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族里所有人都累一天了,吃完饭恨不得倒头就睡。
因为开春化冻以后不用每天窝在屋内干活,寒枝回来后又把学习和劳动的时间调整了一下。
成年族人还是要以劳动为主,轻点的活每天干够九个小时,重劳力比如挖地这种就干满六小时。
成年人的学习她也不抓,这又不考试又不咋地,会数数就行,其他就靠自觉吧,想学就学。
小孩是每天上午都要固定学习三小时的,下午再干活,也算是史前鸡娃了。
今天的学习和劳动任务都已经完成,所以吃完饭大家也就各自回房睡觉。
寒枝也回房,她也累啊。
她已经搬回了原来住的单间了。
一开门,里面就飘出一股野生动物的味儿,呃,不是山狸子身上的,主要是猫屎确实有点冲鼻。
认命的拿起竹铲,把细沙里面团成团的猫屎铲起来,然后放到屋檐底下一个角落。
明天出去干活的时候再提到堆肥的地方扔进去。
她之所以搬回来,是发现了她跟这只山狸子有点缘分。
虽然没有一直在山狸子身边守着,而是在它刚生完的时候就进山去了,但是山狸子对她的态度比对其他人都好。
别人要是偷偷掀开帘子偷看它和幼崽的话,山狸子就会哈人。
寒枝回来以后偷看它们,居然不会被哈了!
山狸子只会冷淡的瞥她一眼,然后继续给小猫舔毛。
她猜测可能是因为这间被作为产房的房间里面到处都是她的气味,母猫已经闻习惯了,所以一点不怕她。
还有在她进山的这些日子里,族里人每天好吃好喝的供着大大小小几只猫祖先们,还很勤快的铲屎,一点没怠慢它们。
山狸子并不愚蠢,知道无毛猴不会伤害它后,竟然就此安心的住了下来。
听说有一次族人换完水以后没把门关紧,那只山狸子在门里面偷偷往外看,竟然没有趁机跑走。
它的那几只天敌小狼都进山玩去了,所以按理说没有人可以阻拦它离开的。
但它还是留了下来,估计是因为不放心小猫吧。
寒枝已经连续三天都要在睡前掀开帘子看一眼小崽子们。
今天也不例外。
她和往常一样,把盖在竹椅上的布片掀开,就看到五只毛绒绒的幼崽挤在山狸子肚皮底下吃奶呢。
察觉到头顶的动静,山狸子抬头看了一眼,发现是寒枝。
这一次和之前几天都不一样,看见以后不再是冷漠的无视,而是低声冲她叫了一声。
寒枝都惊呆了,这个眼神,这个叫声?
这是什么意思?不会是她想的那样吧?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同时为了避免猜想失败被抓伤,她戴上了手套。
先试探性的移开竹椅。
山狸子没什么动静,还是躺在窝里。
带了一天娃,累啊,不想动。
竹椅移开,上面搭的布片也就顺势不要了。
人和山狸子在这间屋子里面的物理隔阂算是正式消失。
她有点忐忑的伸出手往山狸子那边探过去,山狸子意思意思的抬头看了看那只手,又歪头躺回去。
猫崽子看见一只手摸过来,都开始叫唤,山狸子也没理。
寒枝这下确定了,确实是能给她摸的意思。
什么叫做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就是啊!
小灰灰跑了,不代表她是个失败的主人,也不代表她和宠物无缘,看看,这不就来啦。
激动的心啊颤抖的手移到山狸子肚皮底下,抓起一只小崽子。
幼崽的眼睛还带着一些蓝色,水汪汪的,正大睁着眼睛和寒枝对视。
见自己被一个无毛猴给抓在手里,有点惊慌的咪了一声。
山狸子懒懒的回应了一下,幼崽这才不挣扎了。
幼崽的毛炸炸的,花色有点像花栗鼠,跟野猪崽的配色也有点像。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种色系在森林里生活时可以更好的隐蔽身形。
幼崽应该是每天都被山狸子细细的用舌头舔舐清理过,所以身上并没有什么难闻的味道,反而有点说不上来的香味。
寒枝用手小心撸猫,恨不得马上把这个喜讯分享给所有小伙伴,又怕真的叫人以后会把山狸子惹恼,不给她抱了。
只能暂时独享这份喜悦啦。
*
鲤族小孩通过这几天的学习,终于知道了三以外居然还有那么多的数字。
而且每个数字都有不同的写法。
台上的姜风比台下大多数的鲤族小孩都小了好几岁,但是教起学习来,已经是很老练的教师姿态了。
“你们好聪明啊,是我到现在带过最好带的学生了。”
嗯,一共也就带过古猿和鲤族人而已。
鲤族人一天就学会了一到十的读法写法,比起古猿,简直是进步神速,这实在是太让人有成就感,也太欣慰了。
就是嘛,她就知道不是她没说清,而是那群古猿自己学不会!
小老师姜风终于放下了对自己的怀疑,又重新自信了起来。
她们上午学习完毕,下午还要去地里继续挖山药,剩下两亩地,起码还要再挖四天呢。
寒枝已经带着人,开始在平原选定新的耕地范围了。
开荒是第一要紧事,其他都可以靠后。
今年的目标是起码开上五十亩地。
因为范围很广,所以大部分耕地都选定在围墙外面。
这也很正常,建围墙的时候只是圈定了族里的生活区域,其他地方不可能都围起来的。
五十亩地不是连着,因为不是说只要是平地就适合开荒,离水源太远,太靠近山边的就没必要开。
不说防止野猪下山嚯嚯庄稼,只说山里的鸟雀,那鼻子灵得很。
种的东西要是不严防死守,一个不注意,怕不是熟一颗就被叼走一颗,最后剩下一地的光杆。
河边大片的平地,两边加起来起码能开出十亩,这个地方适合种植野稻,以及后续收获再继续繁育的芋头。
芋头实在是太少了,前一两年都不可能吃,全部留作种。
等山药挖完以后的那三亩地可以用来种黄米,新开的耕地里面还要再抽十亩地,也种黄米。
先民们之所以爱种黄米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这玩意儿就是耐旱啊,比起此时的小麦稻子,也确实算高产。
女娲氏也不能免俗,没有改良的种子作弊,只能沿着既定的轨迹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