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说道:“啊?什么啊?”
他那疑惑的目光直直地落在赵德昭身上。
赵德昭被父亲这般注视着,心里不由得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只见他慌忙张开嘴巴,急切地说道:“父皇,儿臣错了。”
说完此话,他迅速低下头去,心中暗自思忖:不管怎样,先认错总归是没错的吧。
赵匡胤见状,微微眯起双眼,语气严肃地问道:“哦?不错,那你倒是说说,究竟错在哪里了?”
这突如其来的一问,让赵德昭顿时愣住了,脑海里变得一片空白,一时之间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赵匡胤将儿子的反应尽收眼底,他又岂会不知其中缘由?原本并未动怒的他,此刻却突然感到一股无名之火从心底升腾而起。
他板着脸,冷冷地说道:“好好看,好好学!”
听到这话,赵德昭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应声道:“是,父皇。”
【只可惜事与愿违,尽管xtL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最终还是未能考入这所艺术殿堂】
【更令xtL沮丧的是,这样的失败并非偶然,他先后共计报考了两次,结果都名落孙山】
【这是不是和黄巢有些相似?但xtL可没有黄巢那样的作诗才能,况且国外也不流行这个】
唐朝
程咬金瞪大眼睛,满脸惊愕地说道:“大哥呀,这黄巢怎么又冒出来啦?”
秦琼眉头微皱地回应道:“可不只是如此,依我看呐,这xtL简直就像是黄巢与安禄山的混合体!他既有黄巢那屡试不第、怀才不遇的落魄经历,又有着安禄山那异域外族的特殊身份。”
程咬金听后恍然大悟般地点着头,嘴里不停念叨着:“大哥所言极是!小弟之前咋就没想到呢。”
就在秦琼刚要继续往下说些什么时,突然间前方传来一道声音:“你们不要再说了。”
二人皆是一惊,急忙循声望去,只见站在队伍最前列的李靖正面色冷峻地注视着他们。
见此情景,程咬金和秦琼不敢再有丝毫怠慢,连忙收起脸上的嬉笑之色,神情肃穆地齐声应道:“是,大将军!”
李靖微微颔首,表示满意,随后便缓缓转过身去,将目光投向了不远处的李世民。
此时的李世民面色阴沉似水,紧抿双唇,一言不发,似乎触发了心中某种不太好的回忆。
整个场面从之前关于xtL的议论逐渐变得鸦雀无声,众人屏息凝神,生怕发出一丝声响惊扰到这位陷入沉思的君主。
差不多同时,
一个山庄内,世家大族们正在一边看着天幕,一边开会。
其中一个家主忍不住说:“这天天开会有什么用吗?”
坐在上首的崔家家主说:“大家都是自己人,就明说了,开会不一定有用,但不开会一定没有用。”
那个家主连声说:“是的,是的。”
郑家家主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不屑的笑容,心中暗自思忖:这世间总有些人看不清自己有几斤几两。
他缓缓地转过头去,看着天幕,感慨道:“瞧瞧这天幕,又开始谈论起黄巢来了。”
一旁的崔家家主闻言,脸上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容,轻声说道:“黄巢也好,武则天也罢,甚至是安禄山之流,都不足畏惧。即便我们不去理会这些乱臣贼子,陛下也定然不会容忍他们肆意妄为。”
然而,尽管他嘴上如此说着,在场的众人却都敏锐地察觉到,崔家家主的脸上并未有丝毫真正的笑容。
这时,卢家家主突然开口赞道:“咱们这位陛下,当真称得上是雄才大略啊!”
“是啊!”其他人连忙随声附和,一时间场上响起一片应和声。
但紧接着,整个场面便陷入了一阵令人尴尬的沉默之中,没有人再敢轻易开口说话,毕竟在这种敏感时刻,谁都不愿意成为那个率先出头的人。
眼见此景,崔家家主不禁皱紧了眉头,眼神快速扫过众人后,向刚才说话的那人暗暗使了个眼色。
收到暗示的那家主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了一下,但最终还是硬着头皮站出来说道:“诸位,在下愿牵头处理此事……”
卢家家主见状,稍稍犹豫片刻后,随即看向崔氏家主,然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说道:“好,既然如此,那我等就负责出钱支持。”
此话一出,其余众人也纷纷响应,表示愿意出钱出力。
【最要命的是,xtL发现,他现在没钱了】
【理论上,没钱了可以向家里人要,但xtL的父母在xtL报考美术学院前后相继去世】
【正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要不到钱的xtL怀着心灰意冷的心情,只得流落至维也纳街头,过上了四处行乞、依靠贩卖画作勉强度日的生活】
【在那段贫困交加、走投无路的艰难岁月里,xtL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像我这样才华横溢、能力出众的人,为何连区区一所艺术学院都无法考入呢?”】
【经过反复的思考与揣摩,xtL最终得出结论:这个世界到处都是黑暗与腐败】
【像我这样优秀的人竟然也会遭遇如此挫折,这其中必然有黑幕】
【毋庸置疑,这背后肯定有社会的败类在作祟】
【倘若所有日耳曼民族能够统一于一个国家之内,结果肯定会大不一样】
【正是从这一刻起,一颗仇恨与偏见的种子在xtL的心中悄然生根发芽,并逐渐蔓延滋长……】
唐朝
李世民凝视着天幕,久久未语。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说道:“朕有些不太想去看下一次的科举考试了。”
声音虽轻,但却清晰地传入在场众人耳中。
殿内原本安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此刻更是鸦雀无声。
那些心思玲珑之人瞬间便明白了皇帝话中的深意。
只见房玄龄向前一步,拱手作揖道:“陛下,依微臣之见,天幕所现之景,恰恰说明了科举制度的重要性啊!”
李世民微微侧身,目光落在房玄龄身上,带着几分疑惑问道:“哦?何以见得?”
房玄龄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回陛下,正因有了科举这一选贤举能之道,方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类似黄巢那样心怀异志之人崭露头角。”
李世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追问道:“此话怎讲?”
房玄龄继续解释道:“想那黄巢,落榜之后不思己过,反倒归咎于时运不济、朝廷不公。如此不知自省之人,即便侥幸通过科举,恐怕也难堪大用,陛下又岂敢对其委以重任呢?”
听完这番话,李世民不禁长叹一声:“爱卿所言极是,朕还没有爱卿看得透彻。”
房玄龄赶忙谦逊地回应道:“陛下谬赞了。”
李世民略加思索后道:“传朕旨意,着令各地在现有基础之上适度增加学堂数目,同时务必注重学子们的心性修养。”
一旁的礼部尚书连忙躬身领命:“谨遵陛下圣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