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号,也就是正月十七的中午,SJ区跟mh区交界处的一处渣土场。
此时这里停着一辆面包车,车上坐着三个人,这三人分别是常建忠、孙德宏、以及常顺。
远处,有一些渣土车正在靠近土场或者倒着渣土。
渣土还是涞寅路那边的拆迁区倒过来的。
昨晚,三舅回去后,发现那处地方已经开始施工了,晚上就有挖机开始挖砖渣、清理地面。
知道了倒渣土,上午的时间,孙德宏跟父亲二人就来到了这里。
这处渣土场,也是之前他去过的那处大渣土场。
除了他们,在那边捡铁的还有一人,是高师傅。
捡铁的余师傅跟吴师傅二人,因为昨晚通宵加班,白天并不在这里。
上午的时间,他俩捡到的废铁、塑料水管等废品不少,人力三轮车已经装满了,常顺的面包车上还放了一些。
今天是周六,上午常顺把宋芫送去了科三练车的地方,之后找废品收购站选了一些旧书。
明天书店开业,这几天买回来的书,差不多已经把书店的货架装满了。
昨天他还抽时间联系了一家小型的庆典公司,让他们在正月十八的上午,到店门前“热闹”一下。
本来父母怕花钱,不想让他请人过来搞活动的。
但常顺的想法,怎么也是自己开的第一家店铺,为了让以后没有遗憾,就算花点钱,他认为也是值得的。
再说做了活动,请人“热闹”,也是打广告,会让附近更多的人知道这处书店。
从长远考虑,“活动费”肯定是能够赚回来的。
“阿顺,我想我下午应该去买一辆三轮车了!”
准备离开时,三舅对他说道。
之前没有确定好事情,所以并没有急着买车子。
另外想买车子也很快,只要有钱,找个售卖三轮车的地方,随时去都能买到。
“嗯!一会儿吃了午饭,我就带你过去购买。”
常顺笑着对三舅说道。
“那我们走吧!先去把上午捡到的废铁卖掉。”
父亲说完走下了面包车,他准备骑车子去废品收购站。
怕他骑三轮车费力,常顺下去又把人力三轮车上的铁拿了一些放到面包车上。
之所以让父亲骑车子,是因为这一片地方,他要更熟悉一些。
万一孙德宏走错了路线,迷路了就不好了。
重新坐上面包车后,他们去了朱老板的废品收购站。
上午三舅跟父亲二人捡到的铁,称了下重量,有276斤。
杂铁0.5元一斤,卖了138元。
“常老板,过年回老家,我买了两块好银元,你看下要不要?”
卖完铁,准备离开时,朱老板对他说道。
前两天买旧书,他顺路来过这边一趟,不过当时朱老板并不在那里,两个大门都是关着的。
那时他应该有事。
“好银元吗?我看看。”
他很感兴趣。
自己已经收了很多块银元了,另外探测器探测到的也有不少,还有罐装,就是没发现一块特别像样的。
要真是好银元,他不想错过。
过了不到两分钟,朱老板一瘸一拐的把银元拿出来递到了他的手里。
常顺看了下,一块是孙船三鸟币,上三鸟,民国二十一年。
这样的钱币,真品的价格,后世都是10万块钱以上。
行情最好的时候,二三十万一枚。
另一块是黎元洪像开国纪念币一元。
这个便宜一些,不过行情最好的时候也能卖到大几万块钱一枚。
两枚钱币他都仔细看过,品相很好,没啥磕碰。
包浆传世,很开门,一眼老货,东西是对的。
现在鉴别一件物品的新老,他已经很有感觉。
不过为了稳妥,常顺还是拿出面包车里带过来的电子秤,称了重量。
银元一圆的重量,基本上都是差不多的,26.5克到27克之间。
这枚孙船银元三鸟币,26.7克。
黎元洪银元开国纪念币,26.6克。
东西自然没有问题。
刚才朱老板说两块银元都是好银元,他应该是过年回去,买了银元后,仔细的研究过,不然不会说它们是好银元。
“两块银元你打算卖多少钱?”
看过发现没有问题,他问价道。
“这两枚银元,我买的也不便宜,花了四五千,你要的话,给6000块钱好了!低了这个价,我不卖。”
朱老板没多考虑,直接对他说道。
这价格,应该是他早就盘算好了的。
至于对方是不是真花了四五千,那就不好说了。
不过银元现在在他的手里。
“少一点,给你5800,我也不多砍价!”
常顺想了想,打算怎么的都要还点价,200块钱也是钱。
上午三舅跟父亲两人辛苦了半天,还没挣到200。
“行!那我就再让200。”
朱老板思索了几秒,同意了。
两人说好了价格,他就从面包车里拿了钱,然后付给了他。
现在出门购买东西,为了不耽误时间,也为了不错过好东西,常顺一般都是会带2万块钱的现金的。
人的实力决定格局,以前没钱的时候,身上放几百块钱,他都怕丢了。
财大才能气粗!有钱才能任性!
“阿顺,就这两块银元,值5800?”
重新坐上车,去严女士的非金属物品收购站时,三舅有些吃惊道。
他的想法,银元没那么值钱。
“这两个是稀少品种!一般的当然没这么值钱!”
常顺对他笑了笑。
“这些我不懂,以后要是弄到古玩,你帮我看看!”
“行!你要是遇到了,我帮你看。”
在严女士那边,其它的塑料物品,一共有34斤,0.3元\/斤,又卖了10块钱。
卖完废品,三人去“阿成酒家”吃了午饭。
期间吃饭,他发现老板娘又招聘了一位服务员,同样是个女孩,年龄大概20岁左右,不过长相一般,没有叶雨晴好看。
午饭之后,常顺带着父亲跟三舅去购买了一辆大三轮摩托车。
买的新的,三舅说以后长期捡铁用,新车更有质量保证。
常顺没让父亲买三轮摩托车,他已经有驾驶证了。
打算旧书店开业之后,带他一起去买一辆二手面包车。
还是不打算买新的,跑渣土场,没有必要。
帮三舅买了三轮摩托车、办完手续后,已经差不多三点了,他就去了宋芫那边。