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袀泰作为靖安四十六年的新科状元,更是大丰朝建朝以来的第一位三元及第的惊世奇才,陛下龙颜大悦,为表示这是普天同庆之大事,也证明苍天庇佑大丰,大丰将会更加仓荣富足。
陛下不仅下令在京城张灯结彩、大摆三日宴席,还赏赐戴袀泰黄金百两、三进院宅邸一座,简直是恩宠有加。犹觉不够,又加了一道圣旨:大赦天下,免灾区赋税一年,并在京城举办盛大庆典,共贺这难得的荣耀。
这是靖安四十六年来首位获此殊荣的状元,亦是大丰朝开朝以来首位收获如此丰厚奖赏的状元郎。戴袀泰自此成为朝堂之上炙手可热的人物。
戴府本是要在府中办宴庆贺,无奈陛下已先一步为戴袀泰摆下三日盛宴,盛情难却,戴府便改为简单操办家宴,一家人围坐,共享这份荣耀与喜悦。
戴星予满心震撼,本以为陛下举办的盛大庆典已是恩宠至极。可当得知陛下不仅赐下一座气派非凡的府邸给三哥,还亲笔题写“三元府”牌匾时,这份超乎想象的荣宠,让戴星予彻底呆住。想到之前自己送予三哥的二进院,虽说远比不上陛下赏赐的这般气派,可送出去的东西,哪有再收回的道理。
陛下的安排也实在有趣,这新赐的三进院坐落于安乐巷,巧的是,堂叔家就在巷头,而三哥的宅邸则在巷尾,平日里往来走动,倒也方便。
戴袀泰心里也有了盘算,二进院离得近,安排几个得力的下人定期去打扫整理,也不费什么功夫。他想着,戴家人口众多,往后家中亲眷进京办事或是探亲,不管是住二进院还是这新的三进院,都有个安稳的落脚之处。多这么一套房子,总归是有备无患,心里也踏实。
况且,这二进院是妹妹戴星予送给他的,于他而言,这其中满是妹妹的情谊,意义非凡。在他心中,这份珍贵的馈赠绝不能交予公中,唯有好好珍视,妥善安置,才不辜负妹妹的一番心意 。
荣魁盛典已敲定,将在五日后的五月初一那日盛大启幕。此次盛典意义非凡,不仅是为庆贺戴袀泰这位大丰朝首位三元及第的惊世奇才,更是彰显朝廷对人才的尊崇与重视。
届时,朝中大小官员皆可携家中亲属一同赴宴,共襄盛举。各新进进士也在受邀之列,他们将带着家人,一同踏入这荣耀之境,感受这难得的欢庆氛围,共同见证这份属于大丰朝的无上荣光 。
戴家人本来计划是戴袀泰登科后办过喜宴便回戴家村的,计划赶不上变化,荣魁盛典的消息传来,让他们的行程不得不推迟,只能暂且搁置返乡的打算,留待荣魁盛典结束后再启程。
朝廷体恤,每届前三甲都批了省亲假。可戴袀泰考虑广南与京都距离遥远,一次来回至少也需两月时间,且家人现在均在京城,一家人团团圆圆的,他便婉拒了假期。不过,他向陛下提出请求,希望在妻子临盆的那个月,能恩准他几日假期,让他回去陪伴在侧。待妻子生产后,他也能顺道接妻儿进京,自此一家人便能长聚,不再分离。
盛典前夕,戴星予每日忙得不可开交。陛下赐下的府邸需要购置大量日常用品,她先是前往泰韵居,订制了衣柜、拔布床等一应家具。堂嫂江晚云也陪同她到京都较为可靠的牙行,挑选了一些下人,以便打理三元府内的大小事务。
然而,仆人虽易寻,合适的管家却难觅。正当戴星予为此头疼之际,潘靖川带来了一位得力助手:“夫人,这位方管家是二公子特意为三舅爷准备的。”说完,他又递上一封信:“这是昨日收到的二公子的回信。”
戴星予哪里还管方管家还是圆管家,拿着信件说了声:“你带方管家去三元府吧。”便急急忙忙回到房中去了。
“陈铁牛致爱妻戴星予书
星予吾妻:
见字如面,思之甚切。
自穗兴州一别,已一月有余。每每忆起当日分别之景,心中不免怅然。安元之事,虽繁重冗杂,然为夫不敢有丝毫懈怠。此地虽富庶,然势力盘根错节,需步步为营,方能成事。所幸,诸事进展尚算顺利。
闻汝近日事务繁忙,不知何时能来安元?为夫甚是想念。此地虽不及穗兴州之宁静,然亦有别样景致,届时可共赏之。汝若来,自是方便,我已命人备好住处,一切无需挂心。唯望汝途中保重,勿过于劳顿。
此外,我二人肩负之重任,亦需早日筹谋。待汝至安元,便可共商大计,携手完成。此事关乎大局,唯有你我同心,方能成事。
余言不尽,待面叙。愿早日相见,共谋大业。
顺颂时祺
夫 铁牛
安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