时皱皱眉头,又时不时露出满意的笑容。
最后,她大手一挥,挑选了十几匹绸缎,让老板按照她的要求裁剪好,送到她指定的地方。
江雪看着这一堆堆的绸缎,半分抱怨都没有,只默默地将这些绸缎和之前的包裹放在一起,艰难地抱起。
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
柳儿好奇心顿起,带着一群人就朝着声音的来源走去。
凑近了,才发现,原来是两个小贩为了几文钱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你少给了我三文钱,别想耍赖!” 一个瘦弱的小贩涨红了脸,大声说道。
“我明明给了,是你自己记错了,别在这里讹人!” 另一个小贩也不甘示弱,双手叉腰,脖子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
周围围了一圈看热闹的人,大家都在指指点点,有的在劝架,有的在看热闹。
柳儿挤到人群前面,只是轻蔑地瞥了一眼:“就为了那点破银子,至于吗?真是满身的铜臭味,这辈子也没见过大钱,和他们站在同一条街上,都觉得掉价。”
想到自己随身揣着几万两银票,日后还会有数不尽的银子滚滚而来,柳儿只觉得这些为了几文钱吵架的人庸俗至极!
她眉头一皱,便迅速离开了此地。
再在这里待下去,她怕自己沾染了这些人的铜臭味。
没多久,柳儿来到了一家瓷器店。
她见店门口摆放着几个一人多高的青花瓷瓶,瓶身上绘制着精美的山水图案,线条流畅,色彩明艳。
只一眼就被吸引住了,便大步走进店内。
店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瓷器,有小巧玲珑的茶杯,有造型精美的花瓶,还有工艺复杂的摆件。
柳儿在店内四处打量,忽然看到一个纯金打造的花瓶,瓶颈处镶嵌着一圈祖母绿宝石,瓶身雕刻着龙凤呈祥的图案,栩栩如生。
柳儿激动地跑过去,伸手就要去摸。
“姑娘小心,这可是我们店里最珍贵的宝贝。” 老板见状,急忙上前阻拦。
柳儿翻了个白眼:“怎么,摸一下都不行?本姑娘又不是买不起。”
老板连忙解释:“不是这个意思,姑娘,这花瓶价值连城,万一有个闪失……”
柳儿不耐烦地打断他:“少废话,多少钱,本姑娘买了。”
老板犹豫了一下,说道:“姑娘,这花瓶可是本店的镇店之宝,售价三万两银子。”
柳儿一听,嘴角上扬,露出一丝不屑的笑:“三万两?就这点钱也敢说是镇店之宝?行,本姑娘买了,给我包起来。” 说着,她就要拿银票。
老板却面露难色:“姑娘,这…… 这可是大买卖,小店需要一点时间准备包装和搬运……”
柳儿眉头一皱:“还要等?本姑娘可没那么多耐心。这样吧,我先付定金,你尽快给我送到府上,要是敢耽搁,我饶不了你。”
老板连忙点头:“是是是,姑娘放心,小店一定尽快。”
柳儿付了定金后,又在店里挑了几件精美的瓷器,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江雪看着又多出来的几个大箱子,眼神一闪,但仍旧一句怨言也没有。
接着,柳儿闪身来到了一家书画店。
店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墙壁上挂满了名人字画,一幅幅作品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柳儿对书画一窍不通,但她觉得在这种高雅的地方购物,更能彰显自己的身份。
她大摇大摆地走进店里,大声说道:“把你们店里最名贵的字画都给我拿出来。”
伙计们连忙从库房里搬出几幅画,展开在柳儿面前。
柳儿看着这些画,故作高深地摇摇头:“这些都不行,太普通了,本姑娘要的是独一无二的。”
这时,老板从里屋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幅画,说道:“姑娘,这是本店珍藏的唐大师真迹,您看看是否满意?”
柳儿眼睛一亮,接过画,随意地看了看,其实她根本看不出这画的好坏,但还是装模作样地说:“嗯,这画还不错,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迹。”
老板连忙解释:“姑娘放心,这绝对是唐大师的真迹,小店有鉴定文书为证。”
柳儿哼了一声:“那行吧,多少钱?”
老板说道:“姑娘,这可是唐大师的真迹,价格自然不菲,一万两银子。”
柳儿一听,脸色一沉:“一万两?你这不是宰人吗?本姑娘看最多值五千两。”
老板面露难色:“姑娘,这价格已经很公道了……”
柳儿不耐烦地打断他:“行了行了,六千两,卖就卖,不卖我就走。”
老板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答应了:“好吧,姑娘真是好口才,六千两就六千两。”
柳儿付了钱,拿着画,得意洋洋地走出书画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